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北方特有的凛冽气息,在街道上肆意穿梭。天刚蒙蒙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的冰冷感,呼出的气息瞬间化作一团白雾,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文佳和计良站在校门口,他们虽是表兄弟,但在平日里形影不离。这天,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骑自行车来学校,而是坐在出租车里,用昨天剩下的零钱支付了车费。
两人下车时,脸上的表情略显疲惫,却带着一丝轻松。“今天能省点力气,也挺好。”文佳低声说道,计良则点了点头。不远处,王强、贾淳、马泽平、沈思琪已经到了。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冬季校服,里面套着一件薄衬衣,校服拉链拉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寒风。四人各自推着自行车,停在校门外的一排车架旁。他们的脸颊被冻得微红,鼻尖隐约挂着几滴未蒸发的水汽,显然是从家一路骑车赶来的。
东北的冬天,哪怕只是短距离骑行,也足以让全身冻透。“强哥,今儿个咋骑这么快?”贾淳一边锁车一边调侃道,声音带着浓郁的东北腔调,语气却不失亲昵。他习惯性地拍了拍王强的肩膀,动作显得随性又自然。“猴哥,你这是嫌我慢啊?再快点,估计你连影儿都看不着!”王强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他的语调同样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说话间挥舞着双手,像是为了加强语气,又像是单纯想驱赶一些冷意。马泽平插话进来:“你们俩就别斗嘴了,赶紧进屋吧,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等会儿食堂那破玩意儿还不知道能不能咽下去。”他愁眉苦脸地揉着肚子,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午餐充满了抗拒。马泽平一向肠胃脆弱,但奇怪的是,他偏偏是个“厕所达人”,每节课结束总要跑去一次,这让他的同学们既无奈又好笑。
沈思琪站在一旁默默地整理书包,不过此刻她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食堂的饭菜难吃得要命,阿姨手还老抖,每次打饭我都觉得少了一半。”
大家闻言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文佳和计良听到这些熟悉的抱怨,相视而笑。“文佳,你说咱们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计良耸了耸肩,假装哀叹的样子引得众人再次哄笑。七个人,性格迥异,却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充满寒意的早晨,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即使面对糟糕的天气、难吃的食堂饭菜,甚至是偶尔令人头疼的课堂提问,他们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他们身旁,世界因彼此的存在而变得温暖了一些。
第一节英语课:石妙娜的教学与学生的微妙互动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时,整个教室的气氛立刻发生了变化。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咳嗽和喘息,那是学生们匆忙找座位的信号。门被推开的一瞬间,一阵冷风冲进教室,吹翻了几张桌上的草稿纸。
石妙娜老师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她的步伐轻快却不失沉稳,仿佛有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她的手里抱着一本厚重的英语教材,围巾还没完全解开,露出口罩上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哎哟我的老少爷们儿啊!都坐好喽,今天咱们接着整点儿难的!”石妙娜的声音洪亮,带着浓浓的东北口音,那种特有的抑扬顿挫让人不由得精神一振。她把书往讲台上一放,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后排正偷偷整理校服拉链的王强身上。
“王强啊,你这小子又是啥情况?是不是又想着下课溜出去买零食了?”她半开玩笑地说道,嘴角微微上扬。王强被点到名字,愣了一下,随即嘿嘿一笑:“老师,您这可真是瞎猜,俺现在就想好好学呢!”全班顿时哄堂大笑,文佳瞥了计良一眼,小声嘀咕:“这人可真会装。”计良忍着笑点点头,眼神依旧紧盯着讲台。
“别以为我没听见啊,文佳、计良,你们俩嘀咕啥呢?”石妙娜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的动静,眉毛一挑,语气里透着几分狡黠。文佳尴尬地抬起头,“老师,我刚才就是问他昨晚那个语法题到底咋回事,没懂。”文佳一本正经地解释,却换来石妙娜的一阵摇头:“行吧行吧,别给我整这些假话。一会儿提问要是不会,就站那儿晒晒太阳。”随着课程的推进,石妙娜开始讲解前一天布置的课文重点。她在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时不时回过头来强调几个关键点。她用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句型,比如把条件状语从句比作吃火锅:“要是没有蘸料(if),你还能吃得下去吗?”全班哄笑,连平时最不爱听课的马泽平也低头记下了这个比喻。
然而,当她随机提问的时候,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石妙娜喜欢采用突发式的提问方式,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贾淳,你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啥?”她指了指坐在后排的贾淳,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贾淳挠了挠后脑勺,脸上浮现出一丝茫然的神色,结结巴巴地答道:“嗯……应该是关于保护环境的吧?”石妙娜微微皱眉,摇了摇头:“差一点啊,猴哥。这是关于团队合作的,你再仔细看看第三段。”
贾淳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把课本往桌上狠狠拍了一下,引得周围的同学投来善意的笑容。轮到沈思琪回答问题时,她的表现显然更加从容。石妙娜特意挑选了一个较难的句子分析题目,而沈思琪的回答不仅条理清晰,
还补充了自己的看法。“思琪不错啊,看来你昨晚复习得挺认真。下次继续保持啊!”石妙娜满意地点点头,语气中夹杂着一种长辈般的欣慰。沈思琪微微低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手指轻轻拨弄着耳边的发丝,神情专注且低调。
马泽平则是另一个极端。当石妙娜提出一道涉及虚拟语气的选择题时,他直接坦言自己没听清楚题目。石妙娜叹了口气:“泽平啊,你这脑子天天想啥呢?是不是又惦记着下课跑厕所了?”全班再次爆发出阵阵笑声,马泽平也不恼,反而咧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老师,您说得太对了,不行的话咱换个简单点儿的?”就在这样的互动中,时间悄然流逝。
石妙娜的课堂虽然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也并非毫无压力。对于那些稍显懈怠的学生,她总会用幽默的方式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而对于那些认真努力的人,则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这节课即将结束时。
她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可以选择一项改变世界的行动,你们会选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的大讨论,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地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窗外的阳光洒在教室的地面上,映照着一张张充满活力的脸庞。
第二节语文课:艾风莲的细腻引导与学生的独特反应铃声再次响起时,第二节语文课准时开始了。艾风莲老师走进教室,她的身影比石妙娜更显文静,手里捧着一本古典诗词集,步履轻盈如同踏云而行。她的声音柔和却不失力量,字正腔圆地说:“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红楼梦》的节选片段。”她将手中的书放在讲台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仿佛在期待他们对作品的深刻感悟。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爱情传奇,更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挖掘。”艾风莲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每个学生的耳边。她用温柔的语调讲述了这段文学巨著中的精彩对话和情感纠葛,试图让学生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打破沉默。这种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艾风莲开始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贾淳突然举手说道:“老师,我觉得林黛玉太娇气了,动不动就哭,这样谁受得了啊?”贾淳的话一出,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或是反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艾风莲微微一笑,并未立即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沈思琪:“思琪,你怎么看?”沈思琪略作思索,缓缓开口:“其实林黛玉的脆弱不仅仅是性格使然,更多的是一种处境造成的不安。
她的命运注定了孤独,所以她的情绪波动也反映了内心的挣扎。”艾风莲点头赞许:“说得很好,这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文佳此刻也在思考,他轻轻地碰了碰旁边的计良,低声说道:“你觉得林黛玉要是生活在现代,会不会过得更好?”计良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也许吧,但她的敏感和才情未必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说不定还是会有冲突。”两人的交流虽轻微,但却展现了对文学内容的深度探讨。艾风莲注意到后排的马泽平似乎有些分心,便轻轻点了他的名字:“泽平,你觉得贾宝玉为何如此执着于林黛玉?”马泽平被突如其来的提问弄得有点慌乱。
他摸了摸后脑勺,尴尬地笑了笑:“呃……可能是觉得她特别吧,别人都是那样,她却不一样。”他的话虽简单,却意外地触及了问题的本质,引得艾风莲满意地点点头。这节语文课在深入分析与热烈讨论交替中缓缓推进。艾风莲总是能找到最佳时机引导话题,让学生们在表达观点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文本的深层含义。随着下课铃的响起,学生们恋恋不舍地合上了书本,心灵深处却早已被这份文学的魅力深深触动。
食堂风波(下)
寒冷冬日中,味蕾考验下课铃响,学生们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出了教室,直奔食堂。寒冷的空气似乎加剧了他们的饥饿感,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期待和些许担忧。他们排成蜿蜒的队伍,缓慢地向打饭窗口靠近。这一天,食堂特别拥挤,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祈祷今天的饭菜能稍微改善一点。文佳和计良并肩站在队伍中。
计良看着前方密集的人群,叹了口气说:“希望今天的菜不会那么难吃了。”文佳笑着回应:“拜托,能吃就行,要求不要太高。”他们的笑声在嘈杂的人声中显得格外明显。终于轮到他们打饭,只见食堂阿姨手忙脚乱地用大勺从一大锅汤中舀出些面条,然后是一勺几乎看不出来原本颜色的蔬菜,最后再加上一块看起来不那么新鲜的肉。文佳看到这一幕,眉头皱了起来:“阿姨,能多加点肉嘛?”他尝试微笑着问道。阿姨却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只是机械地将饭菜放进盘子里。然后迅速转到下一个学生。计良接过餐盘,无奈地摇摇头:“这就是咱们的待遇啊。”他们找到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其他同学也陆续带着不满的表情围了过来。王强一坐下来就大声抱怨:“这也太寒碜了,这菜都能嚥下去?”贾淳则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食物。
计佳(校园同人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