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李逸尘打开电脑,发现来自“归墟基金会”的加密邮件,只有一句话:“你准备好面对真相了吗?”他盯着屏幕良久,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眼神中透出前所未有的坚定。
第二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进办公室时,李逸尘已经召集了赵阳和苏婉仪。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
“我们要做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李逸尘开门见山,“不是打价格战,也不是炒作流量,而是让文化真正‘活’起来。”
赵阳皱眉:“你是说……公众参与?”
“没错。”李逸尘点头,“我们推出一个叫‘古今对话’的项目,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大众亲身体验古文化的魅力,甚至参与部分修复过程。这不是展览,是体验;不是宣传,是传承。”
苏婉仪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3D建模复原失传的建筑技艺,比如榫卯结构、斗拱工艺,甚至还原一些已经消失的传统建筑样式。”
“对。”李逸尘继续道,“而且我们要开放报名通道,让普通市民也能走进修复现场,亲手尝试传统工艺。不只是看,而是去做。”
赵阳沉吟片刻,随即露出笑容:“这个模式太新了,一旦落地,会引发轰动。”
接下来几天,团队迅速进入筹备阶段。苏婉仪带领技术组日夜赶工,利用高精度扫描与虚拟现实技术,将一批濒临失传的古建筑结构完整数字化,并设计出互动模型。赵阳则负责联系高校、博物馆以及地方文保单位,争取学术支持与实地合作机会。
与此同时,刘长老也在背后默默运作,将匿名调查报告的内容通过隐秘渠道送到了相关部门。王鸿儒那边的动作开始受到关注,几家合作企业被约谈,资金链悄然收紧。
发布会当天,会场座无虚席。李逸尘站在舞台中央,身后大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3D复原的唐代木构建筑视频,细致入微的结构解析令人惊叹。
“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是复兴传统文化,而是让它重新呼吸。”李逸尘声音沉稳有力,“‘古今对话’不是一个简单的展示项目,它是一次实验——关于如何让年轻人理解古人智慧,让普通人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
他挥手示意,现场灯光一暗,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升起,展示着一座正在“复活”的古宅。观众可以戴上VR眼镜,亲自“搭建”屋檐、拼接斗拱,甚至模拟修复壁画。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媒体记者们纷纷提问,有人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文化网红’现象?”
李逸尘微微一笑:“热度是短暂的,但真正的文化不会消亡。我们要做的,是让人们爱上它的本质,而不是追逐它的表象。”
发布会结束后,多家原本动摇的合作方主动联系李逸尘,希望加入“古今对话”试点项目。林浩也找到他,低声说道:“我之前错了。”
李逸尘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明白还不晚。”
短短一周内,项目热度持续攀升,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一新模式,有意将其纳入“文化振兴示范工程”。
而在另一端,王鸿儒的脸色却愈发难看。他的“传统复兴联盟”虽然声势浩大,但内容空洞、缺乏专业支撑,多个地方政府在考察后纷纷转向李逸尘团队。更糟的是,有关部门已开始介入调查那些资金来源不明的企业。
夜晚,李逸尘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灯火阑珊。他点开邮箱,那封来自“归墟基金会”的邮件依旧静静躺在收件箱里。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点开正文:
“你准备好面对真相了吗?”
指尖停在键盘上方,却迟迟没有敲下回复。
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跳了出来:
“明天下午三点,城南老图书馆地下一层,别带任何人。”
李逸尘眉头微蹙,正欲再看,短信界面自动跳转回主屏,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夜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寒意。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