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窗外的风轻轻摇晃着窗帘,带进几缕潮湿的晨雾。陈连合站在白板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笔杆,眼神落在那些被反复修改、几乎已经模糊不清的线索上。
“所有线索都在中断。”小勇靠在墙上,声音疲惫,“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张昊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屏幕,那组新坐标依旧亮着,像是一个未解的谜题。王姐和邱琨坐在角落里,翻看着最新的报告,脸上写满了无奈。
就在这时,小勇忽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深吸了一口气。他望着窗外街道上的人群,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街角一位街头艺人身上。那人正在表演魔术,手里拿着一张扑克牌,在阳光下翻来覆去,动作流畅而精准。
小勇的眼神突然一滞。
“等等……”他喃喃自语,转身快步走回会议桌前,抓起几张案发现场的照片,迅速翻找起来。
众人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你们还记得那个纸条吗?”小勇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就是最早在现场桌子底下发现的那张。”
“记得。”邱琨点头,“上面有模糊的字迹。”
“对,还有那个符号。”王姐补充道。
小勇将照片铺开,指着其中一处细节:“当时我们都以为那是揉皱后的自然折痕,但现在看——它是不是太规则了?”
他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那张照片上的痕迹。
“这不像是随意揉成一团的结果。”他说,“更像是……某种折叠方式。”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你是说,这张纸条本身可能就是个密码?”张昊立刻反应过来。
“不是密码,是标记。”小勇的眼睛亮了起来,“就像魔术师藏牌的手法,看似随意的动作,其实都是经过设计的。如果这个折痕是有意为之,那么它指向的位置,会不会藏着真正重要的信息?”
陈连合快步走过来,俯身查看照片:“你的意思是,我们在一开始就忽略了关键点?”
“没错!”小勇点头,“我们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字迹和符号上,却没想过,真正的线索就在我们眼前,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呈现。”
张昊立刻调出原始物证记录,找到那张纸条的高清扫描图。屏幕上,折痕清晰可见,像是一道隐形的指引。
“如果我们按照这些折痕重新展开这张纸……”张昊一边说着,一边用软件模拟还原过程。
随着图像逐渐展开,原本隐藏在褶皱下的部分渐渐显现出来。
众人屏住呼吸。
一行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仓库编号:X-037,钥匙位置:东侧第三根柱子。”
空气仿佛瞬间凝结。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邱琨低声说。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出现。”王姐补充道,“之前我们在货运站也发现了‘X-037’的字样,说明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标记。”
“那就意味着……”陈连合一拍桌子,“我们之前查的那个废弃工业区,根本不是目标地点!”
张昊立刻调出地图,输入关键词“仓库编号 X-037”,很快,一组新的数据跳了出来。
“城南码头旧物流中心。”他念出地址,“十年前关闭,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看来,我们得换个地方搜了。”小勇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次不能再打草惊蛇。”陈连合语气坚定,“所有人,立刻准备行动。”
——
十分钟后,警局大院内,几辆警车已整装待发。陈连合站在车旁,向队员们做最后部署。
“这次行动要隐蔽,不能惊动任何人。”他说,“张昊你带队先进入现场勘查,确认是否有危险物品或可疑人员;小勇和邱琨负责外围监控,随时汇报情况;王姐和法医组随后跟进,提取现场证据。”
“明白。”众人齐声应答。
车队缓缓驶出警局,朝着城南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阿伟的包子铺依旧紧闭。街道对面,那位穿灰夹克的男人依旧坐在长椅上,烟头在风中忽明忽暗。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包子铺的门。
当最后一辆车消失在街角时,他缓缓起身,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只说了一句:
“他们动了。”
挂断电话后,他拉了拉衣领,起身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
废弃物流中心的大门前,铁门早已锈迹斑斑,锁链断裂,显然有人提前来过。
张昊带领小队缓步进入,手电筒的光束在空旷的仓库中游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地上散落着一些包装箱的残片。
“小心脚下。”张昊低声提醒,“这里可能有人布置过陷阱。”
队伍小心翼翼地前行,直到来到一根粗大的承重柱前。
“东侧第三根。”小勇轻声说,“应该就是这儿。”
他们在柱子底部搜索一圈,果然发现一块松动的地砖。
撬开地砖后,一个小型金属盒静静地躺在里面。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串钥匙和一张泛黄的卡片。
卡片上写着几个字:
“北纬三十二度,满月之夜。”
张昊的脸色变了。
“这是什么意思?”小勇问。
“我之前分析的那些时间节点……”张昊喃喃道,“它们确实不是随机的,而是对应着地理坐标和天文现象。”
“也就是说,”邱琨接过卡片,“这些人选的时间,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恐怕不止如此。”王姐蹲下身,拿起一枚钥匙,“这把钥匙,能打开的不只是仓库。”
她抬头看向众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也许,是我们还没找到的某个东西。”
带血的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