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褪,天边泛起一抹青灰色。警局的灯光依旧亮着,走廊里脚步声急促而凌乱。第131章的行动让所有人绷紧了神经——两具尸体、神秘符号、数字密码,以及那个站在高楼之上低声自语的人影,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陈连合坐在办公室内,盯着墙上的白板。上面贴满了案件照片和符号图案,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疑问。他的眉头没有松开过。王姐已经带着技术人员连夜对纸条上的数字组合进行破解,但目前还没有结果。
“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凶杀案。”他在心里反复默念这句话。
清晨六点,电话铃突然响起。小勇接起后脸色一变,立刻冲进会议室:“报告队长,城南又出事了!”
众人迅速围拢过来。
“这次的情况很奇怪。”小勇继续说,“报案人是一个住在老旧居民楼里的老住户,他说早上出门倒垃圾时,发现隔壁单元门口有股异味,靠近一看……门虚掩着,屋里没人,但地上有一滩水迹,像是刚拖过地。”
“听起来不像命案现场。”张昊皱眉。
“但问题就在这里。”小勇压低声音,“那间屋子的主人昨天晚上还跟邻居打招呼,今天却不见了。而且,门框上……出现了同样的符号。”
空气骤然凝固。
“也就是说,凶手再次留下了痕迹。”邱琨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们必须马上过去。”陈连合起身,抓起外套,“这次不能再让他得逞。”
众人迅速集合,驱车前往城南。阳光刚刚洒落,街道还未完全苏醒。老旧居民楼前拉起了警戒线,几名技术员正在现场勘查。
王姐蹲在门前,仔细观察门框上的符号。她的眼神专注,嘴唇微微抿起。
“和之前的符号几乎一模一样。”她抬起头,“但这次排列方式略有不同,似乎是故意做出变化。”
“你是说……”张昊看着她,“凶手在试探我们?”
“不排除这种可能。”王姐点头,“他或许知道我们在追踪他,所以改变了作案手法,试图混淆我们的判断。”
小吴和小勇走进屋内,开始搜查。房间整洁,没有任何打斗痕迹,也没有血迹。床铺整齐,衣物挂在衣架上,桌上还放着一杯半满的水。
“太干净了。”小勇环视四周,“就像是有人刻意打扫过。”
“或者……这里根本不是第一现场。”小吴补充道,“死者可能是被转移过来的。”
“那就意味着,真正的案发现场还没找到。”邱琨立即说道。
王姐走出门外,继续检查地面。她弯下腰,用放大镜照着台阶边缘。
“这里有一道轻微的刮痕。”她指着一处不太显眼的位置,“像是某种工具留下的痕迹。”
“是拖拽?”陈连合问。
“有可能。”王姐点头,“如果受害者是在别处遇害,然后被带到这儿,那么搬运过程中就会留下痕迹。”
“我们需要扩大搜索范围。”陈连合下令,“调取周边监控录像,查找可疑人员和车辆。同时,安排一组队员走访附近居民,看看有没有人在昨晚看到什么异常情况。”
“明白!”众人分头行动。
与此同时,法医也赶到了现场。初步检查后,确认屋内确实没有发现尸体,只有少量水迹和微量纤维残留。
“这些纤维材质特殊。”王姐将样本装入证物袋,“和之前鸿运通货车夹层里找到的那种电子设备包装材料非常相似。”
“看来这两起案件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紧密。”陈连合沉声道。
回到警局已是中午。新一轮案情分析会随即展开。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狡猾的对手。”陈连合站在投影屏前,“他不仅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行踪,还擅长制造假象,让我们误判案情。”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在玩弄我们。”张昊补充,“每一次作案都留下符号,像是在挑衅。”
“这不是单纯的挑衅。”王姐插话,“而是某种仪式感。他在执行某种计划,而我们只是棋盘上的一颗子。”
“你们的意思是,这些案件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邱琨问道。
“目前还不确定。”陈连合缓缓摇头,“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我建议重新梳理所有线索。”小吴开口,“尤其是那张纸条上的数字。也许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信息,而是整个谜题的一部分。”
“这个思路值得尝试。”王姐点头,“我们可以尝试将数字与城市地图坐标进行匹配,看是否能对应到某些特定地点。”
“另外,也不能忽视那些符号。”邱琨说,“它们的排列方式是否有规律?是否存在某种编码逻辑?”
“我会联系市档案馆。”张昊站起身,“看看能不能找到类似符号的历史记录,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好。”陈连合拍板,“现在开始,大家分成三组:一组负责追查失踪者的信息;二组继续破译纸条内容和符号含义;三组则负责排查鸿运通相关的物流记录,寻找可疑运输路线。”
“明白!”众人齐声应答。
就在大家准备各自行动时,小吴突然停下脚步。
“等等!”他喊住陈连合,“我发现了一个细节。”
所有人都看向他。
“刚才在案发现场的桌子底下,我发现了一张被揉皱的纸条。”小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透明证物袋,“虽然上面字迹模糊,但我隐约认出了几个关键词。”
他将纸条递到陈连合手中。
陈连合接过,仔细端详。纸上写着几个字:
“时间不多了。”
“这是什么意思?”邱琨低声问道。
“也许是求救。”王姐推测,“也可能是一种警告。”
“不管是什么,都说明了这个人知道些什么。”陈连合眼神冷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
凌晨两点,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正尝试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和文字识别软件,对纸条上的字迹进行处理和辨认。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安静。
“报告!”一名刑警冲进办公室,“我们在另一个地点发现了新的线索!”
众人瞬间站了起来。
“地点在哪?”陈连合问。
“城西货运站,就是之前提到的鸿运通中转点之一。”
陈连合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
“走,去现场。”
带血的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