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大明
超小超大

第六章佥都御使下

  前些日子传言高拱即将入阁,就在不久前更是有确切的消息说高拱就要升任礼部尚书,这可是个明显的信号,只要品阶一够,就是高拱入阁的时候。

  这样的大人物可不是胡应嘉一个小小的佥都御使所能比拟的,虽然只是个学生,但是背靠上高拱这座大山,那也是非同凡响。

  “胡大人客气了,日后还请大人多多关照才是。”沈崇名谦恭道。

  “呵呵,好说,好说,沈大人请。”胡应嘉客气的伸手道,而后几人相继走了进去,只留下宋清扬等人在那里生着闷气,这待遇也相差太多了。

  张郎中带着下属官员声势浩大的前来都察院,也就是为了挽回面子,几个人坐在屋里闲谈一阵,便起身告辞。

  看着众人走远,原本一脸笑意的胡应嘉脸色渐渐变黑,真是欺人太甚,我都察院也就几个虾兵蟹将去你吏部查访,你们却搞出如此大的声势,着实可恶。

  喘了口粗气,胡应嘉转身拂袖走了进去,看着几个畏畏缩缩的新御史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以后行事小心些,不明白的就要问,明白了吗?”

  “谢大人指点,我等明白。”看着宋清扬等人齐齐躬身应是,胡应嘉这才走了进去。

  “宋兄,原来那人是高大人的门生啊,怪不得如此张狂呢。”这几位同僚都是地方士子,压根就不知道沈崇名是有背景的人。

  “唉,如此人物,不是你我惹得起的啊。”一名御史看着宋清扬说道,如果没有料错,宋兄定然是和那沈崇名有间隙的,不然也不会鼓动大家去吏部。

  “哼,他沈崇名之所以能成为高拱的入门弟子,靠的就是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在朝为官肯定会贪赃枉法的,我等身为御史,一定要为朝廷除害!”宋清扬咬牙切齿的说道,没想到又输了一阵,还输得这么彻底,实在是无地自容了。

  “宋兄所言甚是,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部官员就如此张狂了,假以时日还不得飞扬跋扈啊,别看他是高拱的弟子,我等一心为国,何惧有之!”另一名御史怒气冲冲的说道。

  被他这么一说,几个人立刻信心爆满,是呀,正门两袖清风,行得正坐得直怕他做什么!

  挽回了面子,考公清吏司的众位官员也是志得意满,昂首挺胸的走在了大街之上,一直等候他们归来的各个衙门官员一见,不由生出羡慕,吏部是个好地方啊,就连都察院这么人人惧怕的衙门也要退避三舍,实在是太厉害了。

  得胜归来,张郎中心情大好,也不管下属们兴致勃勃的讨论,直接走进了自己的小屋睡起了回笼觉,鼾声如雷口水横陈,想必是做了个美梦。

  “听说,今日吏部的人来找麻烦了?”一个年逾六十,身着绯红色官袍的老人看着站在面前的胡应嘉问道。

  老人复姓欧阳,名敬之,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当然,右都御使职位空缺,都察院就是他的一言堂。

  “下官办差不利,损了咱都察院的名头,还请大人降罪。”胡应嘉提心吊胆的说道。

  欧阳敬之官居正二品,和各部尚书是一个职衔的大人物,平日里也就是上上朝和内阁以及各部首脑商议一下朝廷大事,很上来都察院衙门当值的。

  “呵呵,无所谓什么名头不名头的,都是你们这些下边人胡闹争面子罢了。不过万事以和为贵,不要把关系弄得太僵,明白吗?”欧阳大人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下官明白,一定谨记大人教诲。”胡应嘉急忙点头,一点都不敢含糊。

  “嗯,这本官就放心了。下边的小猴子们你也不要太过苛责,年轻人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股冲劲也是好事嘛,只要你给他们指明了方向,都是可以成大器的。”欧阳大人再次嘱咐道。

  “是,下官一定遵照大人的吩咐好好教导他们的。”胡应嘉连连应是,和欧阳大人的奴才一般无二。

  “呵呵,去吧,只要办好了差事,咱们谁也不用惧怕。”欧阳大人摆手笑道。

  “沈大人,户部来函。”正当沈崇名和一众同僚谈天说地的时候,一名小吏抱着一摞折子脚步匆匆走了过来。

  众人一顿,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了沈崇名。沈崇名打开最上面的清单扫了一眼,却是户部发来了去年秋税各地衙门征收业绩统计,以及本部衙门各项差事的进展。

  考公清吏司职责是考订官员功绩,这不但需要各地衙门自己呈交,更要有司衙门给出评价,比如税收要户部来评定,案件侦破定论需要刑部评定等等,再加上都察院分驻各地御史们就地考核,只有综合这些评定才能得出结论,议定官员升迁贬谪。

  “诸位稍坐,本官去去就来。”刚刚当差,沈崇名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处置,只得拿着折子进去找张郎中指点。

  张郎中在考公清吏司当差二十余年,经验可谓老道,只是略微扫视便把重要的,以及需要本司重新核定的折子挑了出来。

  “这浙江的税收较去年出入有些大,等会你拟个折子发给都察院,让当地御史查查有没有什么猫腻。”张郎中挑出一份折子递给沈崇名吩咐道。

  “还有这个,户部的罚脏库每年都是个大问题,等哪天有空了你先和户部清吏司的郎中赵大人打声招呼,让他派几个人再加上咱们的人好好查查出入账册去。”张郎中又递给了沈崇名一份折子。

  “大人,咱们上门去查,这不好吧。”今天的事情历历在目,每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尊严,特别忌讳别的衙门插手本司事物。

  “呵呵,多虑了,这是每年的惯例。前些年因为罚脏库被他们贪污的厉害,皇上一怒之下砍了几个脑袋本来是打算要撤掉的,可是年年有罚没的东西又没地方搁,这才留了下来。从此往后咱们司和户部清吏司每年都要前去核对罚脏库账册,所以你不需要担心他们会给你脸色看。”张郎中笑着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下官明白了,多谢大人提点。”还真是老前辈,对这事门清。

  张郎中笑了笑又继续翻看起其他折子,不过全部通过,抬头道:“没什么大问题,等会你找几个刀笔吏把这些折子登记在册就入库吧。”这些都是日后出了问题的佐证,必须好好保护起来。

  张郎中说有空闲,恰恰考公清吏司日日都有空闲,沈崇名也不拖沓,先是拟了份协查通告派人送交都察院,而后带着两名下属就前往户部拜会清吏司的赵郎中。

  “呵呵,三位大人快快请坐。”赵大人很热情的说道。

  赵大人名启明,熬到郎中这个职位也和沈崇名的上司张郎中一般年纪,都是那种官场老油条。

  “大人客气了,下官此次前来是奉了我家张大人之命配合大人您核查罚脏库账册的。”沈崇名把自己放在了配角的位置上,赵大人听了很满意。

  “呵呵,既然如此那等三位大人喝完这盏茶咱们便去。”看着杂役奉上茶来,赵大人伸手笑道。

  这官场上的客套实在是太繁琐了,两家衙门距离不到百步,哪里用的着歇息啊。沈崇名心地抱怨着,但还是笑着端起了茶。

  户部看着门面和吏部一般无二,但是内在结构却很是庞大,除了前院的办差地点,后院更有银库之类的仓库,同时还有单独的几座门在后墙供财物出入,压根就是单独的一个系统。而后墙外面近百步根本不允许百姓居住,驻扎着京卫精兵三百,再加上在脸面巡视戒备的二百人,足以让窃贼大盗们远远避开了。

  这里不但对外人戒备森严,就算是户部本司官员也得拿着侍郎或尚书大人开据的路条出入。

  赵大人虽为户部清吏司郎中,并且得了路条,但是通过一个低矮的门洞进了后院之后,还是有几名凶巴巴的兵丁‘护送’着前去地位不是很重要的罚脏库。

  罚脏库虽名为库,但是却仅仅只有一座小院、十余间普通房屋,而看守的人也仅仅只有一名大使、一名副使以及杂役七人,平日里也就是做些财物登记存放的活计,倒也是清闲的很。

扬帆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宋极品国师 连载中
大宋极品国师
木易言
简介:一个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穿越至南宋初年,面对着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臣把持朝政内忧外患的南宋朝廷,他该怎么办?要救南宋唯有做官,可是做个什么样的官呢?都说奸臣奸,忠臣应当更奸,那权臣呢?他该怎么样从一个地主家的恶霸少爷一步步走上南宋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位置,来实现他曲线救国的想法?在他一步步登上高位的过程中,各色美女带着不同的目的纷纷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最终实现了权色天下,成为了大宋历史上唯一的国师——一国之师!已宣示加入网络文学文明写作行列,自愿接受文明写作行列中各成员进行监督。新建QQ群203904987,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30.2万字6年前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连载中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乱石兰竹
简介:为救美人独闯禁宫,搁置恩怨从军西征。揽文才,收猛将,逐鹿中原。平漠北,定波斯,扬帆海外。王牌特种兵刘子秋穿越隋末,逆袭乱世,开疆拓土,为您演绎一段不寻常的隋唐故事……群号:115455564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6.8万字6年前
沙盘中的巫女 连载中
沙盘中的巫女
残存的火炬
基于传颂之物世界观的沙盒世界。因为小时候喜欢在沙池幻想世界的演变,另外就是P社游戏影响,本人作为枪毙不冤的十年P社玩家,应该偶尔会有些窒息的操作属于自娱自乐的产物,希望有人喜欢并吐槽(笑
37.0万字5年前
六玺传 连载中
六玺传
回不改
授六玺者继位为皇帝,面对大司马霍光,手握皇帝六玺的刘贺将如何面对?“大行皇帝早弃天下,遣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衰,行礼仪,居道素食,至大行前,立为皇太子,录入皇帝宗谱,受皇帝信玺、行玺!”
3.8万字5年前
时空过客4251 连载中
时空过客4251
刚大荒落
2020年的某一天,当一个青年获得了某种神奇的能力,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三个时空之间的交错,又会碰撞出多么绚烂的火花?计划4251由此展开!——书友交流可加QQ群574244549,想了解更多背景资料图片,欢迎关注公众号“刚大荒落的时空屋”
9.9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