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南州港,巨型吊臂正按智慧调度系统的指令精准作业。林辰站在中控室的大屏前,看着集装箱吞吐量的实时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42%,而设备故障率下降到0.3%。
“这套按最新标准改造的调度系统,能同时处理五千个集装箱的信息,”港口负责人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以前人工调度要花三小时编作业计划,现在十分钟就能搞定。更神的是,它能和全省十七个港口实时共享数据,昨天有艘货轮改靠东港,这边提前四小时就做好了接卸准备。”
屏幕右下角弹出个小窗口,是东港调度中心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东港调度长举着个巴掌大的设备笑:“你们看这‘智能锁’,按新标准换了北斗定位芯片,集装箱在海上就能远程报关,到港后直接放行,通关时间压缩60%。”
苏婉清正在码头的冷链仓库里检查设备。“这是按‘全程温控标准’改造的冷库,”她用测温仪对准货架上的集装箱,“从产地到港口,全程温差不超过1℃。你看这屏上的曲线,云溪县发来的葡萄,冷链数据一路绿灯,到港时糖度还保持在18.7%。”
仓库管理员递过来一份报表:“按老标准时,每批货总有5%左右的损耗,现在降到0.8%。上周一批发往俄罗斯的蓝莓,就因为全程数据可追溯,报关时直接享受了绿色通道。”
中午在港口食堂吃饭,邻桌的司机们正聊得热闹。“以前跑长途,过个省界收费站得堵半小时,”一个戴墨镜的师傅扒着饭说,“现在按新标准装的ETC,全国通用不说,还能自动识别车型,算费比人脑还准。”另一个师傅抢话:“最妙的是‘疲劳驾驶预警’,上次我在高速上打盹,方向盘震动带语音提醒,救了我一命!”
下午的座谈会上,沿海各市的代表带来了新难题。“我们港的老吊臂用了十五年,按新标准改造要换控制系统,可原厂早就倒闭了,”一位代表皱着眉,“总不能为这把吊臂全换了吧?”
林辰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我们早考虑到这种情况,专门制定了‘老旧设备适配标准’。”他调出一组电路图,“这是我们研发的转接模块,能把老吊臂的机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成本只要换新设备的1/5,精度却能达到新标准要求。”
苏婉清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标准里留了‘技术迭代接口’。就像给老房子装电梯,既不破坏原有结构,又能享受新技术。下个月我们会在南州港试点,成功后全省推广。”
傍晚去港口博物馆参观时,馆长特意带他们看了件“老古董”——十年前的人工调度记录本,泛黄的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手写符号。“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懂这些了,”馆长感慨道,“但我总觉得,你们制定的标准,就像给这些老设备插上了翅膀,让它们能跟上时代。”
离开港口时,夕阳正沉入海面,给集装箱染上一层金红。林辰忽然指着远处的灯塔:“那座灯塔按新标准改造成了‘智慧航标’,不仅能发光,还能通过卫星向过往船只发送气象数据和暗礁预警。”
苏婉清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手机里刚收到李大姐的消息:今年的葡萄长势极好,订单已经排到了国庆,连东南亚的采购商都打来了电话。“她说,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非要按标准改造了,”苏婉清笑着念,“‘就像给葡萄藤搭架子,看着麻烦,实则能让它结出更多更甜的果’。”
林辰想起刚制定标准时,有人说“这是自找麻烦”,有人担心“标准太严会扼杀创新”。可现在,南州港的吊臂按标准挥舞得更高效,云溪县的葡萄按标准生长得更茁壮,东港的货车按标准跑得更顺畅。他转头看向苏婉清,海风掀起她的长发,发梢沾着细碎的金光。
“你看这港口,”林辰轻声说,“百年前靠人力扛运,后来用机械,现在靠数据驱动。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想让日子越来越好的心思。”远处的货轮鸣响汽笛,声音穿越海面,带着金属的质感。
苏婉清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来的——《关于成立国家级智慧化标准研究中心的函》,落款处盖着鲜红的印章。“他们说,想以咱们这套标准为基础,构建全国统一的智慧化标准体系。”她的指尖轻轻拂过印章,像是在触摸某种滚烫的信念。
夕阳彻底沉入海平面,天边的霞光却愈发炽烈。港口的智慧照明系统自动亮起,沿着码头的轮廓勾勒出璀璨的线条,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远处的中控室里,服务器还在嗡嗡运转,那些按标准流动的数据,正像奔涌的长河,载着无数人的期待,向着更辽阔的未来奔流而去。
重生之执掌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