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茫茫草原上奔跑着纯洁无瑕的游云。云层重重叠叠,前呼后应般聚集在一起,微风轻吹,就将它们吹向更远的地方。
马儿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人们的牧马声时不时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响起。
唯一有些奇特的,就是人们骑着马往回赶,而草原上一辆马车却不急不缓地驶向那座被誉为“天子脚下”的皇都——长安。
车夫赶车的速度并不快,似乎怕惊扰到马车里的人。
马车里布置齐全,角落里有一个香炉,里面焚着清新的果香,袅袅香气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
一丫鬟模样的女子,拿着一个手炉,放在正在看书的女子手里,苦口婆心地道:
明夏:小郡主,您可注意着点您的身体吧,这一路颠簸,书看多了,回头您又该眼睛疼了
她着一袭水色衣裙,纱织的腰带轻系,衬得她腰若扶柳,柔弱动人。
燕韵:你呀
燕韵:就是瞎操心
她合上书,递给明夏,然后揉了揉略微有些发疼的太阳穴,语气无奈。
明夏:奴婢是担心您,您就休息一下吧,离长安城还有一段距离呢
明夏:再说了,您也不想看到世子看见您的时候,您身子不舒服吧?
燕韵哭笑不得地摇摇头,露出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儿。
她拥有一张漂亮的鹅蛋脸,一双杏眼如两汪汪秋水一般澄澈明亮,柳眉弯弯,朱唇皓齿,身上透露出的清冷气质,让她与尘世隔离,好似那天上的月亮一样。
她的皮肤白皙,似乎根本不像是在燕北那种风沙之地养出来的人儿。
因为旅途遥远的缘故,她的脸上带了几丝疲态。
她轻轻把帘子拉开,看向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燕北,以及离自己越来越近的长安,轻叹了口气:
燕韵:也不知道阿洵,在长安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怎么样了……
明夏:世子自小机敏睿智,即使是在长安那个地方,也一定会好好的。
燕韵:那倒也是……
燕韵:吩咐车夫,速度可以再快一点
明夏:诺
.
天子脚下的长安城,作为国都,自然热闹非凡。
街上小贩的叫卖声,世家小姐们谈笑的声音,以及店铺里讨价还价的声音,一起构成了长安城这热闹繁华之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打破这街上热闹,引起骚动的,正是远处策马而来的五位青年。
领头的男子一袭银白衣袍,头发被编成草原独有的编发,单手持缰,一双丹凤眼里满是愉悦,他在尽情地享受着策马给他带来的欢愉。好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后面的四位青年也是不甘落后地策马而来。
也不管街道两边百姓们的惊慌和世家小姐们的惊呼。
马车行驶进来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兵荒马乱的场景,见燕洵的马朝自己狂奔而来,车夫吓得立马叫停,而那领头的青年,也是反应迅速,迅速地单手勒马,马儿发出一阵嘶鸣,最后,安然地停了下来。
而马车里的她们也因为惯性的原因,向前仰了一下,幸亏有明夏扶住了她,不然的话,她指定得蹭破点皮。
明夏:小郡主,你没事吧?
燕韵:我没事……明夏,出去看看,是谁在长安城里没大没小地策马。
她是定北侯燕世城的小女儿,自小在燕北长大,对马儿再熟悉不过。
刚刚那声嘶鸣,就是马儿所发出来的。
明夏:诺
燕洵刚把马停下,后面的四人就追了上来。
宇文怀:这是谁家的马车,居然如此不懂规矩,敢挡我们的路?
马车里钻出来一个婢女模样的人,燕洵眯了眯眼,觉得有些眼熟,随即丹凤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燕洵:明夏?
明夏刚掀开帘子出来,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她忙抬头,就看见她们家的世子爷正坐在马背上。
忙施了一礼:
明夏:奴婢见过世子
燕洵:嗯,我阿姐来长安了?
楚乔传:青梅赋相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