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超小超大

第二百三十三章安置

  这个准备在新开辟的凤山、通河地区设置的第三军分区,是杨震早在刚刚拿下之后,便已经准备成立的。只是因为二军五师的陈师长的固执,而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暂时一直搁置着。

  尽管这个职务与赵尚志之前的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的职务相比,有些低的过分。但杨震却认为那里还是一片空白的工作,很适合他这种开拓型,有魄力,擅长白手起家的干部。虽然这个任命还未与总指挥、李延平商议过,但杨震认为他们会同意的。

  不过尽管对赵尚志希望来二路军工作表示了欢迎,但杨震觉得有些话还是事先通一下气为好:“老赵,尽管我比你年轻很多,工作经验也远不如你丰富,但有点忠告我觉得还是提前说一下为好。”

  “这些话并不是一个上级对即将担任自己下级的人说的,而是一个小弟弟对老大哥的忠告。这些话可以理解为忠告,也可以理解为劝解。”

  “我希望你能够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与秉性,不要与上级和同志们之间闹的太僵。遇事时,相互之间多商议一下,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对于工作中的问题,更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

  “我曾听说之前,你和三路军现任李总司令相处的不是还不错嘛?现在弄的这么不亦乐乎,只不过是对于当时所谓的中央指示理解的原因。我不赞成乱扣帽子,但很多的时候,有些事情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而且我们二路军现在也有不少原三路军的干部在此工作,不要因为牵扯到过去事情,闹得太僵硬。我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和战斗之中,能和他们处理好关系。”

  “至于三路军干部对你冷淡的原因,我想中间一定会有什么原因,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挑拨离间?我们在佳木斯缴获的伪满三江警视厅的档案显示,当年骗你去江北导致你被扣押的陈绍斌在三七年就已经在汤原县城被捕叛变。经过审讯,已经证明他在被捕后充当日伪特务。你去江北被扣一事,就是他捣的鬼。”

  “另外据缴获的档案看,与你同期回国的政治秘书尚连生也是日军奸细。据我的部下汇报,昨晚上在你们谈话完毕后,他几次找到三路军的干部,密谈了许久。虽说他究竟汇报了什么不清楚,但从今早上三路军对你的态度来看,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话。”

  “这个尚连生的情况,我已经委托给总指挥,请他转交给三路军的冯仲云政委。如果他们查实的话,我想会按照军纪严肃处理的。我想,这份情报也许会对改变你的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好处。当然如果你想回去的话。”

  听罢杨震这些语气极为诚恳的话,赵尚志却是摇了摇头有些心灰意冷的道:“三路军那里我不想回去了。在临来之前,我已经和你们总指挥说过,就在你们二路军工作。只要能打鬼子,就是干一个班长,甚至普通的战士也行。”

  “他答应了,不过让我回国之后私下找你通通气。既然你说让我去干这个什么军分区司令,我没有意见。对于我来说,职务高低无所谓,只要有鬼子打就好。”

  对于杨震的安排,总指挥果然并未表示反对意见。不仅表示支持,甚至与杨震商量让赵尚志兼任吉东军区的副司令员,以便在杨震执行外线作战任务的时候,代替他统一指挥军区部队作战。

  现在根据地扩大了,已经由山区转向了山区与平原相结合,甚至现在还占据了几个县城。兵工厂的规模在江北的机器设备运抵后,也已经扩大了。而杨震除了军事方面的问题之外,对地方工作基本上不插手。

  除了偶尔的对地方工作发表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外,整个一个甩手掌柜的作风。将整个地区的工作全部甩给了总指挥。自己极少过问,当然除了总指挥不在以及涉及到主力部队需要的时候,会搭把手外,其他的不能说一概不过问,但也是极少的。”

  而在李延平与郭邴勋同样都将主要精力放在野战部队工作上的情况下,缺乏帮手的总指挥既要管理地方党政事物,又要负责军区全面工作,精力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

  更何况刚刚解放的地区,反特、肃清敌伪势力,开展地方工作的任务很重。总指挥的确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来协助。

  赵尚志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够,经验也够丰富。既然他已经无法再回三路军,个人也表示了想要留在二路军的意愿,那么还是让他除了在担任三分区司令员之外,可以兼任军区副司令员。

  除了协助总指挥抓好地方根据地的建设之外,以他的出色能力完全可以担负起指挥地方部队作战的任务。即可以让杨震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主力部队身上,又不耽误地方部队的建设。

  只是在三分区政委的人选上,总指挥坚决反对杨震提出的由他本人兼任司令员与政委。只同意他专任司令员。而且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一职也坚决不同意让他担任。总指挥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让赵尚志利用自己在指挥方面的才干,主抓分区甚至整个军区地方武装的军事工作。

  用总指挥的话来说,他这个人指挥作战的能力没的说,作战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但对于中央精神的体会还差了一些,而且有些时候过于独断专行,必须要派一个能够制约的住他的政委。

  对于总指挥的对其即想重用借助赵尚志的自身优秀能力,又对其多少有些防范的心理,杨震却是摇了摇头,即没有挑明,也没有发表什么反对意见。

  据杨震所知道的历史,当初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的时候,正是总指挥强烈的反对,才让北满省委减轻了对他的处罚。将永远开除党籍,改为开除党籍。还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邀请他到二路军担任副总指挥。

  至于最后两个人为什么翻脸,赵尚志又为什么被赶出二路军,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的抗联史也没有交待,杨震更是不得而知。但与总指挥相处这么长时间以来,杨震认为这绝对不会单单只是总指挥一人的责任。

  对于总指挥的态度,杨震隐隐约约的感觉,对于三路军对赵尚志的所谓反对中央路线的批判,总指挥至少是在某些方面赞成的。他反对的是三路军某些领导人将人一棒子彻底打死的作风。

  只是这笔糊涂账,几个当事人不说,杨震也无法询问。只能对总指挥的处理意见,表示了默许。因为杨震知道,有些事情的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好在现在已经与中央建立了直线联系的自己,不用去面对某些人的瞎指挥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不过虽然默认,但这个政委的人选却是有些让杨震几个人头疼。按照赵尚志的资历,最适合的人选是总指挥。但本身就已经兼任军区政委的总指挥根本就不可能再去兼任一个单独的军分区政委。

  而跟随赵尚志从苏联回来的那几个人又都是他的嫡系,总指挥认为从他们中他挑选但任三分区政委,非但不能制约住他,倒是很有可能在某一方面纵容他。那样反倒是彻底的害了他。

  至于现任副政委兼师政治部主任的高禹民一听说让他暂时兼任三分区政委,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宁可自愿降级去现在还缺政委的二团当政委,甚至政治处主任,也不愿意去三分区和他搭档。

  而其他人要不就是资历不够,再不就是能力欠缺。本身现在合格的政工人员就有些捉襟见肘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将主意打到了中央代表团身上。就在杨震犹豫怎么向中央代表团开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中央不是已经决定将易建平夫妻调到抗联工作吗?易建平不仅是大学生出身,文化程度高。在关内工作的时候,曾在冀南军区五分区独立团担任过副政治委员,又长期在敌占区搞过地下工作,可谓是经验丰富。

  让他去新成立的三分区任政治委员,既可以充分的利用他在地方军区的工作经验,协助赵尚志尽快打开局面。又可以利用他中央来人的身份满足总指挥的标准。

  虽说从独立团副政委一下子提到军分区政委的职务上,算是有些越级提拔。但在杨震看来,易建平从关内部队调任到抗联工作,有些像后世那些中央干部下派一样。不过后世的中央干部下派到地方所谓的挂职锻炼不也是在下派之前,提拔一级吗。

  无论调易建平去三分区与赵尚志做搭档的效果如何,但杨震原本预定去易建平二团当政委的任命,接替已经升任军分区政委的王效明的打算,现在看只能先行撤销了。至于二团的政委,再想办法掂对吧。

  当杨震说出自己预定的人选后,实在也没有合适人选的总指挥在犹豫了良久之后,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不过他虽然同意了,但却留下了一个尾巴,只同意易建平暂时先代理。至于何时转正,还要看其表现。

  很明显易建平身上若不是还套着一个中央来人的身份,一向稳重,对为人以及工作作风并不了解的总指挥是不会同意他去三分区任政治委员的。只是后来的形势发展,让无论总指挥也好,还是杨震也好,都对当初的这个选择感到庆幸不已。

  事实证明,这二人的组合虽然不是完美无缺,彼此也有纷争。但却实实在在的打造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赵尚志的军事才华与易建平出人的组织、宣传、鼓动能力、丰富的地方武装工作经验的相互结合之下,全部由各个部队临时抽调而成的部队组成的三分区基干团在短时间内便形成了战斗力。

  以新组建的三分区基干团为主的三分区部队,在三九年初秋以及入冬的几场大战之中表现的极为出色。不仅屡次承担重任,还取得了可以说相当辉煌的战果。这个三个军分区中组建最晚的三分区,却成了吉东军区扩编之后的第一个升级为主力师的地方部队。将先于他们组建的两个老大哥远远的拉在了后边。

  杨震最起先从主力部队的三个团中每个团各抽调两个步兵排,加上从三个补充团内分别抽调出的三个独立连组成了三分区基干团时,他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并未对这个基干团的战斗力报以什么期望。

  三分区的辖区都是新开辟的地区,部队又是刚刚组建。虽然组建时候从主力团抽调了六个步兵排,但这个基干团却与其他以抗联部队为主体组建的分区基干团不同。他没有一支抗联的老部队。几乎从上到下全部都是清一水的新人。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部队,再加上陌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了解的搭档。杨震认为单单就捋顺这个关系就至少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等形成战斗力,把还是一副骨架的部队充实起来,至少也要到年底。

  而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从上到下几乎都是崭新的部队在擅长游击作战的赵尚志**之下,会发展的如此之快,战斗力提升的速度甚至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等到初秋的大战时,这支部队的表现几乎可以用让人耳目一新来形容。

  其在战斗中的表现,几乎没有人相信这只是一个以虽然已经完成全训,但却几乎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为主,才组建不足三个月的地方部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对于杨震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帮手。在主力部队不能久驻新开辟地区,而新开辟地区又急需得力人手的去稳定的情况之下,无疑能力突出而又不愿意回三路军工作的赵尚志给他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人选。

  正是对于这位他后世所熟知的抗联名将的能力深信不疑。在赵尚志提出不想回三路军后,杨震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决定让赵尚志去新区担任负责军事的军分区司令员一职。他知道,这位名满北满的抗日名将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抗日之我为战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帝国 连载中
大明帝国
彩云归1
简介: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04.0万字6年前
抗日之战将传奇 连载中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简介: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QQ:1831985199微信公众号:尘土nn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43.3万字6年前
明末最后的太子 连载中
明末最后的太子
说爱太烫嘴@
简介:一个落寞的公司老板穿越了明末最后悲催的太子,自己必须改变命运,开启了一段改变历史佳话。
36.6万字5年前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 连载中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
枫羽飘摇
简介:普通大学生醉酒乱晃,不小心错踏老爷爷仙界领地,被打开的时空之门为他开辟了唐末新生活。乱世朝代,兵荒马乱,为求生路人们费尽周折。少年虽初来乍到,却懂得人民疾苦,为救苍生,铤而走险。临危受命,他从此投笔从戎,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天下血染满襟。绝境逢生,殊死一战。建枫羽帝国,与唐势力楚汉两分。且看穿越后的屌丝如何逆袭唐末,震撼天下!历史为骨,艺术为翼。兄弟情深,儿女情长!枫杀一出,所向披靡。枫爷一现,天下莫敌!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5.3万字6年前
中世纪演绎 连载中
中世纪演绎
卿渊
唐纳德的前世、后世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故事演绎。用东方人的思维与智慧谱写了西方中世纪的战国史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收藏、点赞、推荐……
11.0万字5年前
在古代的日子里 连载中
在古代的日子里
胜公子
大周崩,诸侯瓜分天下,历时五十年后,天下渐安。身处三战之地的越国,安平侯府庶出三公子顾清正,只想和在意的人一生平安喜乐。可这一切,从那一个晚上开始,就再没有那么简单了。(历史架空)
12.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