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崛起
超小超大

第二十六章天津一

  弘治十八年十月一日,天津,卯时刚过,天已亮,晴,无风,诸事皆宜!

  李栋早早的就穿戴整齐,若说他不紧张,那是扯淡,这是他来到明朝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他最初的想法是把这个庆典办得惊天地泣鬼神的,但是王守仁提醒他,明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不大喜,不大悲,所以如果一下子弄出太多新奇的东西,恐怕明人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朴实就好!

  李栋叹息着把很多节目从庆典安排上划了下去。

  弘治皇帝今天也身穿吉服,笑意盈盈的,很有点我家有儿初长成的骄傲与自豪。

  在弘治皇帝的身后是以郭明德和郑天养为首的两淮富商们,这些人别看平时也是气使颐指的,但那也要分对谁,在大明九五之尊面前,这些人只不过是蝼蚁一般的人物,可是今天他们却能站在当今天子的身后,古往今来哪个商人能有此殊荣!他们这些人一个个眼睛放着异样的光彩,抖擞精神,挺胸昂首。

  “老爷子,吉时已到,我这可就开始了!”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

  李栋对着李响高喊“开始!”李栋冲着远处一挥手。

  一面挡住视线的帆布散开,露出帆布后面的情景。

  在天津新城的城门外,道路两旁,五百名童子军手拿鼓槌,啪啪啪的敲打着。

  忽然,咚!一个童子军用力的敲打着一面大鼓,伴随着他一下一下的敲打,其余的童子军也开始有节奏的敲打起来。

  500名童子军同时敲击500面鼓,听起来像一只巨大的鼓正被敲出雷鸣般的声响。这些童子军在做的不仅仅是整齐划一的击鼓动作,在他们有节奏有顺序的打击下,鼔阵展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体现出了的阳刚壮美、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让全场顿时一静!

  慢慢的鼓声越来越弱,越来越弱,几不可闻,同时城门内涌出的大量的童子军,衣着鲜艳,手持明晃晃的刺刀分列道路两旁。

  李栋冲着弘治皇帝一让,高声说“老爷子,请!”

  弘治皇帝看着两侧的刺刀轻微的了一下眉头,之后还是笑吟吟的迈步向前,在他身旁的张诚却脸色苍白,李栋微微一笑,跟在后面,还未等弘治皇帝走到跟前,鼓声一变,随着弘治皇帝的步伐,城门两边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个童子军左手持枪,右手抬到眉间,行了个军礼,伴着密集的鼓点,两边队伍的第二个兵士延迟了一点时间,随着下一声鼓点也是行了个军礼,鼓声继续敲响,这一路摆起的手臂,就象潮水一样,径直向城门内卷去,动作很简单,场面却是震撼的。

  弘治皇帝刚迈步走到第一对童子军面前,还没走上两步呢,见此情景顿时愕然的停住了脚。李栋瞧见弘治皇帝的表情不由一笑,他要地就是这效果,弘治皇帝的脚步停了,鼓声却是没停,等到排在队伍最末尾的一个童子军行完礼,他又马上把手放下,于是这潮水哗得一声,又卷回去了。

  弘治皇帝微笑的点点头,称了一声好,重新迈步,刚走过最前面的两个童子军时,只见那两个童子军左手一抬枪杆,枪尖一横,右手托住枪尾往右肩上一靠,来了枪上肩,整个动作做得姿态分明又干净利落,伴随着动作,枪尖处还发出“哗啦”一声脆响。

  于是这潮水又一次地卷了起来,弘治皇帝这次夸耀地话也说不出来了,傻傻的站在原地看,李栋说了好几次请,他老人家都是充耳不闻,压根就没动地方。紧接着就是收枪,不过这收枪地动作就复杂些,耍了三百六十度的枪花才依旧回到左手握持,接着是左手持枪尾行持枪礼,然后枪回原位,再次行军礼。才二百五十个人一行啊,相隔不到半米一人,整个队伍不过是百余米,正常人行走也就是分把钟时间,因此整套动作也就这么多,这个可是做了多次练习的,正好配合检阅人的脚步,等人走进城门时刚好结束。现在可没办法这样进行,整套动作完了,弘治皇帝还走过两个人。

  弘治皇帝左右看看,奇怪的是他居然退后了两步,谁敢耽误皇帝老子下脚啊,他身后的人急忙向后退。

  弘治皇帝好像顽童一般,笑着对李栋说“在来一遍!”

  李栋哭笑不得,摇着头“老爷子,那咱说好了,就在来一遍,可不许在弄了,再弄天黑都进不了城!”

  “呵呵,好好好!”

  李栋一挥手,鼓点重启,“潮水”复起。

  弘治皇帝缓步走着,对着李栋说“皇儿,你果然练得一手好兵!”

  李栋撇撇嘴“老爷子,这才哪到哪呀,看完后面的您在说吧!”

  走到城门下,旁边有一条长长的红线,红线的一头连在城门上方的,那里有一块红布。

  “老爷子,揭幕吧!”

  弘治皇帝一拉红线,红布顺势掉落,闪现出“天津”两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

  李栋走到弘治皇帝身边,示意他把耳朵堵上,弘治皇帝不解,但是还是照做。

  两侧的童子军忽然高举长枪,四十五度对天,同时勾动扳机,碰!一声巨响之后,两侧有人打开装满各种鸟的笼子,扑扑扑,千鸟齐飞上天。

  “蒸蒸日上!”李栋笑着说

  弘治皇帝微笑着,看看天上正在飞翔的鸟“好彩头!”

  进了天津城,沿着宽阔的大道,李栋在前导引着,没走多远就到了河边,一条龙舟停在那里。

  “老爷子,咱们上船吧,这样快一些,等一下还有好节目呢!”

  “今天都听你的安排!”

  在龙舟上,弘治皇帝的问题就没断过,指指旁边。

  “皇儿,那是什么?”弘治皇帝指着一个柱子问

  在路边几乎每隔几步就有一根这样的柱子,柱子上面还有一个琉璃灯罩。

  “老爷子,您看像什么?”

  “嗯。。。有点像是宫里面晚上用来照明的油灯”

  “嘿嘿,还真就让您说着了,还就是油灯,这个是我设计的,比油灯大,叫路灯,马路的路”

  这路灯其实就是放大版的油灯,柱子中间是陶罐制成的,外面包上木头,刷上漆。陶罐里面全都是煤油,一根大大的灯芯浸湿在里面。灯罩是凹透镜的原理,把灯芯的光转变成平行光发散出去。

  “这座城市将来是一座不夜城!”李栋自豪的说

  弘治皇帝、三大学士、两淮富商们纷纷咋舌!心想“这太子爷还真是大手笔,每天在这路灯上消耗的煤油就得花多少银两?!”

  “张诚!”

  “奴才在!”

  “晚上看看效果,如果好,宫里面也采买一些!”

  “是万岁爷!”

  “皇儿,那个又是什么?”

  “那是垃圾桶,天津不许随意乱扔东西。。。”

  “哦。。。那个呢?”

  “水龙头!方便别人引水的,是冲压式的!”

  “这很新奇,张诚,买!”

  “是。。。”

  “皇儿。。。这个又是。。。”

  “张诚,买!”

  “皇儿,那一片宅邸造型别致,是作何用处的?”

  “是给军烈的家属们居住的。”李栋忽然收起了笑脸

  “军烈?”

  “瓦窑口堡一战死了很多人,我答应过那些人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那是我的承诺,我必须做到,不但如此,这天津城所有的铺面他们都有一份,想来这样可以保他们一世生活无忧了吧。。。”

  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互相交换着眼神,心想“太子爷这收买人心的手段真高明,今后,看到这个谁不为他拼死卖命!”

  弘治皇帝却微笑不语。

  李栋没有管弘治皇帝怎么想的,他加上了一句“他们是为我大明战死的,将来我要为他们立碑!”

  在天津新城办公大楼的二楼阳台上,弘治皇帝微微有些疲倦,他坐在椅子上,喝着李栋递给他的茶水。

  “皇儿,接下来是?”

  “阅兵!”

  这次跟随弘治皇帝一起来到天津的还有几位五军都督府的宿将,他们可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角色,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刚才在城门口那些可不是什么精妙阵型,别看弄得眼花缭乱,挺能唬人的,如果靠那些花把势上战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听了李栋的话,他们几个很不以为然,心中腹诽着“太子爷还是顽童脾气,弄几个孩子就要阅兵,呵呵呵。。。真不知道外面怎么有传闻说他在边关杀了很多蒙古人,哎。。。定是一些阿谀奉承之辈谣传出来的”

  弘治皇帝把这些老将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其实也只是一直听说李栋手下有一支强军,可是从未亲见。“皇儿,不要搞砸才好!”弘治皇帝担心着

  李栋哪里晓得那些人心里怎么想的,他只是冲着下面一挥手。

  办公大楼下面是一个大大的广场,整个广场全部都是水泥地面,在广场的另外一边童子军的两个方队已经列队完毕,王平高举童子军军旗(豹旗)走在最前面,他的两旁有两个护旗手。随着一声悠扬的铜号声,方队开始向前。

  整个广场横长一公里,在走到办公大楼前,童子军需要行走五百米左右。

  看着那徐徐前行的方阵,听着那整齐的脚步声,已经有军将小声的嘀咕“战场之上的行军,要缓步走,十步就要停下,整理阵型,然后继续的向前行进。可是这。。。” 谁想到童子军就这么大踏步的上前来了,步伐单调,可听着确是异常的震撼,这近乎完美的阵型,好像是大山一般的压了过来。

  刘健等人平日也经常看禁军操演,那是大明最最精锐的部队,可是和太子爷的童子军一比,云泥之别!

  就算是再不懂兵事的两淮商人们也知道,这绝对不是一只普通的部队!

  在经过办公大楼前,童子军们都是用肩扛枪。阳台上不少人已经在眯着眼睛观看了,因为那闪闪的刺刀在阳光下发着刺眼的光芒,一阵萧杀之气扑面而来。

  在马上就要到办公大楼的时候,王平忽然高喊“正步走!”

  听到正步走的口令,方队先是一顿,紧接着传来一响,哗,带着刺刀的火铳从肩上拿下,刺刀斜向上,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用力使全脚掌着地。

  啪,啪,啪,那是牛皮靴子用力敲打地面的声音。

  阳台上的所有人顿时屏住了呼吸。

  就连已经疲倦的弘治皇帝也豁然起身,手紧紧的捂住阳台的护栏!

  那童子军每一排的刺刀都指向前一排童子军的后颈,只要有一个人稍作停顿,或者迟疑,顿时就会被刺死当场。

  而且此时整个方阵的童子军居然没有看着前方,而是同时把头扭向右边45度,看着二楼阳台。

  他们眼中都在看着同一个人,一个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人!

  是的,那就是他们的最高统帅---李栋!

  伴随着一下一下有节奏的脚步声,童子军们用力的喊着!

  “大帅!”

  “大帅!”

  “大帅!”

新明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弈谋天下 连载中
弈谋天下
萧言
简介:敖骏是毕业于某名牌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曾服役陆军特战队,授少校军衔。退役后,他就任盛海集团CFO,因空难意外穿越到了周朝,在不知名的朝代里,他竟然成为了集宠爱于一身的晋亲王,突如其来身份的转换,也让他卷入了一场场争储风波里,一团团迷雾在他的追逐下,渐渐被拨开了。夺嫡中,太子苦心经营,宜王步步紧逼,鲁王假装糊涂,汉王左右逢源,闵王坚持己见,而他身处政治权利的漩涡里,进退两难。争斗里,众皇子机关算尽各显聪明,可到最后为什么一个玩世不恭的皇子会成为夺嫡的关键?在左右权衡下,他会成为力挽狂澜的幕后之手吗?所有的阴谋阳谋皆是泡沫浮影,或许,在主人公没有登上至尊之位时,你们也可以左右他的人生,《弈谋天下》敬请你们的欣赏……【小可在此拱手作揖,嘿嘿,希望大家能喜欢。】本书数字版权由“龙阅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0.5万字6年前
回到东汉 连载中
回到东汉
东华小仙
简介:故事讲述的是华夏国安队长付麟,为保妻女而着敌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三国,从而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主角怎么样成为一方诸侯,看主角怎么招猛将,收美女,娶公主……等等精彩故事,等您来欣赏点评!由于本人不是历史学家,再加上本故事是借构历史框架和三国虚构而来,如有同历史不符的人物和地名请谅解,一些龙套人物都是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秋秋群:33055523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98.4万字6年前
征战天下 连载中
征战天下
白凝霜
简介: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淝水战后,斗转星移,原本一统的北方重新陷入了分裂,老一代的英雄们正式走向落幕,而年轻一代里,天下公认有七个少年英雄:段业,沮渠蒙逊,秃发傉檀,慕容冲,拓跋珪,刘裕,赫连勃勃。他们不甘平庸,他们因势而起,他们功盖千年依旧,他们气吞万里如虎。千百年后,他们的故事依然被传诵不已!在这个年代,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人民需要英雄站出来,时代需要英雄扛起来!英雄征战天下,试看谁主沉浮!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3.5万字6年前
大萌1573罪女王冠GL百合 连载中
大萌1573罪女王冠GL百合
观月听海
智斗,基建,全员智商在线;谈情,暗恋,关系错综复杂。【剧情线】女主:上次女扮男装娶公主,我死里逃生;这次女扮男装探虎穴,我能否脱身?皇帝:国库空虚,卿可有良策?什么,开海贸易?先把那帮海盗解决再议此事。反派(?):将对手扼杀于摇篮,杀不死的话,就拉拢;打不过的话,就加入。【感情线】“女人的心其实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一个人。”“这个礼物被我独占了,以后不许送给其他人,听到没有。”“从古到今知音难,何不怜取眼前人。”“人总是贪心的,起初只是想和你说说话,现在却想把你占为己有。”
2.9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
在古代的日子里 连载中
在古代的日子里
胜公子
大周崩,诸侯瓜分天下,历时五十年后,天下渐安。身处三战之地的越国,安平侯府庶出三公子顾清正,只想和在意的人一生平安喜乐。可这一切,从那一个晚上开始,就再没有那么简单了。(历史架空)
12.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