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捷报传回京城时,皇宫里正飘着绵绵细雨。苏柔儿倚在太子妃娘娘身侧,指尖捏着绢帕轻轻拭泪,“姐姐可知,玥儿妹妹在边关受了多少苦?听闻她带着百姓组成的散兵,硬是在沙场上拼杀……”
“哟,苏三姑娘何时这么心疼嫡姐了?”新晋的赵美人端着鎏金护甲,斜睨着苏柔儿冷笑,“我倒听说,苏明玥在边关和宁王出双入对,连营帐都……”
“赵姐姐慎言!”苏柔儿突然跪地,发髻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玥儿妹妹与宁王乃是陛下钦点的姻缘,如今为国征战,怎可遭此污蔑?”她抬起泪汪汪的眼,正巧对上踏入长春宫的太子,立刻哽咽道:“殿下,您可要为玥儿妹妹做主啊!”
太子看着苏柔儿梨花带雨的模样,心头一颤。自苏明玥离京,他越想越觉得当年退婚是步臭棋,此刻见苏柔儿这副情深义重的模样,竟生出几分愧疚。“都住口!”他甩了甩衣袖,“柔儿一片赤诚,尔等却在此嚼舌根!”
赵美人脸色骤变,还欲辩解,却见太子妃轻轻按住她的手。这位素来端庄的太子妃望着苏柔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她早就瞧出苏柔儿的野心,不过是想借着苏明玥的风头上位罢了。
三日后,太后召见苏柔儿。暖阁内檀香袅袅,太后端着羊脂玉盏,慢悠悠道:“听说你在太子面前替苏明玥说了不少好话?”
苏柔儿福身行礼,声音甜如蜜糖:“回太后,玥儿妹妹为国立功,柔儿不过是实话实说。若不是她带着援军赶到,边关……”她突然捂住嘴,眼眶泛红,“柔儿不敢想!”
太后满意地点头,从匣中取出一支翡翠簪子:“这是哀家年轻时的物件,赏你了。太子妃身子弱,往后长春宫的宴席,你多帮衬着些。”
苏柔儿心中狂喜,面上却惶恐道:“太后厚爱,柔儿愧不敢当!只是……只是柔儿无名无分,恐难服众。”
太后轻笑出声:“明日哀家便让皇帝封你为太子侧妃。你既这般懂事,可要好好辅佐太子。”
消息传开,京城哗然。苏府更是炸开了锅,苏柔儿的生母柳姨娘笑得合不拢嘴,抓着管家就往庙里跑:“快!给观音菩萨重塑金身!”而被关在柴房的苏明玥生母李氏,却只能对着墙壁落泪,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与此同时,边关大帐内,苏明玥正对着沙盘皱眉。“敌军虽退,但粮草损耗严重。”她戳着地图上的粮仓标记,“而且我总觉得,这次进攻有些蹊跷。”
萧景琰倒了杯热茶推到她面前,玄色披风下的战甲还沾着血迹:“你是说,有人故意泄露军情?”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青竹匆匆跑进来,脸色煞白:“姑娘!京城来信,苏柔儿被封为太子侧妃,还……还传出您在边关与王爷……有失体统的谣言!”
苏明玥手中的茶盏“砰”地砸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在绣着金线的裙摆上。她冷笑一声:“好个苏柔儿,踩着我的名声上位!”
萧景琰眼神瞬间冷如寒霜,正要下令彻查,苏明玥却按住他的手:“先别急。既然她想玩,那我们就陪她玩个大的。”她捡起地上的碎瓷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明日我亲自押运粮草回京,顺便会会这位新侧妃。”
第二日清晨,苏明玥换上一袭素色襦裙,头戴竹编斗笠,混在运粮队伍中出发。当马车驶入京城时,正巧遇上苏柔儿坐着八抬大轿招摇过市。轿帘掀起一角,苏柔儿望着灰头土脸的苏明玥,掩唇笑道:“姐姐这是刚从泥地里爬出来?也不怪外面传言……”
“侧妃娘娘记性不好。”苏明玥突然掀开斗笠,眼神锐利如鹰,“您难道忘了,是谁在相府祠堂里,对着列祖列宗发誓要为苏家争光?”她伸手扯住轿帘,凑近压低声音,“当心誓言反噬,不得好死。”
苏柔儿脸色瞬间惨白,想要反驳,却见苏明玥已经转身离去。她攥紧帕子,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苏明玥,你等着!”
当晚,太子府灯火通明。苏柔儿穿着崭新的云锦嫁衣,正对着铜镜描眉,却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她慌忙起身,却见太子阴沉着脸,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这是怎么回事?”太子将信甩在她脸上,“你派人在军中散播谣言?”
苏柔儿扑通跪地,泪水瞬间涌出:“殿下,我都是为了您好!苏明玥如今风头正盛,若她与宁王成婚……”
“住口!”太子一脚踹翻妆奁,珠翠散落一地,“蠢妇!现在朝中大臣都在弹劾本王任人唯亲!明日你就去长信宫,向太后请罪!”
苏柔儿瘫坐在地,望着满地狼藉,终于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而此时的苏明玥,正坐在宁王府中,就着烛火翻阅从军中带回的密报——她早已让暗卫盯上了与苏柔儿来往密切的香料商人,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浮出水面……
嫡女惊华:毒妃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