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也是一如既往地累。周砚书终于合上最后一份病历。窗外又飘起细雨,诊室的玻璃窗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将远处霓虹灯折射成模糊的色块。她揉了揉发僵的后颈,忽然发现手机屏幕亮起——是张照片,何苏叶修长的手指捏着袋还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背景里邻省中医院的银杏叶黄得正艳。
「今日坐诊遇到和你相似的病例」
「想起你说栗子要趁热吃」
她望着消息栏上方「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反复闪烁,忽然笑出声来。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有时是清晨煎药时拍的朝霞,有时是深夜药房值班偶遇的流浪猫。最普通的生活碎片,因为有人愿意与你共享,便都有了温度。
药研所走廊的灯突然暗了一盏。周砚书抱着资料走过拐角时,看见值班护士正往她办公室探头:"方医生,您桌上保温杯里换了新方子,何医生特意打电话来嘱咐的。"
杯中是淡琥珀色的茶汤,浮着两朵舒展的杭白菊。她抿了一口,清甜里带着微微的苦,正是最适合缓解视疲劳的配伍。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段视频:何苏叶在实验室里举着试管,忽然转头对镜头挑眉:"你那边凌晨一点了。"
雨声渐密,但保温杯传递的温度从指尖漫到心口。周砚书望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数据,忽然觉得那些复杂的分子式都变得可爱起来。她拍下窗外被雨水洗亮的紫薇花,在发送前又添了句:「今天比昨天早下班两小时」
手机很快亮起回复:「进步显著」
「不过离合格还差三小时」
「附:邻省下雨了,你送我的紫薇书签在桌上开了朵花」
周砚书将手机贴在掌心,忽然发现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课题、手术、论文,此刻都成了可以从容应对的挑战。
晨光熹微时,周砚书在药香中醒来。手机屏幕亮着,是何苏叶发来的晨间问候,一张冒着热气的药膳粥照片,旁边摆着两副碗筷。
「按你改良的方子熬的」
「患者尝了说比糖水还甜」
她望着照片里熟悉的青瓷碗,指尖轻轻描摹碗沿那道细痕——那是去年她试新药方时不小心磕碰的。如今这碗在千里之外,盛着他亲手熬煮的牵挂。
诊室的紫薇插花开始萎蔫时,快递小哥送来一个恒温箱。拆开是分装好的七个小药包,标签上是他工整的笔迹:「周一至周日,不许混用」。最底下压着张便签:「邻省老药铺的紫苏梗,比你常买那家多三分清香」。
深夜值班的暴雨天,她收到一段音频。点开是何苏叶清润的嗓音,正在读《本草纲目》里安神的篇章。背景音里有隐约的雷声,与窗外她这边的雨势奇妙重合。播放到第7分23秒时突然插入一句:「这里该翻页了,你那边是不是也看到这段?」
她笑着望向桌上翻开的古籍,墨字正停在「夜交藤」的功效处。
某个通宵赶课题的凌晨,视频电话突然响起。屏幕那端的何苏叶身后是同样灯火通明的实验室,白板上写满她熟悉的药材配伍。
"刚好在做同类研究。"他举起试管对她晃了晃,液体折射出紫水晶般的光泽,"你上次说的萃取方法,我找到更优解了。"
他们隔着屏幕讨论到东方既白,两盏相似的保温杯里都泡着提神的野山参。挂断前他忽然说:"窗台那盆石斛开花了,等你回来该分株了。"
她觉得心中一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种有人等,有人念的感觉真好。
穿越成何苏叶的朱砂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