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太后的丧事皇帝又召集了众位大臣在养心殿议事。
拿出了这七年多调查的资料,凡是血缘关系在三代以内的近亲属结婚,生的孩子,多半体弱多病或天残地缺,生来有疾,只有极少数才能聪慧过人。
皇帝也不打算下旨明令召告天下,毕竟这种表哥表妹的通婚还多在文人臣子中常见,商议此事主要是为了满汉通婚是的,满人终究是少数,汉人才是这中华大地上的大多数。
至于这还要不要结清?相信不出三天,这些事情就会传到大清国上下的。
后人多评价雍正是这清朝十二帝中唯一的大清皇帝,而不是像其他皇帝一样是满人皇帝,也是因此而来。
如今的皇帝越发的往正史上靠拢,所做的政策也绝不是有利于满人,更多政策为的还是那些平民和绝大多数的汉人。
满汉通婚一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的利益重分。
第二件事就是为了皇帝所谓的解放广大生产力和劳动力。
看过后世评论的皇帝不由的心头火起,当着乾清宫众多大臣的面直接问张廷玉。
“张大人,听说当时汉人是为了反抗不了当时的剃发令,所以才给家中女子缠足,导致皇阿玛下的禁止缠足令屡禁不止,可有此事?”
“皇上明鉴,万万没有此事。”张廷玉跪在大殿之中,万幸的是张家没有给女子缠足的习惯。
“既然汉人这么喜欢给女子缠足,还为此赋诗,正好朕请画师画了一幅图,众位爱卿去偏殿一观,明天给朕交上一篇观后感。”
等众位大臣从偏殿一个个面无血色,意欲作呕的出来,皇帝才说了想要下的两道旨意。
旨意中明言说,家中有缠足女子的,阻止寡妇再嫁的,九族之中三代以内不许科举,不许以任何形式谋官职,在旗女子不允许参加选秀。
也就是说他们连下九流的捕快,小吏等都做不成。
除此之外,还鼓励寡妇再嫁。
皇帝自然有充足的理由,寡妇再嫁就会给大清带来多少人口。贞洁牌坊虽然不能废除,但也绝不能让它在戕害女子被迫守节。
一旦有妇女上告说夫家宗族逼迫不允许再嫁,就直接按照旨意行事。
皇帝此举几乎是绝了他们所有的上升渠道。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看过皇帝让人画的三寸金莲,众臣再也不能直视家中的瘦马了。
“臣等遵旨。”
不愧是皇帝,思虑周全,既然要解放生产劳动力,自然就不能单单的从男性方面说,女性更是占了大清一多半的人口。
抱着让她们生出的孩子,得到足够多的劳动力和战斗力,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是骡子是马,好用就行,是男是女,只要是人就行。皇帝才是封建社会中最大的资本家。
皇帝越这样,余莺儿却越发的安心起来。只要几个孩子不犯什么大错。总能得到一份工作,好一点,可以得到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事业。
就算再坏总也有一份工作,不至于庸庸碌碌,逛街逗鸟度过一生。
就连她最担心的两个女儿,以后也不会嫁到蒙古,受到陪嫁嬷嬷的控制,年纪轻轻,水土不服,抑郁而终。
放下了心头对孩子最大的担忧,余莺儿的日子越发的悠闲起来。
随机一个小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