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余莺儿最近一直在皇帝身上放了精神力,才知道了前因后果。
太医刘畚被抓到了,甄嬛竟妄想偷偷把人带进宫内,在皇上养心殿内陈情为沈眉庄洗清冤屈。
后宫之中有皇帝的眼线,宫门口更是重中之重,怎么有可能没有皇帝的耳目呢?
于是皇帝就得到消息,有人从宫门想要送一个人进内宫,这个人一身脏乱,像一个流民。
时疫刚刚消退,皇帝被害妄想症被触发了,于是严加审问,才知道这是太医刘畚,皇帝心中郁闷,刘畚被人找到,还被带到宫门口,监视的人却没有消息传过来,难道粘杆处的人也叛变了?
里应外合的所有宫女太监都被打入慎刑司严刑拷打,不到一天就得知是甄嬛策划的,于是沈眉庄确实洗清了嫌疑,但甄嬛这种偷运人入内宫的行为,实在是犯了大忌,一个人都能偷偷送入内宫,一份毒药岂不是更加简单?
于是甄嬛喜提一份降位禁足,皇帝在琢磨着怎么清理内务府和重建粘杆处。
实际上只要想到能清理内务府,皇帝这一茬就是有收获的。
不过首先还是要清查粘杆处,这是真真正正独属于皇帝的势力,如果粘杆处被人渗透,那皇帝的性命也就难保了。
余莺儿也很关注这一场清查的结果,毕竟是皇帝手中的隐秘势力。如果这样也被人渗透的话,余莺儿觉得不光是皇帝要担心自己的性命,她也要担心三个孩子的安全了。
事情到最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粘杆处负责监视刘畚的两个人染了时疫,拖拖拉拉许久未能治好。
当两人要好的时候,甄嬛已经派人找到了刘畚,一点也没有拖拉直接安排人手送进宫内。
皇帝的疑心病发作,自然不敢相信是这么简单的结果,怀疑两人的时疫是故意让人传染上的,余莺儿却清楚这可能就是女主光环的作用。
这件事暂时被皇帝按下去,重新从粘杆处调了人手调查内务府的事情。
不过皇帝不愧是皇帝,做事又一次出乎了余莺儿的意料之外,虽说内务府的包衣们为了利益抱成了一团,但是能称得上包衣世家的也就只有上三旗的那些。
他们把持着内务府乃至于皇宫内各个部门的要职,人数占多数的下五旗的包衣进宫只能从洒扫宫女甚至辛者库浣衣局做起。
皇帝最擅长的就是平衡之道,打一拉一。
抄了那些重要职位上的包衣世家的家,充实了国库和私库,拉着下五旗的包衣迅速占位。
同时把一些能干的汉军旗包衣提拔了官位,在前朝大放异彩,三方鼎立之下,整个宫里干活的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重新提拔上来在内务府任职的包衣们提心吊胆,就害怕下边的人看不顺眼,告发上去,把他们拉下来。
而下面的人则是虎视眈眈,就盼着上面的人犯个错误,好让自己能顶位。
在前朝任职的包衣家族的大臣们,也是时时盯着内务府,生怕自己家什么时候就遭了算计,被连累了,两两平衡之下,底层宫女太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为皇帝办事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随机一个小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