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如一幅巨大的墨色绸缎,轻柔而又决然地将整个庭院包裹起来。微风在庭院中穿梭,像是一个调皮的精灵,撩动着花草的枝叶,送来阵阵若有若无的淡淡花香,那香气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静谧的空气中缓缓流淌。
林之越静静地伫立在回廊之下,手中紧握着那支做工精巧的毛笔。笔杆温润如玉,触手生温,每一道纹理都仿佛记录着他过往摩挲时的细腻情感。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面前平铺于案几的信纸上,眼神里满是感慨、欣慰,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那复杂的神色,仿佛是一本写满岁月故事的旧书。
自宋怀瑾离去后,林之越的心湖便再也无法平静,好似被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石子,泛起的层层涟漪久久难以消散。那个少年的出现,宛如时光送来的一份珍贵而深情的厚礼。他的容貌,尤其是眉眼之间,与宋惊澜有着惊人的相似。那眉眼,像是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而成,恰似多年前那位在朝堂之上意气风发、纵横捭阖的挚友。而那双碧绿的眼眸,犹如一汪幽静深邃的深潭,宁静中透着神秘,仿佛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少年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的独特风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林之越记忆的大门,让他一下子沉浸在往昔那段峥嵘而又充满情谊的岁月之中。
林之越深吸一口气,胸腔中满是回忆的气息。他缓缓提起笔,笔尖如灵动的舞者,轻轻触碰纸面,墨汁便如被唤醒的精灵,在纸上缓缓晕染开来,化作一行行清秀俊逸、饱含怀念的字迹:
“惊澜兄如晤:
春深矣,见字如晤。恰方才青珩携宋怀瑾来访,当我第一眼见到宋怀瑾时,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你当年的模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心中的感慨如汹涌浪潮,几乎将我淹没,实在难以自抑。宋怀瑾那眉眼之间,与你竟如出一辙,而其性情沉稳持重,行事间隐隐有着你当年的风骨神韵,恰似你年轻时的模样。此子聪慧过人,犹如未经雕琢却已初现光芒的璞玉,前途不可限量。
更让我欣喜的是,青珩与宋怀瑾二人已然心意相通,结为伴侣。他们相互扶持,眼中的深情与默契,让我这个做师长的也倍感欣慰。我一直视青珩如己出,如今他能找到如此良配,我心中满是欢喜。然而,如今这世道,恰似波涛汹涌的大海,险象环生,暗流涌动无处不在,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已反复叮嘱于他们,事无巨细,皆要多加小心。”
写到此处,林之越的手微微停顿,笔锋悬于纸面,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多年之前那繁华喧嚣的京城。那时,秦淮河畔的花楼,是整个京城最热闹的所在,商清言作为名动一时的花魁,才情容貌皆冠绝一时。他手持折扇,身姿轻盈,低吟浅唱间,那婉转的歌声便如同天籁,一曲终了,满堂皆醉,众人皆为其才情与风姿所倾倒。而彼时的宋惊澜,还是初入朝堂的年轻官员,怀着满腔的抱负与热血。在一次偶然的花楼雅集之上,宋惊澜与商清言目光交汇,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止,从此,情丝便如细密的蛛丝,将两人紧紧缠绕,再也难以割舍。
尽管朝堂之上,对于同性之间的情谊多有偏见,并不提倡,但他们二人之间青梅竹马般纯粹而深厚的情谊,在岁月的悉心滋养下,愈发醇厚甘甜。最终,他们冲破世俗的枷锁,结为连理,成为京城之中一段人人传颂的美谈。林之越犹记得,当时他为挚友能觅得如此良人而由衷欢喜,在他们的喜宴上,与众人一同举杯,为他们的爱情祝福,那是他记忆中最为欢乐的时刻之一。
“闻得你如今隐居青洲城,不知近来近况是否安好?想必清言兄定是如影随形,与你相伴左右,共享生活的点点滴滴。犹记往昔,你不慎深陷险境,性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我不顾自身安危,出手相助,方使你得以保全性命。你为表心中无尽的感激之情,赠予我此玉,自那时起,我便一直将其视若稀世珍宝,日夜佩戴身旁。今日见到宋怀瑾身上亦佩带着同样的玉佩,心中顿感欣慰,足见你家中的这份传承有序,代代相承,这是何等珍贵的家族底蕴与情感纽带。”
林之越的笔锋略微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之色。如今江湖风云变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如今,江湖风波又起,且愈演愈烈,明月山庄之中更是暗流涌动,种种迹象表明,似有不轨之徒正在图谋不轨。青珩与宋怀瑾心系江湖安危,听闻此消息后,毅然决然地决定前往一探究竟。惊澜兄,你且放宽心,不必为此事过度担忧挂念。我定会暗中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利用我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与力量,全力相助于他们,保他们平安无虞,绝不让他们受到丝毫伤害。
他日若机缘巧合,命运之神再次将我们安排在同一处,我是多么盼望能与你和清言兄再次把酒言欢,就如同往昔一般。我们可以在温暖的烛光下,一同追忆那些并肩而行的岁月,重温那些充满欢笑与热血的日子。那些与你一同度过的时光,无论是朝堂上的相互扶持,还是生活中的彼此陪伴,皆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回忆。”
林之越落款“林之越顿首”后,轻轻搁下笔,目光再次温柔地扫过信纸上的每一个字句,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往昔那数不清的回忆与对友人深深的关切之情。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对折,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手中所握的并非一张信纸,而是一段无比珍贵的情谊。随后,他拿起火漆,在烛火上轻轻加热,看着那红色的蜡油缓缓滴落在信纸的封口处,迅速凝固,形成一个坚固的封印,如同他此刻对友人坚定的承诺,永远不会改变。
林之越凝视着手中封好的信封,轻声喃喃道:“惊澜兄,愿你与清言兄在青洲城一切安稳如意,岁月静好。至于青珩和宋怀瑾的前路,我定当竭尽全力,如同守护自己最珍贵的宝物一般,护他们周全。”
说完,林之越转过身,将信交给早已候在一旁的下人。下人接过信,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快步走出庭院,消失在暮色之中。林之越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为止。
此时,暮色如轻柔的薄纱,渐渐笼罩了整个庭院。庭院中的花影在微风中轻轻婆娑摇曳,仿佛是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林之越站在原地,双手负于身后,目光深邃而悠远。他的思绪仿佛随着那封信,一同飘向了遥远的青洲城,飘向了那位多年未见的挚友。
“惊澜兄,但愿这封信能带去我的思念与祝福。”他低声呢喃,声音如同夜风中的一缕轻叹,消散在暮色之中。
庭院中的灯火渐渐亮起,映照出林之越挺拔的身影。他站了许久,直到夜色完全降临,才缓缓转身,走回屋内。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面容。他坐在案前,目光再次落在案几上那支陪伴他多年的毛笔上,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远方的友人一切安好,也希望青珩和宋怀瑾能在这纷乱的江湖之中,携手走过风风雨雨,寻得属于他们的幸福与安宁。
惊鸿遇瑾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