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山流寇内讧的余波未平,混乱的消息冲击着乾清宫。年轻的崇祯帝朱小明焦躁踱步,帝国心脏正被三条致命的危机线绞紧。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奉旨,以雷霆手段查封勋贵关联商行“通源号”、“盛隆昌”。掌柜、东家悉数下诏狱。酷烈手段下,口供与暗账迅速呈至御前。
证据直指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等勋贵!他们为阻挠皇帝“捐输助饷”国策,报复带头捐输的李万财,授意或默许商行勾结绿林(以范家余孽“疤脸刘”为刀)及边军旧部,策划了对李家商队的血腥劫掠。
崇祯怒极反笑,痛斥勋贵、绿林、边军沆瀣一气。他强压立即清算勋贵本尊的冲动,命令骆养性按名单抓捕涉事管事、军官、头目,严密监视成、定二公。特别强调必须生擒关键人证“疤脸刘”,以备当众指证勋贵罪行。京城勋贵圈陷入血色恐怖,但风暴核心暂时隐而未发。
内讧惨剧:贺人龙部遵旨按兵,哨探回报:王二流寇内讧极其惨烈。叛乱头目赵四、刘六被王二亲手斩杀,党羽屠戮殆尽。激战中,神秘人物周遇吉亮出半枚神秘虎符,怒吼揭露“贵人”(暗指勋贵)阴谋,却突遭冷箭穿胸!王二本人亦身负重伤昏迷。
叛乱虽平,流寇损失惨重,士气低迷。然而,重伤昏迷的王二下达最后命令:按周遇吉既定方略(整军纪、开荒屯田、收拢溃兵)行事!周遇吉奇迹般避开心脏要害,虽重伤昏迷,被王二死忠救下藏匿严密守护。
一场血火内讧后,王二部非但未溃散,反在周遇吉预设框架下开始了诡异转型,从乌合之众向有粗糙组织、以生存(活命、种地)为目标的势力转变。周遇吉的“火种”及其掌握的虎符秘密、对“贵人”的指控,悬而未决,成为一颗不知何时引爆的炸弹。崇祯面临艰难抉择:剿?抚?观望?
八百里加急:正当崇祯为京陕焦头烂额,辽东经略袁崇焕的八百里加急如冰水浇头!
袁崇焕泣血急奏:皇太极僭号称帝后,正厉兵秣马!侦报显示,建奴大肆征调蒙古兵马,聚粮秣于辽河,八旗精锐动向诡秘。袁崇焕判断其目标非辽西防线,而是绕道蒙古,破长城隘口,直扑京畿!正是历史上清军入关劫掠的路线。
袁崇焕痛陈辽东危局:粮饷缺口巨大,兵械不足,士气堪忧!防线形同虚设,无力抵挡皇太极倾国之兵。奏报字字泣血,充满无力与绝望,警告“迟恐不及!大明江山危矣!”
崇祯冲到疆域图前,手指颤抖地划过蒙古草原与脆弱的长城防线。王承恩的尖利传唤划破宫闱——内阁、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重臣及骆养性被火速召入宫。
此刻,三条毒蛇般的危机线死死绞住帝国咽喉:
1. 京城:勋贵反扑暗流被血腥镇压,但“疤脸刘”未擒,勋贵本尊尚在,清算风暴一触即发,内部裂痕深重。
2. 陕西:王二重伤,周遇吉生死一线,流寇却在血火中完成诡异“转型”,成为一颗性质不明、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3. 辽东:皇太极磨刀霍霍,即将发动对帝国心脏京畿的致命一击!而大明赖以防御的辽东防线千疮百孔,粮饷匮乏,危如累卵。
朱小明,这位手忙脚乱的“社畜皇帝”,站在象征帝国疆土的地图前,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大厦将倾”的寒意。内忧(勋贵、流寇)外患(建奴)同时爆发,且相互勾连(勋贵勾结绿林劫掠、潜在影响流寇)。资源极度匮乏(缺钱、缺粮、缺兵),时间窗口转瞬即逝。优先扑灭内部火焰?集中力量迎击外敌巨兽?抑或…在这看似无解的绝境中,能否找到那微乎其微的第三条生路?帝国的命运,系于他此刻的抉择。
朕的江山有点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