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河东平原,风声穿过山谷,带来一丝凉意。韩魏联军的营地灯火通明,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如同星辰坠入人间。简陋的营帐间,士兵低声交谈,偶尔传来战马的嘶鸣和兵器碰撞的清脆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感,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郭开站在一座稍显宽敞的营帐内,双手撑在桌案上,目光灼灼地看向对面的两位将领——来自韩国的李将军与魏国的张都尉。他的声音低沉而急促,“若再迟疑,机会将永远失去!秦军刚经大战,士气低落,补给线脆弱不堪。现在正是攻其不备、一鼓作气的最佳时机!”
李将军皱眉沉思,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谨慎,“郭将军,我并非质疑你的胆识,但秦军向来狡诈。我们尚未完全掌握他们的****,贸然行动恐有不测。”他顿了顿,继续补充,“更何况,此次合兵本就各怀心思,一旦战局不利,谁来承担后果?”
张都尉斜靠在椅子上,双臂交叉胸前,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李将军所言甚是。郭将军,赵国连番失利,如今仅凭残兵断将就想翻盘?恕我直言,若非顾虑联军颜面,我等早已另寻他路。”
郭开的脸色微微发青,鼻翼因愤怒而轻微颤动。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转而露出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二位将军多虑了。秦军虽胜,但绝非无懈可击后续支援,此时若能抢先一步发动突袭,必能打乱其布防节奏。至于后果……”他稍稍停顿,语调陡然凌厉,“倘若失败,我郭开愿以人头谢罪!”
营帐内的空气愈发凝滞,三人的对峙犹如无形的刀锋在虚空中交错。李将军与张都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随后同时站起身来,拱手告辞。“既然如此,郭将军自行决断吧。我等还需商议粮草调度之事,暂且失陪。”
郭开目送两人离去,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知道,自己再次被孤立了。但比起羞辱,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耻辱。长平之战的记忆如毒蛇般缠绕心头,每当闭上眼睛,耳边都会响起廉颇轻蔑的话语:“无能之辈也配谈胜负?”那种刺骨的嘲讽令他夜夜难眠。如今,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哪怕孤注一掷。
走出营帐后,郭开径直朝自己的亲兵营地大步而去。月光洒在他的甲胄上,映出一层冷冽的银辉。他没有回头,也没有犹豫,仿佛已经做出了某个不可更改的决定。
与此同时,数里外的高地上,秦军斥候正隐蔽在一片密林后,借助夜色和地形优势密切监视敌军动态。寒风吹拂,树影晃动,几道黑影蹲伏在草丛之间,安静得像幽灵一般。其中一名斥候眯着眼睛观察远处的敌营,随即快速返回指挥官所在的位置。
“报!”年轻斥候单膝跪地,压低声音汇报道,“敌军内部出现分歧。楚赵残兵主张趁夜突袭,而韩魏将领对此持反对态度。初步判断,楚赵部队可能单独行动。”
听闻此言,秦军先锋将领霍然站起,眼神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展开一张粗略的地图,用指尖点过河东平原上的几个关键地标。“传令下去,立即派出第二波侦察小队,重点摸清敌军具体布防情况。另外,故意散布假情报,让他们误以为我军主力尚未完成集结。”
麾下副将迅速领命而去,整个高地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在暗夜中模糊成一片,但每个人的动作都井然有序。这位先锋将领退后几步,仰望天空。星辰稀疏,云层厚重,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即将到来的大事件。
黎明破晓时分,河东平原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远方的天际线渐渐泛起鱼肚白。郭开率领的楚赵残兵沿着蜿蜒的小径推进,进入一片狭窄的谷地。两侧山崖陡峭,地面湿滑泥泞,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费力。然而,郭开心中却燃起了久违的希望之火。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制胜的关键。
队伍行进至谷地中央,突然间,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寂静。紧接着,大量滚石从山崖上倾泻而下,伴随着箭雨密集射落。楚赵士兵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混乱。不少人被砸倒,更有许多人慌乱中彼此踩踏,哀嚎声此起彼伏。
“敌袭!快撤!”郭开放声怒吼,拔剑斩杀了一名试图逃跑的溃兵,企图稳住军心。但他很快意识到,一切都已失控。
就在此时,谷地出口处尘土飞扬,秦军骑兵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他们的身影矫健如豹,长矛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冲杀都带走无数生命。郭开咬紧牙关,率领数十名亲兵拼死抵抗,试图冲出包围圈。然而,敌众我寡,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部下一个个倒下。
就在郭开奋力突围之际,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景阳!他骑在一匹枣红马背上,挥舞长戟,试图组织反击。然而,下一刻,一名秦军骑兵挥刀劈下,景阳的身体应声坠马,鲜血喷涌而出。
郭开目睹这一幕,仿佛被雷击一般呆立原地。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唯有那句曾经的誓言在耳畔回荡:“若败,则同葬!”景阳的阵亡意味着他最后的支持者也随之消失,所有的骄傲、尊严在这一刻崩塌殆尽。
随着楚赵残兵的全军覆没,消息迅速传回韩魏联军营地。原本就处于僵局的会议变得更加剑拔弩张。李将军与张都尉互相指责推诿,双方争执升级为激烈争吵。甚至有人当场摔碎茶盏,怒骂对方背信弃义。
最终,一名幕僚提出了建议:“眼下局势不明,我军损失惨重,不宜再恋战。不如即刻撤退,保存实力待机而动。”经过短暂的讨论,韩魏联军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撤退!
然而,当他们刚刚启程不久,一支精锐骑兵便从侧翼杀出,将毫无防备的韩魏联军拦腰截断。旗帜飘扬,赵括策马奔腾于战场之上,目光冷峻如铁。“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他朗声呼喊,鼓舞士气。
一场新的战斗就此打响,赵括的果断行动不仅削弱了敌军力量,更为秦军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与此同时,他的独断专行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郭开坐在乱石堆旁,双手沾满鲜血,嘴唇颤抖不已。他盯着远方燃烧的营地,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景阳的死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他并未彻底崩溃,反而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决心。“秦国,我必让你血债血偿!”
郭开猛地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几乎嵌入掌心。他咬牙低吼:“景阳,你等着,我一定会替你讨回公道!”身旁的乱石被他一脚踢飞,砸在远处的树干上发出闷响。远处的喊杀声逐渐逼近,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他深吸一口气,抹去嘴角的血迹,眼神狠厉地环顾四周,像是在寻找最后的机会。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一名浑身浴血的亲兵冲到近前,气喘吁吁地喊道:“将军!秦军主力正在向这里集结,我们必须立刻撤离,否则……”
话未说完,一支冷箭破空而至,正中亲兵咽喉。郭开瞳孔一缩,迅速扑倒,箭矢擦着他的耳侧钉入地面。他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秦军骑兵正从山坡上疾驰而下,领头的将领高举长刀,大声下令:“别让他跑了,活捉郭开!”郭开咬紧牙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翻身跳上一匹无主战马,双腿猛夹马腹,朝着与秦军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风声呼啸,他的披风猎猎作响,身后的追兵如影随形,喊杀声震得耳膜生疼。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
这时,李牧带三百虎贲骑兵救场,秦军见到李牧,遂驻马放任赵军离去。这时,李牧率领三百虎贲骑兵如狂风般杀到,刀光剑影间,秦军士兵被冲得七零八落。
秦军将领远远看见李牧的帅旗,脸色骤变,急忙挥手下令:“全军止步,列阵观望!”赵军将士见到援军到来,原本绝望的眼神瞬间燃起希望,纷纷拼死向李牧靠拢。
郭开浑身浴血,骑在马上摇摇欲坠,看见李牧时,眼眶竟微微泛红。他咬紧牙关,低声吼道:“李将军,你为何要来救我?”李牧冷声回道:“不是为了救你,是为了赵国!”秦军虽人数占优,但忌惮李牧威名,不敢贸然追击,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军撤退。
“下次再来啊!关中随时欢迎你们!”秦军齐声讽刺道。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战国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