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失败:我在综艺当显眼包
超小超大

歪处生暖

(一)

苏然的相机正对着窗台上的歪苹果。这颗苹果早已没了当初的圆润,果皮起了褶皱,像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可那从破口处钻出的枝条却愈发壮实,叶片歪歪扭扭地舒展着,末梢还顶了个小小的花苞,歪向窗外的阳光,像个踮脚张望世界的孩子。

“咔嗒”一声,快门轻响。他翻看照片时,手机在桌角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李制片”三个字——是那档生活观察类综艺的制片人。

“苏老师,救命啊!”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点急吼吼的雀跃,“第二季立项了,观众天天在官微底下刷‘歪苹果’‘歪木桶’,您可得再来撑撑场子!”

苏然摩挲着相机背带,那片银杏叶补丁被摩挲得发亮。“我就是个拍照片的,”他笑着说,“你们专业团队才是主力。”

“可您镜头下的‘歪’不一样啊!”李制片的声音透着恳切,“观众说看您拍的老物件,像在看自家奶奶的针线笸箩,暖得人心头发软。这次我们想做‘老手艺新花样’,让老匠人带年轻人搞创作,您来掌镜,再合适不过了。”

挂了电话,苏然走到厨房。母亲正用那把裂了缝的擀面杖压面条,面团在歪案上滚出的条儿,一边宽一边窄,下到锅里却根根分明。“综艺的事?”母亲头也不抬,指尖沾着面粉,捏起面条的动作像在跳舞,“想去就去,老手艺能被更多人看见,是好事。”

父亲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篾条在他手里歪歪扭扭地绕,却越编越紧实。“上次那节目播了,隔壁张婶家的小子,学着用歪木桶腌菜,说比玻璃罐香。”他把编到一半的篮子举起来看,歪歪的提手刚好能卡在胳膊弯里,“你看,手艺这东西,像蒲公英的种子,顺着镜头飞出去,落到谁心里,就在哪儿发芽。”

苏然望着父亲手里的歪竹篮,忽然想起箍桶老师傅说的“歪着搭才严丝合缝”。或许,他的镜头不只是在记录,更是在搭一座桥,让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智慧,能顺着桥,走到更多人眼前。

(二)

进组那天,苏然在老木匠的工棚里见到了嘉宾——三个年轻设计师,个个背着最新款的绘图板,看老木匠用歪刨子刨木板时,眼睛里满是好奇。

“王师傅,您这刨子都卷刃了,为啥不换个新的?”穿白T恤的设计师小林蹲在刨子旁,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卷刃的地方,像在触摸一件古董。

老木匠正用歪凿子凿榫卯,木屑簌簌落在蓝布衫上。“这刨子跟着我三十年了,”他头也不抬,凿子在木头上划出的弧线歪歪扭扭,却精准地卡进槽里,“卷刃的地方刚好能顺着木纹走,新刨子太愣,容易把木头刨劈。”

苏然举着相机,镜头对准刨子与木板接触的地方。卷刃的刨刀在木头上留下的痕迹,像流水冲刷过的河床,带着种自然的温柔。小林忽然“呀”了一声:“您凿的榫头是歪的!”

“歪榫卯才咬得紧,”老木匠放下凿子,拿起两块木板往一起拼,“你看,这边宽点,那边窄点,卡进去就像俩人手拉手,松不了。”他让小林试试,小林拿着新凿子,非要凿出方正的榫头,结果拼的时候怎么也卡不牢,急得鼻尖冒汗。

“顺着木头的性子来,”苏然把歪凿子递过去,“就像你画图时,总得顺着线条的走向吧?”小林握着歪凿子,指尖触到凿柄上磨出的凹槽,忽然觉得踏实了许多。当歪榫卯“咔嗒”一声卡紧时,他盯着接缝处,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居然比机器做的还严实!”

另一边,扎扫帚的老两口正教另一位设计师小周选篾条。小周挑的都是笔直的,老太太却捡出几根歪歪扭扭的:“这些才好用,歪处有韧劲,捆起来不散。”

小周皱眉:“可歪篾条编出来不整齐啊。”老爷子笑着拿起根歪篾条,往直篾条里一插:“你看,直的撑骨架,歪的填缝隙,像人站队,总得有高有矮,才能挤得暖和。”他让小周试试,歪篾条在她手里总不听话,老爷子握住她的手,带着她往缝隙里塞:“别较劲,顺着它的弯走。”

苏然拍下这一幕:老爷子的手粗糙黝黑,小周的手白皙纤细,在一堆青黄的篾条里,像老藤牵着新枝。小周忽然笑了:“它们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编到一半的扫帚,歪歪地立在地上,像个憨态可掬的小刺猬。

(三)

节目组安排了场“挑战赛”:用老物件的“歪处”做设计。小林盯着那只歪木桶看了半天,在画板上画了个方方正正的水桶,被老木匠敲了敲脑袋:“没灵气!你看这桶底的歪处,装水时能看见涟漪,多好看。”

苏然把相机递给小林:“拍下来,看看歪处的光影。”小林对着歪木桶拍了几张,忽然指着屏幕:“您看!水面斜斜的,阳光照进来,像在桶底铺了层碎金子!”他抓起笔,在画纸上画了个歪底的玻璃花瓶,“这样插花,水面能映出花影,比直底的有意境!”

小周拿着那把歪扫帚犯愁,苏然让她试试用扫帚苗在纸上扫颜料。歪歪扭扭的扫帚苗在纸上拖出的痕迹,像风吹过草地的纹路。“这不就是天然的画笔吗?”小周眼睛一亮,立刻在帆布上创作起来,歪扫帚扫出的底色上,她用细笔勾勒出歪木桶、歪竹篮,像幅热闹的老街生活图。

第三个设计师小陈,对着补锅老太太的铜补丁入了迷。那些歪歪扭扭的铜片,有的像蝴蝶,有的像云朵,在黑铁上闪着暖光。“我想做套茶具,”小陈对老太太说,“壶嘴歪一点,倒水时能看见水流的弧度,壶身上贴块铜补丁,像您补的锅那样。”

老太太笑着摸出块碎铜片:“歪嘴好,不烫手。”她教小陈用锤子敲铜片,铜片在小陈手里歪歪扭扭地变着形,却比刻意做的花纹更生动。“您看,”小陈举着敲好的铜片,“这上面的纹路,像不像老槐树的年轮?”

苏然的镜头追着这些新老碰撞的瞬间:老匠人粗糙的手握着年轻人纤细的手,歪工具在新设计里焕发光彩,像老树根上冒出的新芽。他忽然明白,所谓“老手艺新花样”,不是把老的改成新的,而是让新的懂得老的好,就像歪榫卯卡进新木料,严丝合缝,却各有各的力道。

(四)

拍摄到一半,出了点小意外。小林设计的歪底花瓶,用3D打印机做出来后,总在歪处漏水。他蹲在工棚角落,对着花瓶叹气:“明明按图纸做的,怎么就不行呢?”

老木匠走过去,拿起花瓶摸了摸:“机器做的太规整,缺了点‘气口’。”他找出把歪凿子,在花瓶的歪处轻轻凿了个小槽,“你看,木头的歪处有木纹透气,玻璃的歪处得留个小缝,水才顺。”他让小林往里面倒水,这次,水顺着小槽缓缓流下,滴在地上的声音像在唱歌。

“原来机器不懂歪处的讲究,”小林摸着那个小槽,忽然懂了,“老手艺的‘歪’,不是随便歪,是歪得有道理。”苏然拍下花瓶倒水的瞬间,水流在歪处划出的弧线,像给花瓶系了条银丝带。

小周的扫帚画在展览时,被风吹倒的画架压出道折痕。她急得快哭了,老太太却捡起根歪篾条:“补补就好,像我补锅那样。”老太太教她用胶水把歪篾条粘在折痕处,篾条的纹路刚好遮住折痕,倒像画里本来就有的风景。“您看,”小周看着补好的画,破涕为笑,“这歪篾条比画框还配它!”

小陈的铜补丁茶具在烧制时,窑温没控制好,壶嘴歪得更厉害了。他看着变形的茶壶,半天说不出话。老爷子拿起茶壶,往里面倒了点茶:“你尝尝。”小陈喝了一口,眼睛忽然亮了:“比直嘴壶泡的茶,多了点烟火气!”

“歪嘴聚香,”老爷子笑着说,“就像我那歪口坛子,装的酒总比直口的香。”小陈忽然有了新主意,他在壶身上刻了行字:“歪处藏香”,摆在展台上时,反倒成了最受欢迎的展品。

苏然把这些意外拍进镜头:漏水的花瓶、带折痕的画、歪得更厉害的茶壶,在老匠人的手里,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宝贝。他想起母亲说的“歪处有福气”,原来生活里的意外,就像老物件上的歪处,看着是瑕疵,其实是给日子留的透气口,让生活能在不完美里,长出新的可能。

(五)

节目收官时,节目组在老街办了场“歪物件展”。老木匠的歪榫卯木盒、扎扫帚老两口的歪柄扫帚、箍桶师傅的歪底水桶,和年轻设计师的歪底花瓶、扫帚画、铜补丁茶具摆在一起,像场跨越时光的对话。

开展那天,老街挤满了人。有来看热闹的老街坊,也有特意从城里赶来的年轻人。张婶摸着小陈的铜补丁茶壶,笑得合不拢嘴:“这壶嘴歪得跟我家的歪沿锅一个样,看着就亲切!”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指着小林的歪底花瓶问:“这里面能插歪苹果的花吗?”苏然蹲下来,指着窗台上搬来的歪苹果:“你看,它的花苞快开了,到时候就插在里面。”小姑娘盯着歪苹果的枝条,忽然说:“它长得歪歪扭扭,却比我家的盆栽有精神!”

苏然的相机里,多了许多新照片:老匠人摸着年轻设计师的作品,眼里的欣慰像夕阳;年轻人举着老物件拍照,脸上的好奇像晨光;歪花瓶里插上了歪苹果的花,嫩黄的花瓣歪向阳光,像在跟老木匠的歪木盒打招呼。

李制片拿着手机,翻着观众的留言:“原来歪物件这么美”“想去学老手艺”“我家也有歪扫帚,明天就用它扫地”。“苏老师,您看,”李制片笑得眼睛眯成条缝,“这些‘歪’东西,真的走进人心了。”

苏然望着展览上的那些“歪物件”,忽然觉得它们像一群老朋友,各自带着岁月的刻痕,却相处得热热闹闹。就像老街的日子,歪歪扭扭地过着,却过得有滋有味,因为那些互相迁就的歪处,早把日子粘得扎扎实实,暖得熨熨帖帖。

(六)

节目播出后,苏然的生活没太大变化,还是每天扛着相机在老街转悠,拍老匠人的手艺,拍街坊们的日常。只是相机里,多了些新面孔:学箍桶的年轻人、跟着老太太补锅的姑娘、用歪篾条编花篮的大学生。

有天,小林带着新设计的歪榫卯书架来老街,非要送给老木匠。书架的榫头歪歪扭扭,却拼得格外结实。“王师傅,您看,”小林摸着书架,“我按您说的,顺着木头的纹路做的,放书时歪处刚好能卡住书脊。”老木匠笑着往上面摆工具,歪处果然把刨子、凿子卡得稳稳的。

苏然拍下这一幕,镜头里,老木匠的手和小林的手同时落在书架上,像两代人的智慧在握手。他忽然想起节目里的一句话:“老手艺不是要被供奉起来,而是要活着走进新日子。”

母亲用小周送的歪扫帚扫地,扫帚苗在歪案下扫出的弧度,像在跳圆舞曲。“这扫帚比以前的得劲,”母亲笑着说,“歪柄握着不硌手,扫墙角时,歪处刚好能钻进去。”父亲用小陈送的铜补丁茶杯喝茶,茶水顺着歪嘴流进嘴里,烫得他直咂嘴,眼里却满是笑:“比直嘴杯喝着有滋味。”

窗台上的歪苹果,花苞终于开了,嫩黄的花瓣歪歪地舒展着,像个咧开嘴笑的娃娃。苏然给它换了个歪口瓶,瓶是小林做的,水顺着歪口慢慢渗,刚好滋润着苹果的根。他举着相机,想拍下这朵花,却发现镜头里,花的影子落在了老木匠送的歪木盒上,像在说悄悄话。

夜里,苏然整理照片,把展览上的、新老匠人的、家里的歪物件都放在一起,建了个新文件夹,叫“暖的形状”。他知道,这些歪歪扭扭的形状,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规整,却真实;不完美,却温暖。

手机震了震,是李制片发来的消息:“第三季想做‘歪物件的旅行’,带它们去不同的地方,让更多人看见。”苏然笑着回:“我带着相机,随时待命。”

放下手机,他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淌进屋里,给歪苹果的花、老木匠的木盒、母亲的歪扫帚都镀上了银。这些“歪物件”挤在一起,像群互相依偎的老友,在月光里睡得安稳。

苏然知道,不管镜头对着哪里,不管这些“歪物件”走到哪里,它们身上带着的暖,永远不会变。因为那暖不是来自物件本身,而是来自那些用心对待日子的人——是母亲揉面时手腕的弧度,是老匠人敲铁箍的力道,是年轻人学手艺时眼里的光,是每个人心里,对生活最朴素的认真。

而他的相机,会一直追着这些暖,把它们拍进时光里,让更多人知道:生活的好,从不在齐整里,而在这些歪歪扭扭的舒服里,甜得扎实,暖得妥帖,像那只歪苹果,带着裂纹,却把阳光揣得满满当当。

躺平失败:我在综艺当显眼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赵柯淳:时间证明 连载中
赵柯淳:时间证明
金智妮JeimX
男主;演员女主:有钱带资组(但是超级漂亮)
0.2万字5个月前
寒尽雾散 连载中
寒尽雾散
ʚ柒月浅搁ɞ
恋爱前:冷若冰霜王宝意X温柔体贴宋继生恋爱后:油腻沙雕王宝意X神经大条宋继生当两个极致反差的人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冬天寒冷的气息尽......
1.4万字4个月前
重生娱乐圈的逆袭之路 连载中
重生娱乐圈的逆袭之路
文韵书笺
林悦前世是娱乐圈小透明,遭闺蜜背叛、男友劈腿,意外坠楼后重生回18岁。这一世,她凭借前世记忆,从艺术院校起步,参加选秀节目,一路突破困境,与......
15.3万字3个月前
求你喜欢一下我 连载中
求你喜欢一下我
纷落月夕
一场车祸过后,新夜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陌生的豪华房间里。床幔被一只大手缓缓拉开,男人蓝如碎晶的双眸微微抬起,“你好,新人玩家,从现在起,你......
0.2万字3个月前
盛夏婷间 连载中
盛夏婷间
一口胖猫
青梅竹马的两人,嘴上说着不愿意,最后还是成功在一起了。(作者懒就说这一点)
0.2万字2个月前
错之语声逢 连载中
错之语声逢
知我._4836051400707252
男主的爸爸把男主抛弃后被女主的妈妈捡回来养后发生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0.3万字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