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雷霆旨意如同沸油泼冰,瞬间炸翻京城!
王承恩不敢怠慢,东厂番子与司礼监太监倾巢而出,将《陕西赈灾应急章程》及皇帝痛斥的旨意,粗暴张贴于要害之地:六部衙门、顺天府外墙、正阳门等城门楼。
告示内容直白刺眼:
1. 章程全文刊载(重点标红“分期执行”、“三万两”、“陈粮”、“劝谕捐输一千五百两”)。
2. 皇帝朱批怒斥:“尔等‘分期’实乃推诿!灾民嗷嗷待哺,岂容‘待’、‘视’、‘协调’?!此乃亡国之道!”
3. 严旨:首辅温体仁、户部尚书傅冠,即刻坐镇户部衙门正门,三日之内想出立竿见影之策!逾期不效,革职查办!
京城瞬间沸腾!
六部衙门区:官员们面如死灰,如见鬼魅。户部官员看着衙门口告示下,被番子“请”来坐在小马扎上、面如死灰的首辅和尚书,寒气直冲天灵盖!“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老翰林捶胸顿足。恐惧蔓延:连首辅都被如此折辱,前程何在?
顺天府衙门口:衙役看着“一千五百两”臊得满脸通红。百姓指指点点:“三天才这点?不够王大户纳个妾!”“饿肚子还能分期?开眼了!”“坐衙门口?跟算命瞎子一个待遇?哈哈!”有人担忧:“陛下这次真急了?”
城门楼下:三教九流汇聚,议论鼎沸。“几十万灾民就给这点?还分期?糊弄鬼呢!”“朝廷没钱?我看当官的腰包鼓!”“李半城家地窖银子堆成山!劝捐一千五?打发叫花子!”“陛下做得对!不逼不行!”也有人忧心:“朝廷体面…”
全城焦点: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无不热议告示、“分期赈灾”、“首辅坐衙”。拍手称快(底层)、痛心疾首(士绅)、惶恐不安(官员)、冷眼旁观(勋贵)……舆论汹汹,前所未有。
户部衙门正门:
温体仁与傅冠,身着象征一品大员的绯色仙鹤、锦鸡补服,却如囚徒般被安置于简陋马扎上。面前矮几堆着空白奏本笔墨。番子侍立,既是保护,更是看守。
无数目光如芒刺背:官员的复杂眼神(同情、惊惧、鄙夷)、百姓的指点哄笑、清流御史的痛心摇头却不敢上前。
温体仁紧闭双眼,身体僵直如风化碎裂的石像,唯有微颤的胡须泄露着滔天屈辱。
傅冠低头,花白头发散乱,官帽歪斜,老泪纵横,鼻涕快流到胡子,无意识喃喃:“完了…全完了…”
骄阳似火,汗水渗出。绯色官袍在简陋马扎上,刺眼又沉重,皇权之下,官僚体面尽失。
乾清宫暖阁:
朱小明烦躁踱步,听着王承恩战战兢兢汇报外界的滔天巨浪和两位重臣的惨状。怒火发泄后,焦虑与孤家寡人的冰冷感涌上心头。
“都骂朕呢吧?”他自嘲道。
“万…万岁爷…”王承恩不敢答。
“骂就骂!”朱小明眼神锐利,“朕要救命的法子!不是体面!他们想出点什么没?”
王承恩苦脸:“回万岁爷…温阁老闭着眼…傅尚书…在哭…”实难描述惨状。
朱小明心沉。三天…还剩两天半。难道真看着他们枯坐至期革职?革职易,钱粮灾民烂摊子谁收拾?开局即绝境?
更深的无力感与迷茫如冰潮淹没了他。他清晰意识到:当个想“舒服活下去”的皇帝,光靠“发疯”和“掀桌子”远远不够。历史的车轮不会因愤怒而停。他望着宫墙外喧嚣的京城,第一次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与孤立无援。
朕的江山有点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