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反派
超小超大

第三十一章,如玉学琴

“老师,这《论语》,学而篇第六章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我还有些不太清晰,求恩师讲解”墨如玉拿着一本厚厚得书籍问着他的老师萧沁天。

这几天来墨如玉都一直拿着他得出跑来问他。他也很喜欢这个虚心学习的徒儿,墨如玉不仅勤学好问,天资更是极好,好多学问都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说出来的话,连他都很欣然与惊奇。

当然了萧沁天不知道墨如玉有着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且那个后世的灵魂还是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公务员,专门研究历史的能不厉害?后世的信息大爆炸本就十分庞大繁杂,当然不是古人可以想象的。如果他知道的话就一定不会这样惊奇了。

“首先这‘入则孝,出则悌’:是为孝悌之义,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都是伦理亲情之爱,老师认为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这是做人的基本。

然后这‘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老师想的则是说:走到社会上,则要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一个人做到这些,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

当然以上这两点还不够,两个层次都做到了,夫子才提出第三个层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老师的理解为: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文、行是合一的,指自己去力行圣贤教诲。老师希望你要好好理解这些话,对你以后文人又很好的好处的。”

“弟子谨遵教诲”墨如玉说着对萧沁天深深鞠躬道。这萧老头对论语理解之深,已经不亚于后世的研究了。古人也不简单啊,果然儒家当代泰山名副其实。

“爹爹,累了吧?我刚刚洗了些水果,您和殿下一起吃吧”这是门外见屋内讲课完了,一位少女端着一盘水灵灵的水果款款走进来。

墨如玉见那女孩进来连忙走过去接过盘中道:“嘿,清研姐姐,又麻烦你了,我帮你拿着吧,可别累着了”

萧清研是萧沁天小妾所生,也是他最小的孩子了,其他的孩子为官的为官,嫁人的嫁人,萧家是官宦世家,算不上富裕,再加上萧沁天为人正直是刑部出身,不歪不倚,所以纵然他们家有一位阁老,亦是生活拮据,上次乾隆帝寿宴,墨如玉刚好瞧见贺寿单,萧阁老萧家也就送了几十两白银。。。。

不过萧家虽然不富裕可是因为萧沁天,萧家的家教极其严格,一家子都是进士出生,为官也清廉,萧家也可说得上是国之石柱了。

“研儿,别天天来正厅,女儿家就要呆在闺房中,天天跑出来,成何体统?”萧沁天哪里都好就是对儿女极其严格,规矩繁多且古板,因为墨如玉的原因他也就没有过多说道。

萧清研知道自己爹爹的脾气,刀子嘴豆腐心,便道:“知道了爹爹,一会要吃午饭了,娘叫我来送一些开胃水果进来,娘还说了有什么事,根她说去”

没错萧沁天,天不怕地不怕,几乎是一人上下万人之上了,却惧内!!!!

“咳咳,玉儿,今天就先学道这里,下午让你师娘教你学琴,琴乃君子风雅,不能一位死读书,君子六艺,乐为其一,必有其奥义,不可颓然荒废”萧沁天岔开话题对着墨如玉道。

不一会,一股饭菜的清香飘向正厅,萧家的府宅并不大,几间厢房,一间主室,一间正厅,一间书房,一间厨房,一个大院子,院子四周有一些桃树李树,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池洗笔的水潭,水潭的水已经呈现墨色了,不过并不臭,而是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可以看出墨池的主人用的是极好的安徽徽州的徽墨(最负盛名的文房四宝是: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端州的端砚。);这怕是萧家最贵重的东西了吧?

“走,玉儿随为师去吃饭。”萧沁天放下手中的瓜果,当先出了正厅。

之所以墨如玉他们在正厅学习,是因为书房的空间真的太小了,不能说不大,而是书籍太多了。

因为今天是久违晴天,并没有下雪,所以吃饭的场所是院子里,一个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一共六个人,萧沁天,墨如玉,萧清研,萧大夫人,二夫人,以及如今在刑部任刑部员外郎的小儿子萧朗。

菜肴也没有多么繁华,就是普普通通的几碟小菜。

用完餐后,萧清研给家里的男人们沏了一壶清查,便和墨如玉在二夫人的带领下向一间厢房去了。

进了一间厢房只见四周空空如也,只有几架古朴老琴躺在琴架子上。

“娘,今天学什么曲子?”萧清研走到自己选好的一架漆黑瑟旁端坐下问道。

墨如玉因是第一次学琴,见这些琴各不一样,便问道:“二师娘,这些琴的琴弦怎么数目不一啊??”

二夫人和萧清研一听,便一起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最后萧清研解释道:“这里有琴,瑟和筝,【琴】,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后加至七根弦。

【瑟】,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筝】,又称古筝、秦筝,古老的汉族弹拨乐器。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等。而我们女儿家学的是瑟,男儿学的是琴,固有琴瑟和鸣的说法”

墨如玉见她解释才知道越来古乐器里面也有大学问,以前他也是只听过有瑟,却没怎么亲见,如今才算涨知识了,对她恭敬的执君子之礼道:“受教了”

“咯咯咯,好了,我先教你一些学琴之道吧”萧清研说着走过去便给他一一讲解道:“古琴,在古代一般称作“琴”,也称作“瑶琴”、“玉琴”、“七弦琴”,近代为与西方乐器区别,才在名字前加一个古字,称作古琴。(2003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名列其中。)

古琴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在孔子的春秋时期已盛行。古琴的创制者传说为伏羲(黄帝、伏羲、神农、舜多种说法。)

古琴长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象征三百六十五天;面板呈弧形,象征天;地板是平的,象征地;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暗合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据传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代,分别各加一根弦,增至七弦;古琴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古琴下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象征太阳和月亮。

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等等。同时历代琴人也创造了很多新形式,今天的斫琴人也在不断创新形式。但历代下来,流传最多,流传时间最长的,是伏羲式和仲尼式。

古琴有四个八度的音域,音色有三种:

第一种泛音:左手在弦上如蜻蜓点水,右手弹拨时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空灵清越,清冷入仙,象征天的声音。

第二种散音:右手直接弹拨琴弦,所出发的声音。其声厚重朴拙,松沉旷远象征地的声音。

第三种按音:左手将弦按于面板,右手弹拨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细微悠长,如人对话,象征人的声音。

古琴指法亦是繁多,古时各种指法的及其细微变种,总计有一千多种。今天常用指法大概有几十种。

右手基本指法: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常用技法:轮、拨、剌、撮、打圆、双弹、叠、如一、滚、拂等

右手基本指法:吟、猱、绰、注、掩、撞、跪、掏。常用技法:进复、退复、带起、爪起、索铃、全扶、半扶等

数千年的古琴发展,因地域、师承、传谱之不同,形成了诸多流派。主要有如下几个:浙派、虞山派、广陵派、川派(泛川派)、岭南派、诸城派、浦城派、九嶷派、梅庵派等

。。。。。”萧清研一边说这一边在他面前认真做示范,显得十分认真。

墨如玉时而听着,时而看了看认真讲解的萧清研,想到认真的人都很漂亮,特别是认真的女孩子。

当他们两人入迷的时候,殊不知还有一个人已经不见身影了。。。。。。(未完待续)

红楼之反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生之极品小王爷 连载中
重生之极品小王爷
妖皇碧落
简介:新书《穿越之帝王》http://www.***.com/book/650355.html喜欢本书的可以去看看。  他是世界顶级的魔术师,他是一个穿越者,穿越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汉高祖刘邦砸死。  刘小邦的马屁,让秦始皇全身舒坦,却让赵高与李斯为之忌惮,甚至成为无数溜须拍马之辈效仿的目标,他是一个旗帜。  时过境迁,原来只会溜须拍马之辈,渐渐养成了帝王之气,举手投足就能影响万万人的生死。  我不是神,可是我却能让神拜服,因为我是帝王,天地的君主。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19.1万字6年前
无言的历史 连载中
无言的历史
乃亮
简介:小说用回忆和述说的方式,着重描写了一个家族及旁系族亲从满清到民国,抗曰战争,新中国建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所经历的生活。
15.4万字5年前
校草大人万万岁1 连载中
校草大人万万岁1
发发1
简介:踏入北家的第一天,席小童总算明白了——北奕宸,人前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小少爷,但是背后却是天天折磨自己的大恶魔!六岁七岁八岁一直到现在,这个恶魔还在欺负自己啊!“北奕宸,你闹够没有啊,欺负我那么多年,你还不腻啊!”席小童翻着白眼说道。坐在她对面的美男子,俊美无双的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站起来伸手勾起她尖尖的下巴,附耳柔声道:“不腻,因为我打算欺负你一辈子!”本书数字版权由“龙阅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2.9万字5年前
大唐事件录之第二个人 连载中
大唐事件录之第二个人
秋日的风
简介:一部有点幽默的穿越小说,但实际上探索的是人心。
0.3万字5年前
人间牧歌之竹海归人 连载中
人间牧歌之竹海归人
大木来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醒来,行走天下,旁观风起云涌,探寻世间奥密,参与了一件件大事,经历无数个朝代,而在这一刻,他更想知道自己的来历。
26.9万字5年前
王朝周期律 连载中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波澜诡谲的朝堂,积弊已深的帝国。危险、沉沦、背叛接踵而来,权力如跑马灯般转换。王朝兴衰复亡的周期好似不可避免。几代人前赴后继,几代人轮番尝试,能找出一条终结一切的道路吗?
21.7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