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回龙观的街头飘满五环旗,华联商厦外墙的LED屏24小时播放奥运赛事,连市场门口的老槐树都挂着小国旗,在夏风中晃得哗啦啦响。
孙宇明蹲在摊位前给尖椒去蒂,不锈钢盆里堆着红绿相间的辣椒,像堆小灯笼。李思晨抱着两岁的孙宇航,看他用胖乎乎的手指戳西红柿:“宇明,管理处说奥运期间摊位要‘形象升级’,让咱把菜筐换成统一的塑料箱。”
“换个球!”孙宇明把尖椒往盆里一扔,辣得直搓手,“铁皮菜筐用了五年,比塑料箱结实十倍。”
刘福贵光着膀子晃过来,手里拎着瓶冰镇啤酒,瓶盖用牙咬开:“老孙,别跟他们较劲,咱把菜筐擦亮点,比啥塑料箱都强。”
李思晨白他一眼:“就你会偷奸耍滑,昨晚还看见你在货车里贴奥运贴纸。”
老周抱着袋绿豆汤过来,给每人递个搪瓷缸:“奥运期间咱得识大体,管理处说啥是啥,别给回龙观丢脸。”
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市场提前两小时关门。孙宇明把摊位的旧电视搬到老槐树下,商户们自带马扎围坐,看鸟巢上空绽放烟花。孙宇航骑在刘福贵脖子上,小手拍着电视屏幕:“大大!大大!”
“哎哎哎!”刘福贵晃着脑袋,“别拍坏了,这电视还是老子从废品站淘的呢。”
李思晨笑着递过瓜子:“老刘你轻点,孩子要看中国队入场。”
当姚明举着国旗出场时,人群爆发出欢呼,卖水果的大姐突然喊:“孙老板,咱给奥运村送的菜,是不是也在里面?”
孙宇明摸了摸孩子的小脚丫:“当然,咱的尖椒和西红柿,说不定姚明都吃了。”
8月10日,奥运赛事正酣,管理处突然通知孙宇明去开会,说是“奥运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会议室里,陈建军换了身笔挺的制服,桌上摆着检测报告:“孙老板,你家的尖椒农残超标。”
“放屁!”孙宇明拍着桌子,“每批菜都送美廉美检测,报告在李思晨那儿锁着呢。”
陈建军冷笑:“这是区里的抽查,不信你自己看——”
话没说完,刘福贵踢门进来,手里拎着袋刚摘的尖椒:“陈主任,你嘴里的农残,是不是这玩意儿?老子刚从地里摘的,敢不敢生吃?”
检测员赶紧摆手:“误会误会,报告拿错了,是隔壁摊位的。”
从会议室出来,刘福贵吐了口痰:“狗日的,看咱给奥运村送菜眼红了,想找茬。”
孙宇明看着手里的错版报告,突然笑了:“眼红就对了,说明咱的菜过得硬。”
8月中旬,孙宇航开始跟着父母学认菜,李思晨在摊位墙上贴了张手绘蔬菜图,茄子、辣椒、西红柿下面标着拼音。孩子踮着脚指着辣椒喊:“辣!辣!”
“哎,真聪明!”孙宇明抱起孩子,用辣椒尖轻轻碰他嘴唇,“尝尝?”
李思晨赶紧拍他手:“别闹,孩子才两岁!”
刘福贵凑过来,举着根黄瓜:“宇航,这是啥?”
孩子抓着黄瓜就啃,汁水顺着下巴流:“瓜!甜!”
老周笑骂:“老刘你教点好的,别把孩子养成吃货。”
8月20日,刘翔退赛的新闻传来,市场食堂里一片叹息。孙宇明边择菜边骂:“狗屁专家,运动员受伤很正常,瞎逼逼啥。”
李思晨抱着孩子过来,账本夹在腋下:“宇明,美廉美说奥运结束后要扩大供货量,咱得雇个分拣工了。”
“雇!”孙宇明指着刘福贵,“就雇他表弟王强,反正他天天在货车上睡觉。”
刘福贵瞪眼:“放屁!王强现在是车队队长,月薪两千呢。”
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式,孙宇明的摊位前挤满了人,都想看看奥运村剩下的菜啥样。李思晨临时推出“奥运同款蔬菜包”,半小时卖空三筐西红柿。
“孙老板,”买茄子的大爷说,“给我来两斤‘刘翔茄子’,回家炒着吃。”
孙宇明憋着笑:“大爷,这茄子跟刘翔一样,跑得快,您得抓紧。”
夜里,一家人坐在老槐树下,看闭幕式烟花。孙宇航躺在菜筐里,手里攥着半根黄瓜,迷迷糊糊地说:“大大,亮亮。”
李思晨摸着孩子的头发:“宇明,等宇航上幼儿园,咱把摊位的故事讲给他听,就说爸爸妈妈是怎么在菜市场里看奥运的。”
孙宇明望着老槐树的影子,比往年更浓了些,树冠几乎遮住整个摊位:“讲啥故事?就说咱卖的菜,跟奥运一样,都是靠真本事闯出来的。”
8月的最后一天,管理处贴出通知:“奥运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市场摊位费下月恢复原价。”
刘福贵撕了通知就往地上扔:“恢复个屁!老子奥运期间少赚的钱,还没找他们算呢。”
老周叹了口气:“算了,只要别再涨就行。”
孙宇明看着通知上的红章,突然想起开幕式那天,孩子骑在刘福贵脖子上看烟花的样子,想起汶川地震时商户们凑钱捐菜的场景,想起这一个月来,摊位前挂着的小国旗,和居民们买菜时说的“加油”。
他知道,奥运会会结束,热闹会散场,但他们的日子还在继续——在老槐树的树荫下,在菜筐和账本之间,在孩子的笑声和货车的轰鸣里,一天天地过下去。
回龙观记忆之城北市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