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崛起
超小超大

第二十七章回京

  两天后。

  “大帅,离城二十里来了一只兵马”钱行向李栋报告说。

  “哪的部队”李栋问。

  “是河间府的,五千人左右,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和河间府指挥使刘欢领队”钱行细细的禀报着。

  王守仁笑笑说。

  “只怕是皇帝陛下要人来捉拿太子回京的吧”

  “看来我们是该回去了,王平,赵东旭,钱行让部队准备回家,”

  “是,大帅”王平他们大声的回答。

  “先生,你就留下来等李东阳吧,我和部队先走,你尽量拖延他们一下”李栋对王守仁说。

  “太子,你不等李大学士了?”王守仁问。

  “等他们?我和他们没什么好聊的,再说我从文安刮了那么多银子,要是让李东阳知道了,太麻烦,我带银子先走,到了霸州在搜刮一次,这次剿匪就没白来”李栋笑嘻嘻的说。

  王守仁摇着头。

  “怎么苦差事都是臣的事”

  “那李东阳据说也曾做过我的先生,正好先生斗先生,哈哈,有趣”李栋笑着说。

  “告诉儿郎们,回家!!”

  “是,大帅!”

  ……

  离开文安,和进文安完全是两个情况。部队出城行进的很慢,因为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不时有人往童子军怀里塞进各种吃的,用的,嘴里喊着。

  “你们帮忙修的灶台可好了,这是哥烙的饼,你拿着路上吃,有空回文安来看看,再来哥给你做好吃的……”

  “把这个拿着,这是婶子给你做的鞋……”

  “现在房子不漏风了,你们可帮了大忙了……”

  “你们大帅叫什么,我回去给他立个长生牌……”

  “哥,你们招兵吗?……”

  ……

  李栋骑在马上微笑着和两边的百姓挥着手,部队用了一个时辰才走出文安县。

  在县城外,李栋让部队面向文安县集合。

  李栋下马走到队伍的最前面,对童子军高喊。

  “现在你们明白当初我说过的话了吗,你们是人民的军队,他们打我们,骂我们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

  “是,大帅!”

  “好,让我们向文安的百姓敬礼”

  李栋转身对着出城送李栋他们的文安百姓高喊。

  “立正!敬礼!”

  “啪!”童子军挺直了腰板,眼睛里已经有了泪花。

  那些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呜咽着!

  李栋翻身上马。

  “出发!”

  王平他们快马过来。

  “大帅,我心里有些难受,觉得我们并没有给文安的百姓做什么”

  “知道难受以后就对百姓们好点,对他们客气一些,他们会更爱戴你们的”李栋笑着回答。

  ……

  回京的路上李栋们经过了霸州,张永已经替李栋狠狠的搜刮了一下霸州。

  霸州的富户们居然报效了李栋五万两白银,加上李栋缴获刘达和在文安搜刮的,李栋现在已经有十五万两白银外带一些金银珠宝,战争还真不错,有空在出来剿匪,李栋心里暗暗的想。

  童子军已经俨然有了精兵的模样,王平他们各司其职,把这个行军打理得井然有序,完全不用李栋操心。

  钱行回报,李东阳他们在文安耽误了一天之后开始追赶李栋他们,吊在离李栋他们仅有一天的路程上。

  经过了十天的行军,在弘治十八年二月中旬李栋回到了京师。

  大学士谢迁出城迎接李栋,李栋知道此人也是内阁三首辅之一,历史上也是有名号的人物。不敢怠慢,连忙下马。

  “臣华盖殿大学士谢迁,参见太子”谢迁刚想跪下,一把就被李栋拉住。

  “算了,别跪,我要进宫,老爷子身体怎么样?”李栋笑眯眯的问。

  谢迁一愣,马上反映过来李栋说的是谁。

  “皇帝陛下最近气色非常好,此乃我大明之福。陛下正在东暖阁等候殿下”

  “好,那我就先去了,王平,你带领部下们先回军营,等我回去开会”李栋一边上马,一边命令着。

  “是,大帅”王平朗声答道。

  ……

  李栋进了东暖阁,出乎意料,张皇后居然也在。

  看到李栋进来,眼圈一红,过来紧紧的拉住李栋的手,上下的看着。

  “皇儿,你可是瘦了”张皇后呜咽着。

  弘治皇帝也背过身,擦拭着什么,然后转身一脸严肃的看着李栋。

  “老爷子,母后,好几天没见,想我没?”李栋笑嘻嘻的说。

  弘治皇帝没有吭声,张皇后可不管那么多。

  “想,怎么不想,母后我天天都想,你也太调皮了些,怎么擅自离京呢”张皇后嗔怪着。

  “母后,我要做大将军,不带着儿郎们去看看战场,算什么大将军”李栋依旧笑着说。

  “皇儿要做什么都好,只要你平安喜乐,母后就是少活几年都可以”张皇后一脸慈爱的看着李栋。

  “咳”弘治皇帝咳了一下,然后微笑着对张皇后说。

  “皇后你且先回宫吧,我有话对皇儿说,一会我叫照儿去你那里”

  “好,那妾身就先回宫了” 张皇后答道。

  “母后等会,张永,把我送给母后的银子送到我母后那里”李栋大声的冲外面喊着。

  “是,太子爷”张永在外面大声的答道。

  “银子?什么银子?”张皇后一脸的迷惑。

  “我打仗缴获了些银子,送给母后一万两”李栋笑着说。

  “这孩子,母后要这银子有何用”

  “这银子是我送给母后的,母后拿来赏赐下人也好,自己留着零花也好,要不你还得管老爷子那要钱,就他那抠门样,能给你多少,以后母后您那有我,我养着你,缺钱找我”李栋大包大揽的说。

  弘治皇帝听了哭笑不得,张皇后听了抿着嘴笑着。

  “好好,皇儿孝敬我的,我就替皇儿攒着,以后等你娶了媳妇,母后在还给你,呵呵,,你们父子好好聊聊,照儿,一会来母后这里,母后给你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说完张皇后对弘治皇帝一躬身走了。

  看到张皇后走了,弘治皇帝冷着脸重重的拍了一下案几。

  “你可知罪?”

  李栋还真被吓了一跳。

  “老爷子刚才还好好的,你这是闹哪一出啊”

  李栋笑眯眯的坐在炕上,自己找了个茶杯,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嗯,这茶不错,王岳等会给我准备个十包二十包的我要带走”

  王岳在旁边嗤的一笑,马上绷紧脸正色起来。

  弘治皇帝感觉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所有的气瞬间都没了。

  “真不知道你是哪个师傅教出来的,如此的大胆顽劣,给我也倒一杯茶”

  弘治皇帝没好气的说。

  李栋笑眯眯的给弘治皇帝倒了一杯。

  “老爷子,春天火大,少发怒,对身体不好,要多喝水”

  “你……朕早晚让你气死”弘治皇帝接过茶杯也一饮而尽。

  “呸、呸、呸,老爷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立下如此大功,你不来谢也就罢了,怎么还怪罪起我来?好没道理。”

  “你还好意思说?”弘治皇帝指着桌案上厚厚的一打奏折说。

  “你好好看看,自从你离京以后参劾你的奏折就没断过,王岳,给太子爷好好念念,看看他最近都干了什么?”

  “是,老奴遵旨”

  “简单说,都什么事?”李栋从果盘里拿了一个苹果大口的啃着。

  “这些老奴都已经看过了,前一阵官员主要是参劾太子身为储君擅自离京,后来有的官员参劾太子善杀,他们说这些匪徒应该以教化为主,还有的参劾太子擅自羁押有功名之人,勒索地方,让女子进军营有伤风化等等……”王岳在那里一一的解说着,期间李栋一直在专心的和各种水果搏斗。

  “你看看这些,你有什么好说的”弘治皇帝问李栋。

  “说?没什么好说的,这些我都干过”李栋平静的说。

  弘治皇帝指着李栋。

  “你……你都做了什么?你知不知道这些于你名声极为不利,史书会有一笔,将来你如何做皇帝?”

  “老爷子,你觉得我做得不对?”李栋问。

  弘治皇帝苦笑着。

  “难道你还觉得自己做得对?”

  李栋豁然站起身。

  “我还真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既然说到这了,那我就给你好好说说,你可别嫌我说话难听”

  “你说”弘治皇帝大声的说。

  “我去剿匪路上用了十天,剿匪用了一天,在文安又呆了十多天,匪都让我剿完了,我想问,从文安叛乱开始老爷子您和您的那帮子文人幕僚都做了什么?他们只会没完没了的扯皮,派系之争。”

  弘治皇帝楞在那里,张大了嘴,完全没有想到李栋这么毫不留情面。

  “太子……您……这……”王岳也不知所措。

  “我还没说完呢!”李栋大声的说。

  “文安为什么先是叛乱,又是复叛,你们知道吗?老百姓过得有多苦你们知道吗?那些文人家里多有钱多么贪得无厌你们知道吗?军纪多么败坏你们知道吗?那些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他们的女儿让乱匪侮辱了看看,还教化,狗屁,在我面前三十多个女人就那么被乱匪侮辱死了,那些活着的女人也想着怎么去死,就是为了保全她们家人的脸面。这些你们都不知道!老爷子,醒醒吧,靠这些文人替你管理国家,早晚亡国!”

  王岳大惊,连忙说。

  “太子请注意君臣之礼,怎能说出如此无君无父的话”

  弘治皇帝也大怒,涨红着脸,指着李栋。

  “你……你……你居然敢这么和朕说话?”

  “切,有什么不敢,无欲则刚,你当我爱做这个太子,爱当皇帝呢,谁愿意干谁来,我不稀罕,在文安鸟气我就受够了,回来还没好脸,我这就回军营,等你废我的诏书。”李栋转身走出东暖阁。

  “你……你……”弘治皇帝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栋离去。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太子年少莽撞,可能确是在文安受了些委屈……”王岳马上跪倒在地低声的劝着。

  弘治皇帝慢慢的平息了怒火,然后阴冷的对王岳说。

  “马上吩咐下去,刚才我和太子说的话,外面只有露一点风声,你知道会怎么样……”

  “老奴不敢,老奴马上就交代那些在周围伺候的奴才们,可太子那里要不要奴才去安抚?”

  “不必了,过两天把他叫进宫里我在和他好好聊聊,他的想法有些偏激了”

  弘治皇帝呆呆的看着门外说。

新明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连载中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简介: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QQ:1831985199微信公众号:尘土nn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43.3万字6年前
鷹王和他的女兒 连载中
鷹王和他的女兒
屏蔽_498778243
简介:我和米藍的故事,兵王的延續....
116.2万字6年前
三国之天下使 连载中
三国之天下使
南越大都督
简介:这个书名土气的我上街都要戴口罩!~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4.9万字6年前
宋时儿郎 连载中
宋时儿郎
新侨联委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伤痛。两宋灭亡之前,可有挽救余地?你穿越过去,就能挽此天倾么?好,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事之初,看看是否能够从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开始,翻转此注定覆灭的大局?
57.8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
浪迹天涯 连载中
浪迹天涯
闲云孤鹤
他;有幸又即不幸,成为一名历史过客,回到千年之前。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找寻回家之路,他将沿着历史轨迹。历经宋,元,明,清,民国,慢慢回归现代社会。生存还是毁灭,前进还是停止,没有行为规范对他进行规劝,凭着人性一丝良知苦苦挣扎,孤寂生活在希望与痛苦,眼泪与欢笑,迷茫与清晰不断动摇流逝之中。深夜,仰望苍天,屈膝哭泣,向星辰乞求,我要回家,那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恋人。一双充满幻想,沉浸在希望波涛之中的双眼,闪耀着无限憧憬光辉。他将追逐历史的方向,直至生命的尽头……
17.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