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三楼会议室的窗户被钉上木板,消防水渍在墙纸上洇出狰狞的爪痕。林淑芬指尖划过钢化玻璃罩,冰凉的触让她想起前世产房的无影灯。罩内的钢印传动轴静静躺着,"77054"的凹槽里残留着蓝黑色油墨,与桌上烧焦的档案页边缘吻合。
"请证人入席。"李校长敲击搪瓷杯的声音惊飞了窗外麻雀。三位教育局领导交换着眼色,年长的那个不停摩挲着公文包,拉链头上还沾着昨夜火场的煤灰。
陈志强突然从后排站起来,纱布包裹的右手按在桌面。"在听证开始前,我有重要补充材料。"他左手抽出的牛皮纸袋在空气中划出弧线,消毒水味着新鲜油墨味扑面而来。诊断书落款处,县医院精神科主任的签名力透纸背,日期却是用不同钢笔后补的——墨水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紫光"根据医学鉴定,林淑芬同志存在被害妄想症状。"陈志强喉结滚动,绷带缝隙露出未愈的烫伤,"她总认为有人要偷她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林淑芬已经解开棉袄第三颗纽扣。肋骨的烫伤结处,"77054"的疤痕像烧红的烙铁,把会议室空气灼出焦糊。
走廊突然响起高跟鞋的咔声。白晓梅抱着精装闯进来,呢子大衣下摆扫翻了墨水瓶。"我是来澄清事实的。"蓝黑墨水在她米色裤管绽开毒花,笔记本里滑出的机票存根显示她上周刚去过北京当她弯腰时,别在领口的大学校徽"啪"地掉进墨水潭金属表面"1977"的刻字正在溶解。
李校长突然举起钢印传动轴。"验证开始。"老花镜片后的目光钉住陈志强,"你说这是教育局报废设备?"传动轴被按在诊断书空白处凹槽里干涸的油墨突然复活,汩汩渗出蓝黑色液体——和主任签名处的紫墨水形成刺眼对比。
"墨盒被调包了!"后排的笔迹鉴定专家猛地站起。墨水正顺着诊断书流到陈志强手写的备注栏,未干的公章印泥突然晕开,露出下面真正的签发日期:197年3月14日——正是昨夜火灾日期。
白晓梅的笔记本翻到修改过的页码。她徒劳地用手遮挡,指甲缝蓝黑色油墨却暴露了更多秘密——那页纸上贴着剪报,正是《光明日报》关于恢复高考的报道但出版日期被人用刀刮改过。
会议室木门被"砰"地撞开。纺织厂女们挤在门口,最年长的那位高举着泛黄的笔记本。夹页中飘落的欠条上,志强歪扭的字迹写着:"收到白晓同志答谢礼:裸照三张,底片已毁。"欠条背面粘着的照片角落,年轻的白晓梅戴着学士帽,背景却是林淑芬老家土墙。
"这是当年夜校的签到簿!"女工把本子拍在证物台,震落了玻璃罩上的煤灰。被撕掉的页码夹层里,露出半张77年高考志愿表,填报人姓名处还留着被橡皮擦去的"林"字轮廓。
陈志强开始撕扯右手绷带,烧焦的皮肉粘着纱布簌簌掉落。他扑向证物台时,白晓梅的高跟鞋鬼使神差地绊住了他——那个瞬间看见,她脚纹着的数字正是"77054"。
"够了!"李校长轴重重砸向桌面。钢印凹槽里的油墨飞溅起来,在阳光里划出七道蓝黑色轨迹,像极了林淑芬前世被儿女们撕碎的七张奖状。窗外的麻雀突然集体振翅,羽毛掠过钉着木板的玻璃窗,发出指甲刮黑板般的声响。
白晓梅的笔记本又翻过一页,露出夹层里北京某高校的公函。公章边缘红色印泥尚未干透,在她颤抖的手指间蹭出长长血痕。陈志强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染血的绷带垂落在地,露出掌心被钢印机烫出的五个数字:77054。
走廊尽头传来档案铁门开启吱呀声。老女工们组成的队伍正源源不断来,她们手里举着的不是横幅,而是当年夜校用过的《代数》课本——扉页借阅登记表上,林淑芬的名字被不同笔迹反复描画,墨迹叠成厚厚的茧。
撕碎毁生的通知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