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来,其实感觉十年后的李莲花从不觉得遗憾,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当时的他而言最好的一步,到了最后他也只是给自己选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结局而已。
对他来说他在生命终结之前找到师兄了,即使师兄并非他所以为的那么好,他也没有太多的力气去恨了,他拼尽全力替师父报仇了,这世间也再没有他所在意的东西和人了,所以他给自己选了一个‘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结局,他是没有遗憾了的。
意难平的从来都是她们这些看客罢了。
林清欢意难平的是他最后对方对待叛徒的谅解和不计前嫌,甚至还耗费自己的生命救仇人!
正所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不过这大概也正是李莲花和其他武侠主角不同的,值得敬佩的地方吧。
世人初闻江湖,浮现的都是少年意气,快意恩仇,爱恨总是格外的强烈刻骨。
可是李莲花却颠覆了这个形象,他从神坛跌落,但他的爱恨情绪很淡,带着淡漠的敷衍感,总是在放下,放下爱也放下恨,他身边总是围绕着淡淡的却难以化解的忧伤,让人深感遗憾,替他惋惜。
他眼中的故事感也让人着迷。
不过李相夷当初不回四顾门是对的,他已经没有内力了,谁知道他回到四顾门之后,那些人会怎么对他?别说为他疗伤解毒了,不时不时来落井下石说风凉话,阴阳怪气的打击他都是好的了。
李相夷估计当时也是清楚这一点才走的吧?转身离开时的他傲骨还在。
让李相夷的傲骨碎掉的也许并不是四顾门的背叛和他师兄的死亡,那些只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对他打击最大的应该是百姓的那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李相夷最初就以匡扶武林正义为信仰,以打造一个稳定的江湖为己任,想给所有江湖人一个偌大稳定的舞台。
他想给他们套上规则画上底线,避免江湖中人侠以武犯禁,让百姓不被江湖人牵连,安稳的生活。
他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可最后得了个众叛亲离的结局,如果他只是听到抱怨,那他会怨恨,可是他偏偏是先看到了百姓的支离破碎,门人的伤亡惨重,再听到的抱怨。所以他困惑不解,满怀愧疚,有怨恨却因为身中剧毒而无能为力,最后只能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生活。
与其说他放下了,不如说他只能放下。
谁也说不清他那十年的日日夜夜是怎么熬过去的,得有着怎么样的意念才能熬下来,慢慢忘记了仇恨,深知百姓生活不易后又开始了反思,钻入牛角尖,偏执的否定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成了和李相夷完全不同的李莲花。
林清欢是敬佩他的,敬佩他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敬佩他遭此大难还是对世间满是善意,还是固守着侠义本心。
林清欢哭笑不得的发现好像自己和李莲花人设拿反了。
她像土生土长的没有那么敬畏生命做事随心随性无所顾忌的武侠世界江湖人,而李莲花更像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素质高理想且对自己有着高要求的,没有阶级概念的现代人。
综莲花楼:清欢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