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读懂黄帝内经
超小超大

第九章(7)人迎脉一盛至四盛,揭秘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

揭秘黄帝内经,仿佛带我穿越回了古老的中医殿堂,那里弥漫着草药香与智慧的沉淀。首先,得澄清一下,这“人迎一盛病在少阳”等描述,是中医脉诊中的独特语言,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盛就生病”,而是指脉象的强弱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微妙联系。

想象一下,中医大夫轻轻搭在你的手腕上,或是颈侧的人迎脉上,闭目凝神,感受着那细微而复杂的脉动。这不仅仅是数心跳那么简单,每一次跳动都像是身体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大夫则是那个能读懂这些故事的智者。

人迎脉并非特指某一具体的脉象形态,而是中医切诊时的一个特定部位,即颈部结喉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也称为“人迎脉”。《灵枢·寒热病》有云:“颈侧之动脉人迎。”此处所描述的人迎脉,是中医诊断中用于判断人体在外之阳气盛衰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迎脉一盛到四盛,这是中医脉诊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人迎脉(颈部动脉)的搏动强度与寸口脉(手腕部动脉)相比较的情况。

简单来说: 一盛:指的是人迎脉的搏动强度比寸口脉大一倍。在中医理论中,这通常意味着病邪可能在足少阳胆经或胆腑。如果此时脉象还表现出躁动不安,那么病邪可能在手少阳三焦经或三焦腑。

一盛病在少阳”,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脉象学原理与脏腑经络的相互作用。所谓“一盛”,是对脉象状态的一种细腻描绘,它指的是脉象在少阳经所循行的部位呈现出的一种较为显著或偏盛的态势,这种态势往往反映了少阳经气血运行的特定变化。

在中医看来,少阳经,即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左右的重要通道,它们不仅参与着气血的输布与脏腑之间的协调,还负责着情绪的调节与免疫机能的维护。

因此,“一盛病在少阳”可以理解为少阳经所主的功能区域出现了气血运行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 具体而言,这种脉象的偏盛可能意味着少阳经所过之处,如胁肋部、耳部、眼部等,出现了相应的不适或病理改变。

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目眩耳鸣、情绪易波动等症状,这些都是少阳经功能失调的常见表现。 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与脉象变化,采用调和少阳、疏通气机的原则进行辨证施治。

二盛:指的是人迎脉的搏动强度是寸口脉的两倍。这通常指示病邪在足太阳膀胱经或膀胱腑。若伴有躁动,则病邪可能在手太阳小肠经或小肠腑。

“二盛病在太阳”。“太阳”通常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三焦经及其所关联的脏腑功能,主要负责抵御外邪、调节水液代谢等重要作用。而“二盛”则是对脉象或病理状态的一种量化描述,暗示着太阳经系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异常或亢进状态。

我们可以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进行一番合理的推测与探讨。 “二盛病在太阳”是指太阳经系统的功能亢进或病理变化达到了一个较为显著的程度,那么这可能与外感风寒、邪热侵袭太阳经,或是体内阳气过盛、水液代谢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畅、小便不利或频数等症状,这些都是太阳经功能失调的常见表现。

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与脉象变化,采用发汗解表、利水渗湿、清热泻火等方法来调和太阳经的功能,恢复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三盛:指的是人迎脉的搏动强度比寸口脉大三倍。这通常表示病邪在足阳明胃经或胃腑。若此时脉象躁动,则病邪可能在手阳明大肠经或大肠腑。

“三盛病在阳明”,不得不佩服古人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精妙洞察。这里的“阳明”,主要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它们如同人体内部的两条重要“生产线”,负责着消化、吸收、排泄等一系列关乎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

想象一下,如果这两条“生产线”突然加速运转,甚至出现了超负荷的状态,那不就是“三盛”所描述的阳明经系统气血运行亢进或异常的景象吗?这时候,身体自然会发出警报,比如高热不退、口渴难耐、便秘难解、腹胀如鼓等热象与实证表现,都是阳明经系统“加班加点”工作过度的直接后果。

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医的治疗思路就如同一位高明的调度员,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这两条“生产线”降温减速,也就是清热泻火、通腑泻实。通过选用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连、黄芩等,来平息体内的“热火”;同时,利用通腑泻实的药物,如大黄、芒硝等,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废物”,减轻阳明经系统的负担。

这样一来,阳明经系统就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身体的不适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当然,这只是中医治疗“三盛病在阳明”的一种基本思路。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特点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精准施治,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盛:指的是人迎脉的搏动不仅强度比寸口脉大四倍,而且搏动快速有力。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为“溢阳”,意味着阳气过剩,以致外溢出六腑,阴阳脱节,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理状态。

“四盛以上为溢阳”,想象一下,你体内的阳气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本该温暖全身,却因某些不为人知的“阴谋”(比如阴寒内盛、正气不支等),被逼得无家可归,只能“离家出走”,往外逃逸。这种场面,就像是冬日里的一场叛逃大戏,寒冷与炎热交织,形成了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寒热错杂景象。 患者此时的状态,可真是让人既心疼又焦急。面红如妆,像是涂了过多的腮红,其实是阳气外浮的假象;烦躁不安,那是身体内部在拼命呼救,试图通过情绪的波动来引起注意;而四肢厥冷,则是阳气逃逸后,留下的冰冷角落,让人不禁感叹:这身体里的温度差,简直比南极和赤道还大啊!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中医的治疗就像是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回阳救逆,就像是派出特种部队,深入敌后,将那些逃逸的阳气一一找回,重新安置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上;温阳散寒,则是为身体内部打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让阳气有足够的动力去抵御外邪,守护家园。

当然,治疗过程绝非易事,需要医生有着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在这场“生死时速”中精准施治,力挽狂澜。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中医知识,不仅能增加对健康问题的认识,更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和家人寻求到正确的治疗方向。

脉象的盛衰程度与经络脏腑病变的对应关系,这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脉象特征往往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病理变化,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作为气血生化的源泉,它们的病变也会通过脉象的变化得以体现。

因此,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们会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的脉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决策。

当然,这些都是中医理论中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实际诊断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如果你真的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大夫进行面诊,切勿自行对号入座或盲目治疗。

人人都能读懂黄帝内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铠甲勇士刑天之梦幻旋律 连载中
铠甲勇士刑天之梦幻旋律
战胜一切烦恼
本作品是续作!前作是《铠甲勇士之梦幻舞步》!
4.0万字4个月前
废物不配生存 连载中
废物不配生存
香菜泡饭_768821502851535
女主林瑶,无男主。
0.9万字3个月前
火影忍者之新世代传奇 连载中
火影忍者之新世代传奇
逸笔
在木叶隐村,鸣人已成为第七代火影,村子一片繁荣祥和。主角悠斗,是个父母都是普通忍者、但在任务中牺牲的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他看着火影岩上鸣人......
12.3万字2个月前
云云遥远 连载中
云云遥远
扼铃
双死的结局
3.4万字1个月前
江灵医院 连载中
江灵医院
苦苦的曲奇
在女主一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一直到多年后的一场梦。
0.1万字1个月前
我在诊所的那些年 连载中
我在诊所的那些年
寮世
林永年在逃荒路上用观音土为饿殍止泻,却发现土中混着人牙。夜里他梦见自己腹腔裂开,泥土从喉管涌出凝结成儿子青山的脸。那只瘸腿黑猫首次出现,舔食......
1.9万字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