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杨羡左手捧着紫檀礼盒,里头是十匹御赐的霞影纱;右手举着盏青铜灯,灯芯燃着他昨日在祠堂跪了一夜的证据。
“苏、苏大夫...”他嗓子哑得像吞了炭,“杨某特来...”
门“吱呀”开了条缝。阿青探出半个脑袋,突然扭头大喊:“小姐!杨公子背着荆条呢!那刺得有半寸长!”
街坊们瞬间围了过来。卖炊饼的老王啧啧称奇:“这可比戏文里演的还热闹!”
苏璃终于出现在门口,晨风吹起她杏色裙角——正是那件被撕破后重制的越罗裙。她垂眸看着杨羡发抖的手指,忽然轻笑:“杨公子这是...”
“求苏大夫救命!”杨羡“咚”地磕下头去,“家父要打断我的腿!”
一片哄笑声中,连翘突然发现——杨羡耳根红得能滴血,倒比那日醉酒时更甚。
十匹霞影纱在医馆的梨木案几上铺开时,连翘忍不住“呀”了一声——这御赐的料子果然不凡,日光下竟流转着七色云纹,稍一动便如晚霞倾泻。
“小姐,真要剪了它?”阿青摸着滑若流水的绸缎,“听说一匹值五十两银子呢...”
苏璃执剪的手顿了顿,唇角浮起一丝浅笑:“正因贵重,才要物尽其用。”剪刀“咔嚓”划过绸面,“替杨公子积些阴德罢。”
三日后,汴河城里的百姓们头上都多了抹亮色。
卖花妞小桃挽着新得的霞影绢花,在虹桥下唱起了自编的歌谣:“杨衙内,送绸缎,苏娘子,剪霞光...”
歌声飘到对岸茶楼,正在喝闷酒的杨羡手一抖,酒液洒在簇新的锦袍上。
最绝的是梁俊卿——他不知从哪儿弄来朵霞影绢花,故意别在幞头旁招摇过市。
遇见杨羡时,还特意晃了晃脑袋:“杨兄,这花儿可衬我?”
康宁带着好德来取安神茶时,正撞见苏璃在教个小姑娘簪花。
“要这样斜着别,”她手指翻飞,将霞影纱折成的海棠花固定在女孩鬓边,“你瞧,是不是比昨日精神多了?”
小姑娘对着铜镜左照右照,突然“扑通”跪下:“苏姐姐,我娘说这料子金贵...”
“再金贵的料子,不也是给人用的?”苏璃扶起她,顺手拂去女孩衣领上的线头。阳光透过窗棂,将她们的身影投在药柜上,那朵绢花竟在阴影里也熠熠生辉。
好德悄悄拽康宁的袖子:“阿姐,我也想学...”
杨羡再次路过医馆时,正逢一群戴着霞影绢花的姑娘们出来。
阳光映着她们发间的流光,晃得他眼前发花。
恍惚间,似乎看见苏璃站在廊下,朝他遥遥举了举剪刀。
他鬼使神差地摸了摸自己的发冠——那里本该簪着祖传的羊脂玉簪,如今却空空如也。
父亲说,要等他真正懂得“仁德”二字,才准他重新佩戴。
那批霞影绢花后来被汴京百姓戏称为“赎罪花”。
…………
却说,杨羡背上的荆条印子,在敷过药后不到半日便消退了。
综影视:苏云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