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那短暂亮起又诡异消失的警告信息,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文浮夏的神经。寝室内寂静无声,只有简繁在桌下堡垒里敲击手机屏幕的微弱哒哒声,此刻听起来都像是某种不祥的倒计时。
“有些眼睛,不该被注视。MK-IV-SN07 只是开始。”
文字冰冷,带着居高临下的威胁和精准的指向性。对方不仅知道她在查,知道无人机的编号,甚至能无声无息地入侵她的手机,抹除痕迹!这种技术层面的碾压感,比谢星澜口中的“混沌”更具现实的压迫力。文浮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恐惧是低效情绪,分析才是武器。
「威胁源:高度疑似无人机操控者/“眼睛”符号关联者。动机:阻止调查。能力:黑客技术(手机入侵)、电子监控(推测)、熟悉校园环境及安保漏洞(实验楼A区信号源)。」她在脑中快速构建信息模型,「当前状态:敌暗我明。优势:目标已暴露攻击性(警告),逻辑链条部分清晰(无人机->眼睛符号->校园卡异常信号->实验楼A区关联)。劣势:技术能力差距,目标身份未知,潜在盟友(谢星澜)不可控性过高。」
她迅速检查手机:无病毒,无异常后台进程,短信记录空空如也。对方手段干净利落,显然是老手。她走到阳台,目光穿透夜色,锁定远处实验楼A区那几个依然亮灯的窗口。其中一个窗口,位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在的楼层,灯光是冷白色的,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眼。
“哼!区区精神干扰,岂能动摇‘星辉之子’的意志!”隔壁404突然传来谢星澜中气十足的低吼,接着是翻箱倒柜的声音,“旧机房…‘混沌’的低语越来越清晰了!必须找到‘核心’!”
文浮夏心中一动。旧机房?谢星澜从开学典礼起就执着于那个地方。这仅仅是他的妄想,还是…其中真有蹊跷?那个被无人机残骸短暂“定位”过的旧机房?
第二天,校园生活看似恢复了表面的平静。检讨书的风波在王阿姨那里勉强过关(除了谢星澜那份充满“星尘净化”、“次元裂缝”等词汇的“史诗”被勒令重写)。肖墨墨抱着失而复得的校园卡,在食堂狠狠消费了一顿,暂时将恐惧抛诸脑后。简繁则彻底进入了“自闭+技术宅”模式,除了上课和必要的生理活动,几乎长在了桌下堡垒里,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眼镜片上反射着幽幽蓝光,似乎在研究什么。
文浮夏保持着高度警惕。她没有再尝试公开调查无人机或眼睛符号,而是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不动声色地收集着信息:
* 她利用图书馆权限,调阅了近两年校内电子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学生发表的论文和项目报告,寻找与“MK-IV”、“自制无人机”、“射频信号”或类似“眼睛”符号设计相关的蛛丝马迹。结果如大海捞针。
* 她刻意在午餐时间“路过”实验楼A区入口,观察进出人员。穿着白大褂的研究生、行色匆匆的教授、还有几个挂着工牌的维修人员。那个灰帽衫的身影并未出现。
* 她甚至“偶遇”了负责维修七号楼网络接口的维修工老张,闲聊般问起实验楼A区的网络设备是否也老旧。老张抱怨了几句楼里设备复杂,有些“高级玩意儿”他们碰都不敢碰,尤其“人工智能那边,整天神神秘秘的”。
在学校的那些件小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