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冲进办公室时,李逸尘正站在窗边沉思。夜色中的古城墙轮廓清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他手中攥着那张纸条,眉头紧锁。
“王鸿儒的动作很快。”赵阳语气急促,“他已经派人去接触几家老宅的产权人了,据说开价不低。”
李逸尘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我们得想办法阻止他。”赵阳继续说道,“如果让他把这些古建筑改造成商业综合体,古城文化就真的要变味了。”
“现在不是阻止他的时候。”李逸尘缓缓开口,“而是我们要先稳固自己的根基。人才流失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连守住现有的成果都困难。”
赵阳一愣,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自从市场整顿以来,团队内部确实出现了不少不稳定因素。年轻研究员们陆续提出离职意向,有的去了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有的则干脆转行。而那些留下来的人,也开始对未来的前景产生疑虑。
刘长老说得没错,光靠情怀是留不住人的。
第二天一早,李逸尘召集了几位核心成员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大家都清楚今天讨论的是什么。
“我昨晚想了很久。”李逸尘环视众人,“我们的项目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但人才却开始流失。这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系统性问题。”
“我们也注意到了。”苏婉仪轻声说,“很多年轻人觉得待遇太低,发展空间有限,看不到未来。”
“所以,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李逸尘坚定地说,“从今天起,我们要重新审视团队的人才结构,制定新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
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大家围绕薪资调整、晋升机制、培训计划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有人担心资金压力过大,也有人质疑新方案是否能真正留住人。
但李逸尘的态度很明确:“钱可以慢慢赚,但人不能轻易失去。如果我们不能给真正热爱古文化的人一个稳定的未来,那我们就对不起这座城。”
会后,李逸尘亲自带队走访了几位即将离职的研究员。
他们在古城茶馆里坐下,茶香袅袅中,李逸尘认真倾听着他们的想法。
“其实我们不是不想留下。”一位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低声说,“但我们也要生活,要考虑以后的发展。现在的工资 barely cover the rent,更别说买房成家了。”
另一位研究生叹了口气:“而且,我们在项目里做的事情虽然有意义,但缺乏系统的成长路径。感觉像在做义工,而不是一份真正的事业。”
这些话让李逸尘沉默良久。
他终于明白,单靠理想主义无法支撑一座城市的复兴。必须用制度和保障,把人真正留下来。
接下来的一周,财务部门重新核算了预算,人力资源团队设计了全新的薪酬体系和发展规划。
他们推出了“古城文化传承基金”,用于奖励优秀研究人员和工匠,并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年轻人投身古文化研究。同时,与几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而在内部,他们制定了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从初级研究员到高级专家,再到项目负责人,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机制。
消息传开后,团队内部反响热烈。
几位原本打算辞职的年轻人开始犹豫。有几位甚至主动找到李逸尘,表示愿意留下来试试看。
“我们不是不愿意坚持梦想。”那位文物修复师再次见到李逸尘时笑着说,“只是希望梦想也能养活我们。”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悄然浮现。
某天下午,李逸尘正在整理最新的项目进展报告,苏婉仪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李总,这是我们最近收集到的一些反馈。”她将文件放在桌上,“关于新政策的实施情况。”
李逸尘翻开一看,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有些人对这次改革持保留态度?”他问。
“不止是保留。”苏婉仪点头,“部分老员工认为这是对现有体系的一种冲击,担心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被忽视。还有些技术岗位的同事觉得新方案偏向学术型人才,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李逸尘沉思片刻,随即站起身来。
“看来,我们不仅要提高待遇,还要做好沟通。”他说,“否则,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成为新的隐患。”
当天晚上,他组织了一场全员大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有些紧张。
李逸尘站在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心里都有疑问。”他开门见山,“我们推出的新方案,是为了留住真正热爱古文化的人,也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忽略你们的努力。”他看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你们是这座古城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也不会让任何人被时代抛下。”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他说,“比如针对一线修复工作的师傅,我们将设立‘匠人奖’,每年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人员,给予额外奖励和支持。”
台下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我们也在考虑设立‘导师制’。”李逸尘继续说道,“让有经验的前辈带新人,既能传承技艺,也能提升整体水平。”
会议结束时,掌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热烈。
几天后,一位曾准备辞职的老工匠悄悄找到李逸尘,递给他一封手写的信。
“我决定留下来。”信上写道,“因为我觉得,你真的懂我们。”
正当李逸尘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赵阳又带来了坏消息。
“王鸿儒那边动作加快了。”他在电话里说,“他已经谈妥了两处老宅的产权转让协议,准备下周正式动工。”
李逸尘握紧手机,目光投向窗外的古城墙。
他知道,这场仗还没结束。
但他也清楚,只有先把队伍稳定下来,才能真正迎战下一个挑战。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愿意守护这座城市的人,都能安心地留下来。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
“科技赋能,文化再生。”
然后,他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
“你好,我是李逸尘。我想谈谈,关于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的事情。”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