父亲的病拖了近一个月,尽管他的假期只有两个星期,没有如期回国,这多让人浮想联翩。
春节过去不多久,魏妈妈代替他回去了。不出魏可轻意料,她面临的是一场腥风血雨,对于一个已经快半百的女人来说,这是多么辛苦而残忍的事。
魏可轻有了新的护工,一个土耳其籍华人姑娘。大年初三魏妈妈就开始为他寻找护工,每看中一个都事先询问他的意见,于是魏可轻看中了她。
“是女人,不太方便……”魏妈妈犹豫道。
“妈妈,没事的。”
这是魏可轻在土耳其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或者不是中国人,只是一个会说汉语的人。
她有好听的中文名,她叫隋雨安,总让魏可轻想到“随遇而安”这个词。但她告诉魏可轻:“魏先生,你就叫我的全名吧。从小到大,除了家里人会叫我的中文名字,我从来没听别人叫过我的中文名字,更别说全名了!”
“你从来没有去过中国?”
“是。”所以就连中文也说得不伦不类。
“为什么?”
“我不知道。”姑娘冲他挑眉笑了笑,有些许调皮。
魏可轻就不再问了,继续看书。魏可轻很少泛滥地看小说一类书,大多是诗集和历史读物,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艰涩难懂,魏可轻却得心应手。
然而对于一个工商管理学的高材生来说,这就是不务正业,梧声在时时常这样批评他。
每天早上,魏可轻起床,看到床头柜上摆着魏妈妈带来的工商管理书籍,心情如果很好,他会翻开两页,也就两页让他觉得他没有复习的必要,就算明天是一场期末考试,他仍然这样认为。
不同以往,魏可轻起床的点往前推了一大截,随之而来的是逐渐规律起来的饮食和作息。
隋雨安住在小镇另一端,周末魏可轻会打发她回家,之后魏可轻到医院去探望魏武,然后在那里住上一两天。父子俩的关系越发亲密,魏武也慢慢康复着。
但是魏武始终担心着妻子,石膏一拆,便迫不及待也走了,魏可轻送他登机那天,魏武哭了。
魏爸爸只说,希望他早点好起来。
魏可轻用了两年,从双腿毫无知觉到可以缓慢行走。他每天要用三个小时练习走路,经常摔得浑身是伤。每周,他都会在隋雨安的陪伴下去医院,尝试医生为他准备的各种刺激神经的方法。
隋雨安问他:“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魏可轻一时答不上来,后来他说:“我的骄傲。”
“你曾经一定是一个很优秀很优秀的人!
“是。”魏可轻扬起唇角。
“是不是你一康复,就要马上回中国去?”
“是。”魏可轻点头,然而当他真的面临这一天,却又十分踌躇不决。他像暮归的麻雀,步履匆匆,不经意间闯入别人家的窗帘,然后横冲乱撞企图离开,却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这三年里魏可轻换了邻居,隔壁一家三口搬去市里了。一次节日回来探亲时去看望魏可轻,他才知道那个妈妈已经怀了二胎,夏天的时候就要分娩。
彼时魏可轻已经可以走路,夫妇俩很为他高兴,也问起他打算什么时候回中国的事。
魏可轻说没想好。时隔三年,他再一次拿起厨具,做饭招待这一家人。
“Do you know when will Pot come back here?”那个女孩跑到厨房问他,她每次见他都会问这个问题。
以前他是怎么回答的?“Soon”?
“He will never come back.”魏可轻这么说。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把握还能在这里待多久?更别说从未怀念这里的侄子Pot,既然如此,还是不该给她留下念想。
那孩子哭着出去了。
“What happened to her?”孩子妈妈很快过来问。
“I told her my nephew Pot would never come back here.”
孩子妈妈笑起来:“She is always missing your nephew.”
“I know.”
“You can give the phone number of your nephew to herso she may contact with him and ha/ve a chat conveniently.”
“Maybe it's the best way to help.”
至于那个女孩有没有联系上Pot,魏可轻无从得知,他只是突然领会了女孩渴望见到男孩的心情。
会不会和那个姑娘很像?
父亲曾说她好几次到家中找他,打听他的消息,但都是败兴而归。魏妈妈代替丈夫回国主持大局后不久,就告诉他云婷又去找他了。
魏妈妈问儿子,要不要以实相告,而魏可轻犹豫三天还是选择拒绝。
他以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康复,如果不能回到她身边,就不要让她等待,不要让她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
殊不知,他此举终究适得其反。
云婷依旧会等,如果有他的消息,那就满心期望地等,如果没有,那就绝望地等。
.
.
.
一梦经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