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上邽河畔,魏军大营静静矗立。
夜幕低垂,月光如水般洒下,四周静谧无声。
在这缺少娱乐消遣的营帐之中,戌时(夜晚 7 至 9 点)一到,便如同奏响了入眠的乐章,各个营帐很快传来此起彼伏的酣睡声。
整个大营,除了肩负重任的岗哨与穿梭巡逻的队伍,都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梦乡之中。
此刻,中军大营里,主位上端坐着一位中年男子。
此人身高七尺三寸(1.75米),身姿挺拔,面容刚毅,淡眉下一双深邃的眼眸透着沉稳与睿智,翘鼻挺直,颔下长须飘飘,尽显儒雅风范。
他轻轻拿起案桌上的三四则文书,微微皱眉,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似在思索着什么。
“卫监军,大将军已然出发,那边战事也已激烈展开,按理说这边该无甚要事了,可为何还要将我们召集至此呢?”一位将军面带不悦之色,起身抱拳,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与不满。
“不,这是刚刚斥候加急送来的情报,诸位且看看。”卫瓘神情严肃,将一份文书依次传递下去。
半刻钟(7.5分钟)后,文书又静静躺回了案桌上。
“监军,这文书上不过是说在半个时辰(1个小时)前于段谷附近发现大量脚印罢了。况且今日还飘了一阵雨,这些脚印或许是之前早就留下的,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一位将军缓缓起身,言辞恳切地分析道。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三军的粮草辎重皆汇聚于此,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隐患,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
卫瓘面色凝重,神情严峻,而后缓缓站起身来,一字一顿地说道:
“即刻加派巡逻队,全军带甲入睡,时刻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我再次郑重强调,务必高度重视,不可懈怠。好了,你们下去准备吧!”
“是,末将领命!”众人虽心中有所疑虑,却也只能抱拳领命,相继退出营帐。
随着不远处传来几声“咕咕咕~”的猫头鹰叫声,在三里之外,数不清的黑影正悄然无声地缓缓逼近。
一丈(3.3米)高的岗哨上,两个魏军士兵正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时不时百无聊赖地朝远处瞄上一眼。
“七叔,你说这猫头鹰今儿个叫得是不是太频繁了点?”旁边的士兵抱着长枪,慵懒地靠在杆上,有气无力地问道。
“小拽,你管那么多作甚,许是这鸟儿在求偶呢。你小子机灵着点,帮我盯着点,我先眯一会儿。”七叔打了个哈欠,困意尽显。
“七叔,你看那边,那是不是人啊?”小拽突然站起身来,手指向几十米外的几个小黑点,声音中透着一丝紧张。
“咻咻咻——”
刹那间,几百支箭矢如雨点般飞射而来,两人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瞬间被射成了刺猬。
“嘟嘟嘟——”尖锐的警报声划破夜空,响彻整个营帐。
哨塔上的灯火瞬间熄灭,刚巡逻到附近的魏军见状,立刻吹响口哨示警。
“杀——”几十米外,喊杀声如滚滚雷霆般响起。
紧接着,伴随着大量木板落地的沉闷声响,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在短短十多个呼吸间便迅猛冲进了魏军营地。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高升起的“漢”字大纛,猎猎飘扬,气势非凡;随后,“诸葛”和“马”字旗帜也相继舞动,在夜风中彰显着汉军的威严与气势。
“咻咻咻——”
箭头带着火焰的箭矢如流星般飞入营帐之中,瞬间点燃了近处的几十个营帐。
刹那间,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
不少衣衫不整的魏军士兵惊慌失措地从营帐中跑了出来,待看到如潮水般涌来的大量汉军,纷纷跪地举手投降。
一旁的马谡手持两把元戎弩(诸葛连弩),目光冷峻,轻声低语:“风会带走你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言罢,向前向左一阵精准点射,瞬间射翻两三个魏兵。
紧接着,他再次轻语:“这是对你们放肆的回礼。”
说罢,向右又是几个点射,三四个魏兵应声倒下。
马谡将已然没有弩箭的元戎弩抛给亲卫,而后迅速拔出佩剑,催马向前,如入无人之境,一阵凌厉的乱砍,令魏兵纷纷躲避。
在“诸葛”旗帜之下,诸葛亮气宇轩昂地骑在马上。
只见他突然跃马冲锋了几十米,动作干脆利落,拔剑一挥,便砍翻了一个魏兵。
“丞相!危险,您身为三军主帅,切不可轻易向前冒险啊!”亲卫们见状,急忙一拥而上,紧紧护在诸葛亮四周,神情焦急万分。
“这是何话?吾自幼熟习君子六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幼常都能如此奋勇杀敌,如今敌人近在咫尺,我又岂有坐视不理之理?”
诸葛亮一脸兴奋,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说罢,连忙扒开前方的亲卫,挺剑直刺,瞬间刺穿一个魏兵。
在魏军大营西南方五里外的一个矮坡上,杨仪目睹魏军大营火光冲天,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决然。
只见他猛地拔出佩剑,高高举起,大声吼道:“将士们,冲——”
刹那间,“漢”字大旗与“杨”字大旗高高升起,猎猎作响。
紧接着,战鼓“咚咚咚”地擂响,如阵阵惊雷,震撼大地。
六千汉军手持长枪,如汹涌的洪流般向着魏军大营奔腾冲锋而去。
与此同时,在魏军东北方向,“李”字帅旗迎风飘扬。
李严大手一挥,两万手持农具的农民大军呐喊着,迈着坚定的步伐,如排山倒海之势冲向魏国大营。
魏军中军营内,卫瓘听到外面传来的嘈杂动静,心中一惊,急忙跑出营帐。
眼前的景象让他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只见大营三面皆是冲天的火光,一大片数不清的移动着火把如点点繁星,正迅速向大营逼近。
“快,御敌——”
卫瓘大喝一声,翻身上马,拔出佩剑,向着一个方向疾驰冲去,附近的几百士兵毫不犹豫地紧紧跟随。
魏军的多个校尉迅速反应过来,连忙组织队伍。
众多魏兵也从睡梦中惊醒,匆忙爬起,迅速穿好衣裳,拿起门口架着的长枪,向着附近部队集结。
二刻钟(30分钟)后,魏军大营内处处火光闪烁,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片混乱。
从高空俯瞰,便能清晰地看到汉军人数远远多于魏军,三个方向的汉军如三把利刃,连续推进,锐不可当。
几百米后,一个个粮草仓库出现在眼前。
马谡快步上前,用力拉出两袋粮草,举剑刺破袋子,看到里面饱满的稻米,眼睛顿时一亮,而后转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见状,连忙下马,快步走到粮草旁,一把捧起稻米,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他大手一挥,十多队汉军立刻领会其意,迅速围上去,将这几十个仓库严密保护起来。
“这是我大魏的粮仓,尔等速速退去!”一道洪亮且威严的声音传来,只见几百魏军迅速赶到跟前,气势汹汹。
“你是何人?”诸葛亮轻抚短须,神色悠然,饶有兴致地看着对方。
“大魏监军,河东卫瓘,卫伯玉是也。”卫瓘手持宝剑,神色镇定,目光冷峻地说道。
“阁下的名号吾早有耳闻,听闻阁下在隶书和章草方面造诣颇深,堪称一绝。”诸葛亮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诸葛丞相过奖了。”卫瓘微微抱拳,看了看旁边随风飘扬的旗帜,心中已然明了眼前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既然阁下与吾有缘在此相遇,此刻我军人数数倍于你们,阁下何不放下兵刃,与吾等坐下喝两杯,共话这风云变幻的局势呢?”诸葛亮微笑着收回佩剑,拿起羽扇轻轻摇动,神态悠然自得。
随着附近不断有魏兵在汉军的攻势下倒下,大营外面身着红色战衣的汉军如潮水般不断涌入,整个大营仿佛渐渐被红色的汪洋所淹没。
卫瓘的亲卫在他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卫瓘听闻后,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他凝视着近在眼前的诸葛亮,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而后毅然举起佩剑,向着诸葛亮刺去。
“保护丞相!”
亲卫们见状,齐声大喊,上百名汉军士兵瞬间如猛虎般冲向前方,后面的几十人将诸葛亮牢牢护在中间。
“不要伤害他。”诸葛亮轻声说道,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附近上千汉军士兵手中的长枪如雨点般不断刺入魏兵的身体,“噗嗤~”声此起彼伏。
卫瓘附近的魏兵纷纷倒下,汉军迅速向前逼近,几下便将卫瓘的剑卸掉,将他按压在地上。
“我生为大魏之人,死为大魏之鬼,绝不会向你们投降!”卫瓘抬起头,眼中满是倔强与不服。
“你身负大才,吾甚是惜才,定不会伤害于你。这样吧,你为大汉效力一年,一年之后,吾便放你回魏国。”诸葛亮缓缓走到他跟前,摇着羽扇,目光平和而坚定地说道,随后又大声吩咐:“放开他吧!”
“真的吗?”卫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而后抱拳行礼道:“诸葛丞相如此气概,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二刻钟后,喧嚣的战场渐渐归于平静。
一大片光着膀子的魏兵被汉军押着,缓缓前行。
而此时,在另一片平地上,“曹”字大旗与“张”字旗缓缓汇合,两匹马并驾齐驱。
“大将军,您在来时的路上当真没有发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吗?”张郃一脸凝重,微微皱眉问道。
“没有啊,只是探子来报说段谷山上有汉字旗飘扬,我便下令军队偏离官道……”曹真努力回忆着,眉头紧锁。
“末将一刻钟(15分钟)前成功突围,却发现汉军的包围圈太过薄弱,这其中必定另有蹊跷。大将军途中又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张郃一边说着,一边将拳头撑在下巴上,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大叫道:“大将军,我知道了!快,回营地,诸葛亮他们肯定是去夜袭大营了!”
“什么!”曹真大惊失色,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
他思索了一会儿,也瞬间想通了其中关节,顿时拨转马头,大手一挥,下达了回援的命令……
三国:北伐?易如反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