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刚从寨匪手里要来杨简有两个目的——
一来试试开启天地轮的秘法是否可行,即便自己无缘,若真能传到杨简身上、再行逼问不迟。
试这传承之法只能是金刚法脉传人,海大刚一身功力只剩三成,哪敢去劫来金刚寺下的任何一宗传人?
第二,如果无法开启传承,留着杨简还有一个用处。
当日海大刚练就灭海如意针,欲再进一步修练琉璃斩时却遇到阻碍。
法义记载,若习练琉璃斩,需每日将道元散去——如此百日,方能更进。
海大刚心中存疑,首先不知如何才算是散功;另一方面怕自己当初潜入藏经阁时太过慌张,记错了经文,便没敢妄动。
后来盗得法像,见经卷原本上确是如此记载——散功并非废功,而是将全身道力倾尽所有直至一片空明,从空明中再生出一点消息,如此往复……
原先在寺中是不确定,现在却是不敢了——
若将灵力散尽、海大刚便如常人一般,万一有人追杀至此,只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就算不防追兵,也得防着金钟寨三个当家的——哪天他们见自己身如常人,将自己砍了并抢走法像,岂不糟糕。
所以海大刚看到杨简时,立时便想到这两个用处——若不能开启天地轮,就让他直接试练琉璃斩,看这“散功再聚”一途是否可行!
*
密府之中,海大刚看向杨简,斟酌道:“……若想继续修练高深法门,其必经之途、便是散去功力……”
“怎么散?”杨简茫然道:“我不会。”
“你看这个——”海大刚早有准备,从身后抓起个小罐子,道:“这叫注灵缶,用来灌注元灵珠的。你只需每日将道力注入缶中,直至凝成一个珠子,便可以了。”
这注灵缶与元灵珠,是海大刚用来维护密室法阵的。
元灵珠并不鲜见,注灵缶更是常物,海大刚安顿之后,派盗匪买来一些。
*
杨简拿着注灵缶回到破屋后,依照海大刚传授法门,向里面灌注灵力。
此时杨简功力甚浅,五六日才能灌出一颗珠子。不过海大刚本意并不在此,快些慢些都无所谓。
灌了些时日,海大刚又传授聚功之法——待元力散尽、便摄心调息,从静定中凝聚道力,取“真空生妙有”之意……
杨简懵懵懂懂,他金光三昧拳尚未练就,哪懂得这些道理?
一因功力不够,二因境界不足——结果杨简体内的道力没了就是没了,无法自行生出,只能静待恢复。
海大刚教了几个月渐渐失去耐心——也不管杨简体内道力是自然恢复、还是主动凝聚,直接传他灭海琉璃斩!
杨简在灵简上已看过原文,知道海大刚所传无误,便依教而学。
法是原本、海大刚也没藏私,但这揠苗助长之法却极是凶险!
金光诀是无生法印的初级法门,三层练毕、道基初定,才能继续修习。除却玄功稔熟,更要紧的是心境修为也要跟上,否则舍本逐末、必藏大患。
也因此,当年众僧虽见海大刚资质超绝,也不肯让他修习灭海神功。
*
佛法、心境、道元、玄功、历练……杨简无一具备——如此强修琉璃要义,只能埋下祸根。
终有一日,杨简运功完毕欲起身时,发现双腿不听使唤了!
杨简大骇,又是强运玄功、又是拜祖求佛,却毫无功效。
海大刚闻讯赶至也吓一大跳,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是强练琉璃斩练的、还是每日散功散的……
他当然明白练功不可急于求成,可他根本不顾杨简死活,只是拿他做个试金石,试验散功之法是否可行。
眼见杨简入魔,海大刚生怕蹈其旧辙。决定先休养生息,日后再详参琉璃要义——至于杨简,由他去吧!
*
杨简功没修成、腿还废了,好在还有一点儿用处,便是灌注元灵珠。
金钟寨除了大当家会点儿邪术外,并无修行之人。此时有了杨简,海大刚便将灌珠之事交付于他。
之后每隔几日,海大刚便将杨简叫来训问——见其双腿仍是残废、功力上也没寸进,越来越是燥怒。最后索性将他轰到山顶上一间破屋,并规定不能及时灌出珠子、便不给饭吃。
如此,杨简在山上一呆便是十一二年。
……
……
*
十一二年过去,海大刚一身功力才恢复到鼎盛时期的七八成——当年百阳大师以毕生玄功击出的这一掌,换作别人早已命殒。海大刚虽然资质超绝,但至今也未能恢复……
拼命盗得法像,不但未能参透天地轮的秘密,连琉璃斩也未能修习,海大刚越来越焦燥。
这些年他一直观察杨简——若杨简双腿能恢复了,那自己拼着风险、也要散功修练。
说来也怪,杨简虽然站不起来,但其腿上的血脉筋骨并未枯萎,只是不管如何发力,都不能提起一丝一毫。
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经过十年杨简才从第一层“金光三昧拳”练到第二层“金光圆通掌”,实在慢得可怜!
七岁时他五六天就能灌注一颗元灵珠,现在到十八九岁了,仍需要三四天……
这珠子若是海大刚来灌,不消一柱香便可完成!
想来想去,海大刚也不知症结所在——当年金刚寺内的寻常子弟,只要金光诀修练十年以上,半天便能灌出一颗珠子,怎么到杨简这儿如此费劲?
*
这天清早,海大刚派人将杨简叫来,照例考查修行境况。
杨简拖着双腿、从山顶破屋撑到海大刚府前,忽是没来由的一阵慌乱,举头将整个金钟寨打量一番……
明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