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羽笑着应道:“殿下若有需要,赵羽定当尽力。”两人正说着,突然,御花园的另一头传来一阵喧哗声。司马玉龙好奇地站起身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只见一群太监宫女簇拥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缓缓走来。那女子凤目含威,眉如远黛,头戴凤冠,身着霞帔,正是当今皇后。
司马玉龙见状,急忙整了整衣衫,拉着赵羽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行礼道:“母后。”赵羽也赶忙跟着行礼:“参见皇后娘娘。”皇后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目光落在司马玉龙身上,轻声问道:“皇儿,你和这位小公子在玩什么呢?如此开心。”
司马玉龙拉着皇后的手,兴奋地将刚才与赵羽放风筝,以及赵羽会武功和医术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皇后听后,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赵羽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夸赞道:“赵将军家教有方,小公子年纪轻轻,便如此优秀,将来必成大器。”赵羽赶忙谦虚道:“娘娘谬赞了,赵羽不过是略懂皮毛。”
皇后又看向司马玉龙,说道:“皇儿,你既对武功感兴趣,等你再长大些,母后便让赵将军教你。只是学武并非易事,需得有恒心与毅力,你可明白?”司马玉龙用力地点点头,坚定地说:“母后,儿臣明白,儿臣一定会努力学武的。”
这时,赵毅上前一步,行礼道:“娘娘放心,若殿下有此意愿,臣定当倾囊相授。”皇后微笑着点头表示满意。随后,她又关切地问起赵毅进宫复命之事,赵毅恭敬地将事情经过简要汇报了一遍。
交谈间,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御花园中,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皇后看着两个孩子,说道:“时候不早了,赵将军和小公子也该回宫了。皇儿,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司马玉龙有些不舍地看着赵羽,说道:“赵羽,你下次还要进宫来找我玩呀。”赵羽点头道:“殿下放心,赵羽定会再来。”
赵毅带着赵羽再次行礼告退,司马玉龙在皇后的带领下,也缓缓离开了御花园。回到寝宫后,司马玉龙脑海里依旧满是和赵羽玩耍的画面,满心期待着能再次相见。
没过几日,皇后便与皇上商议,正式下旨让赵羽成为太子伴读。当赵毅带着赵羽进宫谢恩时,司马玉龙兴奋得两眼放光,一下就冲到赵羽面前,拉着他的手说:“赵羽,太好了,以后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啦!”
赵羽同样难掩喜悦,说道:“殿下,往后我定与您一同好好学习,勤练武功。”
司马玉龙好奇地问:“那你说,我们以后一起学武,会不会特别有趣?会不会像那些江湖大侠一样,飞檐走壁,行侠仗义?”
赵羽笑着摇摇头:“殿下,学武可不是为了飞檐走壁、行侠仗义那般简单。武功是用来强身健体,更是在必要时保家卫国。而且,学武之路充满艰辛,需要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
司马玉龙拍着胸脯道:“我不怕辛苦,只要能学好武功,我什么都愿意做!”
自那以后,每日清晨,天色尚早,天边还挂着几颗残星,司马玉龙和赵羽便已在皇宫的练武场上。他们身着轻便的练功服,身姿矫健。赵毅亲自指导,一招一式,悉心传授。起初,司马玉龙因自幼养尊处优,体力和耐力都有所欠缺,一个简单的马步,没站一会儿就双腿打颤。
司马玉龙咬着牙,额头满是汗珠,对赵羽说:“赵羽,我感觉我的腿都不是自己的了,这马步怎么这么难站啊!”
赵羽一边稳住自己的身形,一边鼓励道:“殿下,坚持就是胜利,刚开始都这样,您看我,一开始也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熬过这段时间,习惯了就好。您想想,等我们学好武功,就能保护自己,保护国家了。”
司马玉龙深吸一口气,重新挺直腰板:“好,我再坚持坚持!”
练完武,两人稍作休息,便一同前往书房。书房中,摆满了各类书籍,从治国理政的经典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他们跟着太傅学习,赵羽思维敏捷,对知识的领悟极快,遇到司马玉龙不太理解的地方,他总会耐心讲解,两人一同探讨,常常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太傅讲解完《论语》中的一段内容后,司马玉龙提出自己的看法:“赵羽,我觉得这句话强调的是君主应以德治国,宽容对待臣民,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赵羽却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殿下,我认为德治固然重要,但律法同样不可或缺。若无律法约束,仅靠道德,恐难以维持国家秩序。就如一个江湖门派,若无门规,即便人人心怀仁义,也难免会生出混乱。”
司马玉龙不服气地说:“可是律法过于严苛,容易引起民愤。以德服人,才能让百姓真心归顺。”
赵羽耐心解释道:“殿下,律法并非一味严苛,而是赏罚分明。合理的律法能保障百姓的权益,让善恶有报。再以德化之,两者相辅相成,国家方能繁荣昌盛。”
司马玉龙沉思许久,缓缓点头:“你说得有道理,看来我只看到了一面。”
太傅在讲堂之上,将两人的讨论听在耳中,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紧蹙,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待授课结束,其他学子陆续离开,讲堂内渐渐安静下来,太傅冷冷开口:“赵羽,你留下。”
赵羽心中一凛,不明所以,却也只能乖乖站定。太傅转过身,目光如剑般射向赵羽,语气严厉:“赵羽,你可知自己犯了什么错?竟敢在课堂上妄议国事!”
赵羽心中一惊,嗫嚅道:“太傅,学生只是与太子殿下探讨……”
太傅抬手打断他的话,怒声道:“探讨?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岂是你们能随意置喙的?司马玉龙身为太子,日后要担起江山社稷,他的言行自有考量。可你呢?你只是臣子之后,一言一行都得谨小慎微,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身份和本分!”
赵羽面露惶恐,急忙躬身道:“太傅,学生知错了,只是当时一时兴起,并未多想。”
太傅面色稍缓,但依旧严肃:“一时兴起?君臣有别,这是铁律。哪怕你与太子关系再好,也绝不能越过这条红线。你要清楚,这不是小事,稍有不慎,便是大错!”
赵羽低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学生明白了,以后定当谨言慎行。”
太傅微微点头,长叹一声:“念你是初犯,这次便从轻处罚。但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来人,取戒尺来!”
很快,下人将戒尺呈上。太傅接过,看着赵羽,沉声道:“伸出手来。罚你十下手板,让你长长记性!”
山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