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后因为是否册立朱柔则为后一直僵持不下。太后使出千方百计拖住了皇上玄凌立柔则为后的脚步。另一方面,更暗下密令让柔则速速出阁履行和抚远将军府的婚约。而皇上则苦求太后无果,将自己得不到柔则的怨气全撒在宜修身上,两个多月没有见宜修。期间柔则的婚约按照三书六礼已经走到请期这个环节,宫里没流露出什么封后的消息。
陶夫人急了,她生了那么好的女儿,怎么不值得天底下最尊贵的后位呢?陶夫人对柔则没能封后耿耿于怀,但太后自柔则当众跳舞后不许陶夫人再进宫丢人。陶夫人只能把主意打到皇上玄凌身上。
陶夫人挪用公中财产,搭上她剩下的半数嫁妆的八成,买通了御前的侍卫和皇上玄凌身边的李长,谎称朱家大小姐对皇上一见钟情,不愿嫁给抚远将军之子,一直等着皇上迎娶。
李长和皇上从小一起长大的,心是向着皇上的,他以为陶夫人所言是真,那么朱家大小姐不日出嫁,皇上就真没了机会,连忙就告诉了皇上玄凌。
皇上玄凌惊得奏折也不想看了,带着李长出了宫门,直奔朱府。
柔则带着颜若在后院长廊下做些女红。女子出嫁前都要自绣嫁衣或是做些绣件馈赠。这些东西一向是针线房来弄的,柔则其实不必亲自动手,但是做些刺绣女红馈赠夫君是柔则的意愿,所以颜若也陪着她安安静静的动针线。
柔则的女红很好,她的手很巧很巧。捻着针的手指在绣架上上下穿梭,一针一线绣出交颈鸳鸯图。
院里所植的芭蕉舒展开青脆欲滴大片叶子,竹帘半卷,青翠草丛间隐约有蝉声,断断续续的一声半声,时光静谧。
颜若的女红刺绣平平无奇,才绣了几叶的兰草,见柔则亲手理出多色丝线绣成一副交颈鸳鸯,毛色极是灿烂光华,好奇问道:“长姐绣的真好,交颈鸳鸯色泽光艳华美,旁边再绣以并蒂莲点缀,更是美满。”
柔则点点头,脸颊便泛上了红晕,略略羞涩道:“只成好日何辞死,愿羡鸳鸯不羡仙。”
柔则小心翼翼地又打了并蒂莲的花样子,又不厌其烦的开始整理绣并蒂莲所需要的各色丝线。
颜若绣得眼睛发酸,扭扭脖子转转头,放下绣棚,凑到柔则旁边道:“长姐,这么多颜色的丝线,你眼睛累不累?”
柔则温柔笑道:“不累,这是要送给少将军的东西,我一点都不累。”
“得如此好的姐姐,姐夫当真是好福气。来日鸳鸯相对浴红衣,姐姐可要早日生个漂漂亮亮的外甥女才是。”
柔则红了脸,笑得温和而体贴,“小丫头学了几句诗词就来打趣人了。这样也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些书总不会坏的。我出嫁后,闺阁里的书全给若若吧,这样你可以多进黄金屋,书也不会落灰了。”
颜若笑着答好:“长姐一诺千金,陶夫人不依,若若也当真了。”
忽然窗外那一树芭蕉传出扑梭扑梭的轻响。是芭蕉上叶底有只小小的鸟儿被惊动,羽毛洁白,“唧”一声飞起窜到旁边的屋顶。
惊动那只鸟儿的是白龙鱼服的皇上玄凌。他此程悄然出宫,是为柔则而来。
皇上玄凌在颜若和柔则那不甚负责的渣爹朱成瑜一脸懵逼和难抑制兴奋急切的陶夫人的陪伴下,踩着湘妃竹帘透过的满地清浅如流水的光晕进到柔则的仙居馆。
颜若对皇上玄凌印象深刻。虽然皇上玄凌此刻像是富贵人家的俊逸少年,和初见时那个怒气冲冲的少年天子气质大相径庭,但颜若更觉得他此时就是个装乖的猎人,想要套下长姐这个他势在必得的猎物。
柔则猛地看见了被父母簇拥而来的玄凌,她也是认得皇上的,几乎是要吓了一跳,俯身行礼道:“臣女参见皇上。”
“大小姐不必多礼。”皇上玄凌连忙要扶柔则,却被柔则退开两步避让了。
柔则道:“谢皇上,不过,臣女观皇上微服出访,父亲母亲这么能不在正堂招待皇上,而带皇上入后院闺阁,真是失礼了。”
颜若腹诽:就是就是。
柔则一袭浅蓝轻罗百合裙,不施粉黛,格外的清雅秀丽。
皇上玄凌看着柔则,心止不住的噗噗乱跳,颊边绯红起来,低低道:“不要怪岳父岳母,因为,是朕想见你。 ”
颜若心想:好一个岳父岳母!宜修姐姐是你妃子,你叫渣爹岳父是可以,加上陶夫人一起叫岳母,你小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柔则十分震惊,道:“宜修妹妹尚未册后,父亲母亲当不得皇上的岳父岳母,皇上慎言。”
皇上玄凌急道:“你的父母当然当得起,朕为你而来!抚远将军李成楠之子,他绝没有朕那么喜欢你。”
柔则虽然有了猜测,现在得了验证却不敢信道:“皇上不要如此说。臣女的妹妹娴妃娘娘入宫,一直和皇上恩爱甚佳,她现下已有身孕,皇上请别辜负她。臣女不日即将启程远嫁边陲,皇上为臣女而来并不值得。”
皇上玄凌不顾众人目光,一把拉住柔则,真心实意的说:“柔则,看看朕,朕是真心喜欢你的。朕真的喜欢你,一见着你,朕只觉得有你足矣。你太好了,只要朕的后位才能配得上。如果母后非要朱家出一个皇后,朕就觉得应该由你来做朕的皇后。”
陶夫人在一旁扇风点火道:“宛宛,你看皇上那么喜欢你,专程为你而来,你就应该答应他。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有什么不好的?”
“不,不好,”柔则作势便要挣开皇上玄凌,“不该这样……”
皇上玄凌不依不饶道:“宜修会答应的,你是她姐姐,她怎么会容不下你呢?”
一直插不上话的朱成瑜眼神放空,注意到颜若一脸孺慕又欲哭无泪的望着他,想起宜修也是自己的女儿,怀着几分还在的良心,公平道:“皇上,请容臣一言,立后之事关乎国本。皇上可与太后商量过了?”
皇上玄凌一阵怔忪,望向柔则的目光有些不甘,“没有,但是无妨,朕会说服太后的,宛宛一定会是朕的原配发妻。”
皇上玄凌不能在宫外久留,在被禁卫军统领找上门后,皇上不甘不愿的回了他的紫奥城。
今天闹剧历历在目,而承恩公府的一众奴仆嘴不甚严。朱家又是皇亲国戚、太后的母族,多少人看着朱府的热闹。
皇上硬要立柔则为后,之前是小范围在宫廷流传,经过此次弄出这样大的风声。皇上玄凌掌政后再无忌惮,次日承恩公府嫡长女柔则封后之事不再掩饰的在朝堂上议起,皇上执意如此。摄政王已死,太后心力交瘁,朝臣看着皇上脸色不会违拗她的心意,几乎是一片倒的同意局势,唯一难堪的一个污点只有柔则现在有婚约在身,可是柔则当年被许给抚远将军之子亦是为皇上亲政多一份助力。皇上在朝堂上着重问了抚远将军,“将军是何意见呢?”
皇上为了承恩公府朱大小姐出宫求婚经过陶夫人的大力宣扬,抚远将军再也无法装作不知道了,但一时也答不上来。皇上玄凌知道人不能逼太紧,只吩咐了让抚远将军好好定夺,毕竟他只有一个独子了不是。皇上玄凌尤其在独子上咬了重音,抚远将军也不能装听不懂了。
在皇上玄凌上门后的第三天,抚远将军府终于还是屈服于皇权,以“儿子不肖”之名向承恩公府提出退婚,送还了写有柔则生辰八字的庚贴。抚远将军的儿子因为这个不肖之名前途尽毁,太后便好意抚慰,从宗室女中挑抚远将军了一位翁主抚远将军出去,才保住了皇家颜面。
柔则知道后,默默的把那副绣好的鸳鸯并蒂莲剪碎,吩咐侍女扔进了炭盆。
剪碎了那副绣作烧掉,柔则对着阴沉的天际,惆怅念道:“云愁雨恨,复与谁人知?”
作者:我的理解里,柔则真的不坏,宜修再恨也知道错不只在她姐姐身上。百合花一样纯洁善良的柔弱女人不适合后宫。柔弱不善心机的柔则被皇上看上时,她就已经不能主宰自己命运了。在古代,女子都要嫁人,区别只在嫁谁,有心无心。女人们多数只能认命的先婚后爱,反正就只有一个了。这是很可悲的封建包办婚姻。柔则这章,我的意思是柔则期待着和她的少将军夫和妻睦,希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是她的母亲觉得九五之尊是最好的,在可以的情况下让她把女儿托举到了一个女人最高贵的位置上。但是皇上不是一个人的夫君,是后宫的所有妃嫔的夫君。这和柔则想要的差太远了。不适合在后宫生存的柔则努力适应后宫,可是还是不能完美的处理人和事,皇上的真爱把她牢牢的架在火上烤,后宫嫔妃都讨厌他。而唯一能相依相靠的宜修也在丧子后和她离心,她从怀孕后又无意害得别人流产,加剧了她的忧思,最后香消玉殒。
后宫甄嬛传:今天又在看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