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借夜色缝一针
凌晨一点,小曦还坐在那张旧木书桌前。
她的左手撑着额头,右手在纸上飞快地演算着函数题目。窗外月色薄凉,透过纱帘洒在桌角,她却浑然未觉,眼里只剩下堆积如山的试卷与错题本。
屋内静得出奇,只听见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还有钟表“滴答滴答”的嘀鸣。她低头一动不动,就像一尊沉思的石像,目光倔强得像刀。
这是她连轴转的第七天。
早八点开工,晚五点下班,紧接着挤地铁赶去自习室,夜晚十点以后是属于她的自由时间,却又毫不自由,全被留给了数学、语文和英语。
她的身体早已拉响警报,但她一声不吭,照旧给自己定下“每日两套卷、三页背诵”的任务。那些梦,被她精确地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攻克的细节。
她说服自己:这一切不是苦,是进化的代价。
—
那天工作上出了小岔子。
她在收银时漏打了一瓶矿泉水,被店长当着众人面斥了一句,“不认真做事就早点滚,别占个位置给别人添麻烦。”
她低头鞠躬道歉,没有一句辩解。
同事们面面相觑,有人暗中摇头,有人悄悄说:“她最近都快脱相了,还天天挑灯夜战,疯了吧。”
她装作没听见,只是默默把那句“早点滚”记进心底。
但那天晚上,她在教室里听老师讲“目标设定”,一段话直击心口:“决定你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你承不承认自己值得一个更好的明天。”
她抬起头,眼眶忽然一热。
她值得吗?她问自己。
她不知道。但她想知道。
—
夜里她洗头时,发现头发掉得更多了,原本柔顺的黑发如今黯淡无光,像她此刻的眼神。
她拿毛巾擦着头,坐在床沿对着镜子看了很久。
忽然,她低头从床底翻出那只灰旧的补针盒,那是母亲留下来的旧物,里面只有三根银针和一卷细细的白线。
她打开它,指腹触到那枚最粗的针头。
童年时她总觉得,母亲是用这些针线撑起这个家的。如今换她上阵,也得缝一缝自己那满是漏洞的日子。
她没拿来补衣服,她拿来补心。
她把它摆在桌角,像摆一个护身符。她告诉自己:
“如果我有一天真的垮了,就缝一针,别让自己裂到底。”
—
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她的节奏却也越发紧绷,像一根随时要断的弦。
有时题目做不完,她就在公交车上趁信号灯停顿时草写几笔;有时饭没吃完,就直接吞下干冷的饭团继续背诵。
有人说她“用命换书”,她听了笑了笑,“命本来就不是很值钱,用来换书,起码不亏。”
她的日子是粗砺的,但她的梦想是光滑的。
她开始在房间贴上鼓励自己的纸条:
“不是不累,是你还没输得起。”
“考上那天,所有痛苦都会叫你姐。”
“你不是笨,你只是起步晚。”
她一张一张写,一天一张撕,像在给自己编织一张攀岩的绳网。
—
生活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
天气转凉,她的外套破了袖口,但她舍不得换。夜自习回来时,她裹紧袖子,像护着什么残破的羽毛。
在食堂,学员讨论起未来计划,有人说要出国,有人说考研,她听着这些声音,却仿佛隔着一层玻璃。
她不是没向往过那样的生活。
但她的出发点太低,只能一步一步,往上挤。
那晚她写在日记本的一行字很轻,却刻进了纸底:
“我不一定要比别人成功,但我不能比以前的自己失败。”
—
一个月后,她的成绩终于有了明显进步。班主任特意在全班表扬了她,说她是“我们这期里最刻苦也最有希望的‘逆行者’”。
那一刻,她没笑,只是轻轻点了下头。
她知道,距离真正的“抵达”,还差很远。
但她已学会——每一个负重前行的日子,都是在为未来垫脚。
哪怕无人喝彩,哪怕夜色深冷,她也要用自己的一针一线,缝出属于她的长风与远路。
破碎的光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