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失败:我在综艺当显眼包
超小超大

无题

“歪物件的旅行”第一站,选在江南的水乡古镇。节目组租了艘乌篷船,船桨是歪的,船夫说“歪桨划水更省力,能顺着水流拐”。苏然把老木匠的歪榫卯木盒、箍桶师傅的歪木桶、小陈的铜补丁茶壶都搬上船,木盒放在船头,木桶盛着古镇的河水,茶壶里泡着当地的新茶,歪歪扭扭地挤在一起,倒像一群要去赶集的老友。

刚到古镇码头,就围了不少人。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歪木桶里斜斜的水面:“妈妈你看,水在跳舞!”她妈妈笑着说:“这是苏老师拍的节目里的歪木桶呢,装水时能看水位。”小姑娘伸手摸了摸桶帮的铜丝,铜绿在阳光下闪着光,像给木桶戴了串宝石手链。

老木匠的歪榫卯木盒成了“人气王”。有个做木雕的手艺人,捧着木盒研究了半天:“这榫头歪得有讲究,看着松,其实咬得比机器做的还紧。”他非要用自己的新作换木盒看三天,苏然笑着答应,手艺人开心地抱来个木雕摆件,底座特意做了歪的:“我照着木盒的榫头仿的,歪处刚好能站稳。”

傍晚在古镇的茶馆歇脚,老板娘的茶桌是歪腿的,桌角用铜片补过。“这桌子陪我爷爷那会儿就有了,”老板娘给铜补丁茶壶添水,“歪腿反而稳,古镇潮,直腿容易烂,歪腿架空着,通风。”她用歪嘴壶倒茶,茶水顺着歪嘴在杯里画出的弧线,比直嘴壶更有韵味。

苏然拍下茶桌下的歪腿,铜补丁在阴影里泛着暖光。船夫划着歪桨从窗外经过,船尾的水纹歪歪扭扭地散开,像给古镇系了条银丝带。他忽然觉得,这些歪物件到了新地方,不仅没水土不服,反倒和古镇的歪桥、歪巷、歪窗棂融在了一起,像早就认识似的。

第二站去了深山里的村寨。山路陡,节目组雇的挑夫,扁担是歪的,挑着歪木桶和歪竹篮,脚步却稳得很。“歪扁担压肩不疼,”挑夫擦着汗笑,“能顺着肩膀的弧度,比直扁担省力多了。”苏然跟在后面,相机镜头里,歪扁担在晨光里晃出的影子,像条在山间游走的蛇。

村寨里的老粮仓,柱子是歪的,村民说“歪柱抗风,山里风大,直柱容易被吹断”。苏然把歪竹篮挂在歪柱上,竹篮里放着小陈的铜补丁茶壶,壶嘴歪向粮仓的窗口,像在偷看里面的玉米。有个放牛的老汉,见了歪木桶就乐:“我们装山泉水就爱用这样的,水面斜着,不容易洒,还能看见水里的石子。”

节目组在村寨办了场小型展览,把带来的歪物件摆在晒谷场的歪竹席上。村里的孩子们围着看,有个小男孩,非要把自己的歪陶碗放进歪竹篮里,陶碗的歪口刚好卡在竹篮的歪篾条上,掉不下来。“你看!”小男孩举着竹篮跑,陶碗在里面晃悠,却稳稳的,“比我妈买的新碗架好用!”

离开村寨那天,村长送了苏然一个歪木勺,勺柄歪歪的,握着刚好贴合掌心。“这是用后山的歪桃树做的,”村长说,“歪树长得慢,木质更结实,舀粥时歪勺能刮到锅底的米油,香。”苏然试着用木勺舀水,歪勺果然能贴紧桶壁,把水舀得干干净净。

路上,他把木勺放进老木匠的歪木盒里,木盒的歪处刚好卡住勺柄。苏然忽然懂了,这些歪物件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不管飘到哪里,只要落在有人用心生活的地方,就能扎根——水乡的歪桨、山里的歪柱、古镇的歪桌,其实都是当地人在跟环境较劲时,磨出的温柔智慧,而他的镜头,不过是让这些智慧遇见了更多懂它的人。

第三站是繁华的都市。节目组在一个文创园租了间展厅,把一路收集的歪物件摆进去:水乡的歪桨挂在墙上,山里的歪木勺放在歪榫卯木盒里,古镇的歪茶桌当了展台,上面摆着铜补丁茶壶和歪底花瓶。展厅的门是歪的,苏然特意让师傅别修,“歪门能让风顺着缝进来,给物件透透气”。

开展当天,来的大多是年轻人。有个穿汉服的姑娘,对着歪花瓶里的歪苹果花拍照:“这花歪得好灵动,比花店买的直茎花有生气。”她的朋友在歪茶桌旁坐下,摸着桌角的铜补丁:“这桌子看着旧,却比网红打卡点的新桌子坐着舒服,像在奶奶家吃饭。”

一个做室内设计的小伙子,盯着老木匠的歪榫卯木盒研究了很久。“我最近在做一个老房改造,”他对苏然说,“业主总说新家具看着冷,我想在柜子里加几个歪榫卯的隔板,让木头自己‘咬’住,不用螺丝,您说行吗?”苏然笑着把木盒递给她:“你看,歪处有韧性,比螺丝更懂木头的脾气。”

展厅里有个互动区,摆着歪竹片和麻绳,让参观者学扎扫帚。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扎出来的扫帚歪得不成样,却越扎越起劲:“原来歪篾条真的咬得紧,我刚才松手,它居然没散!”他的女朋友笑着拍视频:“回家就用这个扫地,歪着扫肯定比吸尘器有意思。”

晚上闭馆后,苏然坐在歪茶桌旁,看着满室的歪物件。窗外是城市的霓虹灯,光怪陆离;屋里是暖黄的灯光,照着歪桨、歪勺、歪木盒,像个被时光保护起来的小世界。他忽然想起老木匠说的“物件有灵性”,这些歪物件在城市里,好像也在努力适应——歪花瓶里的花,朝着窗外的光歪得更厉害了;铜补丁茶壶,壶嘴总对着展厅的歪门,像在等风来。

李制片端来咖啡,用的是小陈设计的歪口杯。“你看后台数据,”李制片指着手机,“好多人问哪里能买到歪物件,还有人说想拜师学老手艺。”苏然喝了口咖啡,歪口杯贴着嘴唇,比直口杯多了份妥帖,他忽然觉得,这些歪物件在城市里落下的,不只是脚印,更是给快节奏生活的一剂缓药——让人们知道,日子不用总绷得那么直,歪着点,反而能找到舒服的姿态。

“歪物件的旅行”最后一站,是回到老街。节目组在当初办展览的地方,又搭了个展台,把一路带回来的物件都摆上去:水乡的歪桨挨着扎扫帚的老两口新扎的扫帚,山里的歪木勺放在父亲编的歪竹篮里,城市里年轻人画的歪物件素描,贴在老木匠的歪木盒旁边。

老匠人们都来了。箍桶师傅摸着去水乡“旅行”过的歪木桶:“这桶底沾了河泥,看着更精神了。”补锅老太太拿起铜补丁茶壶,壶身上多了道新的铜痕,是在山里被石头蹭的,她笑着说:“添了道新花纹,更像老物件了。”

苏然的父母也来了。母亲拿起山里的歪木勺,在自家的歪案上比划:“舀面糊肯定顺手,歪处能刮干净盆底。”父亲把城市展厅的歪门照片,塞进自己编的歪竹篮:“这门歪得巧,跟咱家的歪门框一个脾气。”

那个拍毕业照的大学生,带着同学也来了。她们给歪苹果的花换了水,用的是小陈的铜补丁茶壶,水流顺着歪嘴,刚好浇在苹果的根上。“苏老师,”领头的姑娘笑着说,“我们成立了个‘老手艺保护社’,想把您拍的这些智慧,讲给更多同学听。”

苏然举着相机,镜头对着满场的人和物件。夕阳把老街的影子拉得很长,歪桨的影子搭在歪木盒上,歪木勺的影子靠在歪竹篮旁,老匠人的皱纹里盛着笑,年轻人的眼睛里闪着光,像一幅被时光泡得暖暖的画。

他忽然想起出发时,老木匠说的“物件带着人的气,走多远都认家”。此刻看着这些走了一圈又回来的歪物件,才明白所谓“旅行”,不是让它们去看世界,而是让世界看见它们——看见歪处的韧性,看见不完美里的智慧,看见那些被快节奏生活忽略的、扎扎实实的暖。

旅行结束后,苏然把所有照片和视频整理成一部纪录片,名叫《歪处生暖》。首映礼放在老街的祠堂,长条凳是歪的,祠堂的梁也是歪的,村长说“歪梁承重,祠堂几百年没塌过”。

放映时,祠堂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屏幕上的“叮当”声、“沙沙”声、“咕嘟”声——那是箍桶的锤声、扎扫帚的篾条声、歪沿锅煮馄饨的沸腾声。当放到歪苹果的花在不同地方绽放时,有个老太太抹起了眼泪:“就像我家那棵歪桃树,看着不成材,每年结的桃最甜。”

纪录片结尾,苏然加了段自己的旁白:“生活就像这些歪物件,不用尺子量,不用圆规画,顺着日子的纹路走,歪处会生出韧性,不完美里能长出暖。就像那只歪苹果,带着裂纹,却把阳光揣得满满当当。”

放映结束后,李制片握着苏然的手:“第三季的反响超出预期,好多地方想邀请我们去巡展。”苏然笑着摇头:“我想歇阵子,好好拍拍老街的新变化。”他指了指祠堂外,老木匠的工棚里,小林正在学做歪榫卯书架;扎扫帚的院子里,小周带着孩子们编歪竹篮;箍桶铺前,小陈的铜补丁茶壶,正被游客捧在手里拍照。

苏然回到家,窗台上的歪苹果,花已经谢了,结了个小小的青苹果,歪歪的,却透着股使劲长的劲。他给青苹果浇了水,用的是山里的歪木勺,水顺着歪处,慢慢渗进土里。

夜里,他把相机放在桌上,镜头对着青苹果。月光从窗外溜进来,给青苹果镀上了层银,旁边的歪木盒、歪竹篮、歪木勺,都在月光里安安静静的,像在守护着这个慢慢长大的歪苹果。

苏然知道,他的镜头不会停。明天太阳升起时,他还要去拍老木匠新做的歪木盒,拍母亲用歪木勺舀面糊,拍小林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拍那个小小的歪苹果,如何在不完美里,结出最甜的果。

因为生活的故事,从来不是用完美写就的,而是这些歪歪扭扭的瞬间,这些带着烟火气的不完美,这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暖,才把日子串得扎扎实实,像母亲揉在面团里的心意,像老匠人敲在铁箍上的力道,像那只歪苹果,把阳光揣得满满当当,甜得妥帖,暖得长久。

躺平失败:我在综艺当显眼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国名男神爱上我 连载中
国名男神爱上我
🐯关于,ZXM
男神说,S市你横着走,你只需要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护你周全。等他爱上男神时,男神却说:我和你结婚只是为了保护你,爱护你,并没想过和你共度一生......
0.2万字9个月前
我靠着发疯走上人生巅峰 连载中
我靠着发疯走上人生巅峰
树漆蝶舞
平等创飞所有人人要善良但也要有锋芒。
6.5万字7个月前
崩坏3之白洛天传奇 连载中
崩坏3之白洛天传奇
叶正
白洛天吸入黑洞的事情
1.2万字4个月前
身为女生却天生拥有后宫属性 连载中
身为女生却天生拥有后宫属性
Fangqiw
0.4万字3个月前
邶风与桉鸟 连载中
邶风与桉鸟
Barely
我是方車,一个热爱绘画的青年,也是你从小到大的玩伴。而你,是我守护多年的小孩,许亦舟。你跟我不过相差五岁,但我,唯独喜欢得到你的关注。最敢爱......
9.2万字2个月前
戏剧性演绎 连载中
戏剧性演绎
祝瑤
欧阳怿,是那场大雪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父母离开后,和自己的奶奶生活,然后遇到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袁霖弈
0.9万字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