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意已染上树梢,林辰和苏婉清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人群里,看着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的正步走过。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时,苏婉清忽然轻声说:"这面旗升起的地方,藏着无数人想让世界变好的念头。"
林辰转头看她,风掀起她鬓角的碎发,眼里的光比晨曦更亮。
国家发改委的经验交流会设在部委礼堂,台下坐着各省的信息化负责人。轮到林辰发言时,他没急着讲技术标准,而是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李大姐在葡萄架下查订单的笑,社区网格员接到精准预警时的利落,货车司机对着通行屏竖起的大拇指。
"标准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款,"林辰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它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摸到智慧化温度的保证。"
会后的茶歇区,十几个省份的代表围着他们交换名片。西部某省的张厅长握着林辰的手说:"我们省的乡村振兴正缺这套标准,能不能派团队去指导?"
苏婉清刚把联系方式发给对方,手机就响了,是陈曦打来的:"老大,央视新闻要做专题报道,说想拍青州的样板工程!"
挂了电话,她发现林辰正望着礼堂墙上的标语出神——"国之大者"四个金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在想什么?"她问。
"在想青州机房里那面党旗,"林辰回头笑了,"当时技术员非要挂上去,说搞技术也要有方向。现在才明白,方向对了,标准才立得住。"
回程的高铁上,苏婉清翻看着各地发来的合作意向,忽然指着其中一条说:"你看,云溪县要给所有果园装高精度传感器,王书记说要打造'智慧农业第一县'。"
林辰接过平板,屏幕上正好弹出李大姐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张照片:果园上空架起了新的气象监测设备,她站在设备下比着剪刀手,身后的葡萄藤绿得发亮。
"对了,"苏婉清像是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小盒子,"给你的。"
打开一看,是枚银色的书签,上面刻着"标准之光"四个字,边角还镶嵌着微小的电路纹路。"青州项目验收那天做的,"她耳根微红,"算是...里程碑纪念。"
林辰刚把书签放进笔记本,手机震动起来,是省厅的紧急通知:国家网信办要在青州召开全国智慧化标准建设现场会。
车窗外,华北平原的秋景正向后飞驰,田垄与公路在大地上织出整齐的线条,像极了他们亲手制定的标准代码。林辰忽然想起协调会上那些争吵的面孔,现在应该都变成了期待的眼神。
"你说,"苏婉清望着窗外轻声问,"我们还能走多远?"
林辰合上笔记本,书签在纸页间透出微光。"只要有人还在期待光,"他说,"我们就继续往前走。"
高铁穿透隧道的瞬间,车厢里短暂变暗,再亮起来时,远处的城市已亮起万家灯火,像撒在大地上的星子,正等着被更亮的光串联成河。
重生之执掌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