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光阴,如白驹过隙。昔日渤海血战的硝烟早已沉淀为史册的墨痕与坊间的传说。燕王宫的白玉阶覆着深秋寒霜,檐下铜铃在萧瑟风中呜咽,似在为逝去的雄主低吟挽歌。
燕元武王李威,这位以铁腕御国、力抗倭寇而威震北疆的枭雄,终究未能敌过岁月,于七十四岁高龄在蓟城王薨。谥号“元武”,彰其开疆定鼎、武勋彪炳;庙号“太祖”,奠其燕国基业开创之至尊。举国缟素,山河同悲。
灵柩前,新王李桦一身素缟,身形挺拔如松,面容轮廓依稀可见其父的冷硬,然眼神深处少了几分阴鸷,多了几分沉静与浩渺。他并未沉溺哀思,目光似已穿透宫墙,投向那无垠的蔚蓝。手中紧握的,是一份绘有精密海图、火漆封缄的卷轴,其终点,赫然标注着那片神秘而原始的岛屿——**巴布亚**。
“父王,”李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空旷灵堂回荡,“您以铁血铸就陆疆之盾,逐豺狼于东海。今儿臣承您遗志,将以风帆为笔,海洋为卷,为燕国,亦为天下,书写万世通途。您未及远眺的‘天涯海角’,儿臣……代您行之!”
---
**(数月后 - 辽津港)**
见证过无数烽烟的辽津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二百五十艘巨舰**,如同钢铁与巨木铸就的浮城,铺满了整个海湾!这支庞然舰队,是燕国三十年海权野心的结晶:
* **旗舰“镇海”:** 九桅如林,铁力木龙骨包裹精铁,狰狞龙首劈波,配备改良巨型床弩、投石机(火油/石灰弹),以及闪烁着幽冷青铜寒光的早期管状火炮——“神机铳”。这是融合旧倭技术、西方零星知识及燕国匠心的镇国利器。
* **“鲲鹏”级巨舶:** 移动的堡垒,满载粮秣、淡水、备用资材、工具、种子、布匹、药材、牲畜乃至精巧农具,俨然是漂流的微型王国。
* **“海鹞”级护卫舰:** 修长迅捷,强弩与小型“神机铳”寒光凛冽,是舰队敏锐的爪牙。
* **“星槎”级探索船:** 轻巧灵活,配备最精密的星盘、改良罗盘(磁针辅以观星)、测深锤,由最富经验的“舟师”驾驭。
港口人声鼎沸,**两万五千名**人员有序登舰:
* **精锐“镇海营”:** 五千甲士,复合精甲、精钢横刀、强弩在身,由老帅范江胥之子、以稳健著称的**范海舟**统领,乃舰队武力柱石。
* **百工之匠:** 逾万能工巧匠(木、铁、船、火器、织造、陶瓷……),肩负维护、修缮、据点建设乃至可能的永久拓殖。
* **智识之光:** 天官(星象)、地官(地理水文)、农官、医官、画师、书记……他们将绘制海图、记录风物、研究物产、传播文明。
* **沟通之桥:** 精通沿海及南洋语言风俗的通译、向导(多招募自海商、水手)。
* **拓荒之民:** 近万平民(渴望新生者、特赦犯官家属、自愿随行军眷)。
李桦亲临点将台,一身深蓝劲装外罩轻甲。海风拂过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声音借铜喇叭响彻云霄:
“大燕的勇士!大燕的子民!今日,尔等将扬帆,驶向亘古未通之域!此去,非为征伐,乃为**通好万邦**!非为掠夺,乃为**求知问道**!非为耀武,乃为**立信播仁**!”
他戟指东方:
“我们的帆影,将掠过**东瀛诸岛**!让昔日的魍魉看看,三十年后的大燕,是何等海疆气象!血债未销,燕人未忘!然今日,吾等胸怀**寰宇**,暂寄刀兵!”
“我们的船队,将穿越**南洋星罗**!与诸邦互通有无,传中州礼乐文明,习异域奇技长物!携大燕之善意,觅远海之珍宝与智慧!”
“我们的终点——”声若洪钟,充满穿透力,“在**南方浩瀚之洋深处**!那片被称为‘**巴布亚**’的原始巨岛!我们将成为中州踏足其地的**先驱**!测绘山河,记录万物,与土著**睦邻而居**!为后世子孙,开万世之**通衢**!”
“此行,万里波涛,险恶难测!飓风、暗礁、瘴疠、宵小,皆在途中!然!”李桦目光如电,“朕以国运相托!以两万五千性命相托!尔等功业,**彪炳千秋**!大燕史册,永镌尔名!后世子孙,永怀尔功!”
“**扬帆!起航!天佑大燕!海宇澄清!**”
“天佑大燕!海宇澄清!”怒吼声压过海潮。
巨帆如云蔽日,铁锚破水而起。在岸上无数目光的祈送中,这支承载新王雄心、代表中州航海巅峰的钢铁巨龙,缓缓驶离母港,劈开万顷碧波,朝着日升之方,朝着神秘原始的巴布亚岛,开启了注定震撼寰宇的航程!
---
**(航程之初:东瀛之畔的沉默威慑)**
舰队以严整战阵,沿熟悉航线东行。不久,日本列岛那熟悉而充满敌意的海岸线浮现。
“镇海”号瞭望塔上,范海舟放下黄铜望远镜:“传令!各舰保持警戒阵型,炮窗半启,弩机上弦!无令不得近岸挑衅!倭船若近一里内,警告无效则‘神机铳’**示警射击**!再近者,视为敌袭,**格杀勿论**!”
命令疾传。庞大舰队如沉默巨兽,紧贴外海航行。遮天帆影、巍峨舰身、阳光下闪烁的炮管寒光,带给沿岸倭人窒息般的压迫。零星窥探的小早船、关船,感受到森然杀气,皆逡巡不敢近。
**(隐秘海岬 - 皇町政宗残喘之地)**
三十年前渤海生还的皇町政宗,重伤难愈,皇町氏亦因惨败分崩离析。他如暮年独狼,蛰伏荒僻海岬。当心腹忍者急报燕国舰队规模时,枯爪死死抠住窗棂,独眼死死钉在海图上,怨毒、惊惧与深沉的颓败交织。
“李……桦……”嘶哑如砂纸磨石,“李威之子……好大的船……好大的手笔……”猛烈的咳嗽撕裂胸腔。踏平中州的迷梦,在这支代表绝对力量鸿沟的舰队面前,碎如齑粉。他明白,属于他的时代,连同破碎的帝国幻影,早已葬身三十年前渤海的血浪。这支舰队,只是在他坟墓上空投下的一道巨大阴影。
---
**(穿越南洋:贸易、威慑与惊奇)**
折而向南,舰队驶入温暖繁复的南洋星海。
* **巨港(室利佛逝):** 首次大规模补给休整。舰队规模震慑苏丹,亲登“镇海”号拜会。燕使奉上精美丝绸、瓷器、茶叶,申明通商、友好、补给之意。苏丹大喜,盛情款待。学者狂喜记录热带奇珍、高脚屋聚落、繁复香料网络。画师绘下华丽宫殿与喧嚣港埠。
* **满剌加(马六甲):** 黄金水道咽喉。舰队存在引发各方紧张。范海舟展外交手腕:以“神机铳”试射及森严军阵震慑土王、海盗;与当地华人商会结密网,获宝贵航道信息,留匠人助修港口,换长期补给承诺。医官广收热带病药方。
* **爪哇岛:** 见识婆罗浮屠之壮丽与火山之威。学者与僧侣艰难交流(多重通译),探询异域哲思。农官痴迷高产稻种与梯田奇观,广采籽粒。一次登陆勘察遇巨鳄袭扰,强弩火器驱之,付数人伤亡,船员始知雨林之险。
舰队如谨慎巨鲸,游弋于南洋群岛。播撒中州文明火种(指南针、简版造纸术),汲取异域精华(丁香、肉蔻、珍珠、玳瑁、珍禽异兽图谱)。通译昼夜不息,记录陌生语言。海图不断增补,标注新岛、暗涌、季风。范海舟恪守王命:**以力慑求安,以交惠促融,避无谓干戈,然犯我者必诛**。
---
**(驶向原始秘境:巴布亚)**
补给充盈,舰队驶离最后熟识的南洋岛屿,航向海图空白的南方大洋深处——目标巴布亚岛(新几内亚岛)。
航程考验接踵而至:
* **赤道无风炼狱:** 帆垂船滞,烈日灼甲板,淡水飞耗,人心焦躁。范海舟令启用桨轮(部分舰只装备)缓进,组织清洁、修补、讲学、演剧以维士气。天官趁机精测星象。
* **咆哮西风带(南纬40°+):** 离赤道即遇连绵狂涛。浪涌如山,舰若飘萍。数艘“海鹞”受损,一艘“鲲鹏”因货移倾覆,损资殒命(数百人)。全舰队在范海舟率领下与风魔搏命,展露惊人勇毅纪律。此劫深化对南大洋狂暴之认知,航线策略随之调整。
* **坏血病阴影:** 虽竭力以柠檬、酸橙(南洋补给)及草药防治,严令卫生,漫长艰苦仍致数百人病亡。每一次海葬,皆添凝重。
* **陆兆与抵达:** 当疲惫绝望蔓延,瞭望嘶喊:“鸟群!巨量海鸟!”继之:“浮木!鲜绿枝叶!”陆地在望!未几,地平线浮现绵长、陌生、葱郁如墨的巨岛海岸!高山巍峨(雪山峰顶隐约可见),雨林如盖,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镇海”号放下小艇探勘。范海舟亲率精锐,乘舟驶向那片笼罩在神秘薄雾中的翡翠海岸——巴布亚岛。
---
**(登陆点 - “金湾”)**
小艇冲上细腻黑沙滩。脚下是温热沙粒,眼前是拔地而起的翠绿山峦,藤蔓如巨蟒垂挂,参天古木蔽日。空气湿热粘稠,弥漫着腐殖质与奇异花果的浓烈气息。色彩斑斓的极乐鸟惊飞入林,巨大的鳄鱼在浑浊河口隐现。皮肤黝黑、纹面凿齿、仅着草裙的土著(巴布亚原住民)手持长矛弓箭,从雨林边缘警惕地窥视着这些“天外来客”。
范海舟踏上这片完全未知的土地,靴子深深陷入湿软泥沙。他取出一面玄底银龙的燕国大纛,奋力插于滩头最高处!
“大燕东海远航舰队指挥使范海舟,奉王命,抵巴布亚新土!此湾,命名为‘**金湾**’!此地,永属大燕!”声音在原始雨林的静谧中回荡,惊起一片飞鸟。
学者们如痴如醉:测绘陡峭海岸与内陆高山(遥指查亚峰),采集前所未见的植物昆虫(天堂鸟羽毛、食火鸡卵壳、珍奇兰花),绘制纹面土著的样貌。医官急寻抗疟草药。工匠勘察地形,选址建立首个木石据点(“初阳堡”),直面潮湿、虫豸与随时倾盆的暴雨。农官则对肥沃火山土与丰沛降雨欣喜若狂,急寻可垦谷地。
与土著的接触充满张力。原住民对金属工具、闪亮玻璃珠既好奇又恐惧。范海舟严令禁止冲突,通过通译(此时沟通如鸡同鸭讲)和赠礼(布匹、小镜)示好。土著在密林深处燃起神秘篝火,鼓声低沉,似在举行某种仪式。
在“金湾”一处面海高崖,范海舟命人立起巨碑。碑文以遒劲燕篆铭刻:
> **大燕元武大王嗣子 今王桦 御宇三十载
> 敕命东海安抚使 督远航诸军事 范海舟
> 率舟师二百五十 甲士工匠二万五千众
> 越重溟 历星洲 抵此巴布亚新域
> 建堡立碑 以昭王化 以通有无
> 怀柔远人 共沐天恩
> 祈风调雨顺 海宇永靖
> 大燕万年**
石碑矗立于热带炽阳与咸湿海风之中,熠熠生辉。它标志着中州文明首次有组织、成规模地踏足这片与世隔绝的原始巨岛,一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新篇章,在巴布亚岛葱郁的海岸线上揭开序幕。而这一切的起点,是蓟城灵柩中那位“元武大王”李威,和他那位将目光投向天涯海角的儿子李桦。
庞大的舰队化为拓殖的基石,两万五千人成为雨林边缘的开拓者。他们的命运将与这片原始土地紧密相连。回望北方,万里之外的蓟城王座上,燕王李桦,正等待着那可能穿越风暴与时间的信使,带来改写世界地图的讯息。
**(未完待续)**
国战风云: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