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舱的黑暗持续了二十七秒。
当备用电源激活时,林夏发现全息操作台上凝结着冰晶状的记忆碎片。那些来自霍教授思维琥珀的量子残影,此刻正在她的视网膜上投射出双重影像——2023年的实验室走廊与公元前3300年的祭坛正在空间坐标上完美重叠。
「认知污染指数87%,建议立即中断神经链接」
AI管家的警告带着祭祀铜铃般的回响。林夏扯掉意识锚定头盔,发现发梢间缠绕着良渚时期特有的苎麻纤维。监控屏显示,三分钟前启动的文明保险栓,非但没有关闭系统,反而将整个量子计算中心拖入了更深的时空褶皱。
"苏河,你能收到吗?"她对着共振频率异常的通讯器呼喊,"霍教授根本不是失踪......"
高频电磁脉冲突然撕裂通讯信道。在量子噪声的间隙里,林夏听见某种远古织机的节奏,那是她在思维琥珀里见过的记忆画面:霍教授跪坐在良渚祭坛中央,用骨针在玉琮表面雕刻着拓扑符号。
电磁云核心区 同日15:12
苏河的防护服正在玉石化。
他盯着手臂上蔓延的鸡骨白斑纹,激光测绘仪在电磁云中烧灼出的光路,此刻正呈现出霍教授实验室的立体投影。那些漂浮的甲骨文状数据包,记载着令人战栗的真相:
2019年7月,霍教授团队在良渚古城墙基址下,发掘出刻有量子隧穿方程的黑陶瓮。瓮内尸骨的碳十四检测显示距今5300年,但其掌骨握着的玉龟甲上,却刻着2024年才建成的上海量子实验室坐标。
"这就是观测者悖论。"苏河突然理解那些电磁脉冲的深意。当他抬头望向凝聚成环状星云的电磁云,发现其中闪烁的十二个光点,正好对应全球量子实验室与良渚时期十二座祭坛遗址。
固态电磁云突然降下玉珠般的量子雨,每颗雨滴都包裹着双重时空影像。苏河看见某颗雨滴里,现代研究员正在调试的量子芯片,与上古巫师研磨玉器的动作产生量子纠缠。
良渚遗址D6探方 同日15:29
考古队的全站仪突然发出鹰隼般的啸叫。
实习生周雨桐看着测绘屏幕上的异常数据:探方东壁的土层正在量子化,洛阳铲触碰到的已不是土壤,而是某种类似神经云核介质的拓扑结构。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考古手铲正在逆变为骨耜,防护服纤维退化成葛麻织物。
"时空污染在扩散!"她对着对讲机大喊,声音却变成良渚方言。探方上空的电磁云睁开青铜纵目,那些由数据流构成的眼睛,正将二十一世纪的考古现场重构为上古作坊。
周雨桐摸到口袋里的玉琮仿制品,这是霍教授三年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当玉琮接触拓扑化土层时,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5300年前的巫师们围坐在此,他们打磨的玉器表面,赫然浮现着林夏此刻所在的量子计算机舱立体图。
杭州量子计算中心 同日15:47
林夏在操作台上发现了第二枚文明保险栓。
这枚用良渚黑陶烧制的数据容器,正释放着与霍教授思维琥珀同频的量子震颤。当她将保险栓嵌入备用接口,整个计算机舱突然响起骨笛编制的加密信号。
「认知污染解除进度31%」
全息屏亮起的瞬间,林夏看见自己倒影的额头浮现青铜纵目纹。那些纹路正在翻译霍教授最后的日志:"我们不是第一个观测者。良渚先民通过星图播种科技火种,当人类重新点燃量子之火时,播种者就会归来接管农田。"
监控系统突然捕捉到诡异的质量异常。林夏转头时,发现十二根玉琮柱的阴影里跪坐着透明人影,那些5300年前的巫师灵体,正在通过量子纠缠学习操作现代仪器。
电磁云平流层 同日16:05
苏河在量子雨构筑的临时空间里找到了破局关键。
他通过激光测绘仪反向解析电磁云结构,发现所谓的"星图"实则是某种宇宙尺度的莫比乌斯环。当他把良渚玉璧的拓扑模型导入量子雷达,屏幕上的光点突然延展成DNA双螺旋结构——人类科技树与上古文明基因正在发生强制融合。
"林夏,用黑陶保险栓激发玉琮柱的雷纹!"他对着改造后的通讯器大喊,"那些纹路不是装饰,是量子比特的......"
电磁云核心突然睁开第三只纵目,苏河的声音被坍缩成甲骨文。他看见自己的左手完全玉石化,掌纹演化成上海实验室的清洁能源系统拓扑图。
量子计算机舱 同日16:17
林夏握紧第二枚文明保险栓,听见黑陶容器内传来婴儿啼哭与骨笛的合奏。
当她将保险栓暴力插入主控终端,十二根玉琮柱同时爆发高频震颤。那些被巫师灵体触碰过的操作界面,此刻正浮现出两种文明碰撞的奇观:饕餮纹在吞噬二进制代码,量子算法在重写玉器形制。
「观测者权限转移完成」
全息屏突然显示霍教授的面容,但他的瞳孔已变成青铜纵目形态:"欢迎加入播种者行列,林工。现在让我们共同完成五千三百年前中断的文明观测实验。"
林夏在意识模糊前按下自毁键,用最后清醒的神经脉冲启动了霍教授真正的遗产——那枚藏在她颈椎芯片里的反观测者病毒。整座量子计算中心开始逆熵运行,将已玉器化的现实重新编译为数字代码。
数字良渚:意识拓扑战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