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超小超大

第三章-1 进阶之道

在这之后他自省入官场,在仕途上的升迁也非常迅速,道光二十年他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道光二十三年升为翰林院侍讲从五品,道光二十六年升为内阁学士从四品,道光二十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升至二品,从此“跻身卿贰”清朝的官制一共是“九品十八阶”每一品级有从品和正品之分,从官阶上来看他从翰林院检讨的从七品,升迁到礼部侍郎的正二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个升官速,创造了道光朝的纪录。清代巡抚也是正二品也就是说,曾国藩工作不过十年,就做到了“省部级”,用如今人们的观点来看曾曾藩在官场上本来就没什么优势。他没有大背影出身寒微毫无根基,为人笨拙不善机变土里土气,不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那他为什么能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就得益于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之前说过“点了翰林”不意味着从此官运亨通。翰林之间,也要激烈竞争。最关键的就是翰林大考的考试每隔几年考一次是不定时的每次都是突然袭击,临时通知的。所以这是一件大事,为了这个考试,这个成绩直接决定命运,不是说你不想升官就行了,考得不好,可能被降级,罚俸,甚至被罢官,所以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曾国藩刚到北京时,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散漫无恒,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但自从立志“学做圣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高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规矩,更细化的写了一天的记划,有生活方面也有学习方面,除了考试成绩好之外曾国藩升迁速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交友广阔、在翰林中名声很好,他在初入京城时因为“傲”做事不够周到,经常得罪朋友。而在立志学做圣人后他不断反省自己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意别人感受,与他交友的人越来越多,他很惋惜没有在河南广交善缘,如今的曾国藩与其祖父相同急功好义,特别爱助人,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有贵人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伯乐看重你的才干能发觉出你的优点,那你多优秀也无人发现只能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上有才干的人有很多,但没有遇到伯乐的人才更多。

故事一:

先让我们看一个反例有这么一对君臣,他们虽然前期互相欣赏为伯乐与千里马但结局却不得善终,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王阖闾兵败,因伤重去世,临终前嘱咐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越国,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劝阻,勾践不听。夫差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会稽,被围困。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夫差请和,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夫差同意勾践的请求,相国伍子胥坚决反对,告诫吴王:“如今天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但夫差昏庸,伍子胥被伯嚭排挤加害。临终,伍子胥说:“我死后把我的头颅放在城头,我要看着勾践是怎么灭亡吴国的。”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他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遭受的苦难和屈辱。他身着粗布,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顿顿粝食,勾践夫人也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悄悄收购吴国的粮食,使吴国不知不觉粮库空虚;向吴国赠送大批好木料供吴国兴建宫殿,以耗费吴国的人力物力;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用西施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促使夫差杀害忠诚睿智早就看透了勾践心理的伍子胥。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逐渐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夫差说:“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千里马建言献策,而伯牙置若罔闻多么可悲。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连载中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林亭燕喃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天资平庸的曾国藩,如何成为一代名臣?
4.2万字1年前
落幕的不是思想 连载中
落幕的不是思想
侨华安
讲解中国与苏联交往和历史进程
1.1万字8个月前
山河日月 连载中
山河日月
这时,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6.5万字7个月前
历史杂记 连载中
历史杂记
书道风华
会议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传记。
1.6万字6个月前
念者 连载中
念者
一只鲁兔兔
讲的是历史事迹
0.4万字5个月前
继汉 连载中
继汉
周道倭迟
“继,续也。”——《说文》,汉朝四百年之伟业,何至一夕间倾颓。后世之人一朝魂穿,附身于刘备之身,愿试手,补天裂。
1.2万字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