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禾站在合作社的二楼窗边,看着院子里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走过。他们的眼神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充满敌意,但那份疏离感仍未完全散去。
周淮安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那张从文件夹里抽出的纸条——是昨天在筹备村民大会时发现的那份未公开的文件,上面写着一串陌生的名字和账户编号,以及一个日期:2018年6月。
“这些名字……”林秀禾低声念着,“都是村里的老人。”
“他们在调令发布前,就已经签了联名信。”周淮安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寒意,“说你不配当军嫂,说我会毁在你手上。”
林秀禾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那片刚刚翻新的菌菇大棚。风掠过棚顶的塑料布,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像是某种低语。
“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她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人看清真相。”
---
筹备工作比想象中快得多。
林秀禾连夜整理了合作社的发展数据、资金流向、社员收入变化等资料,还特意将周淮安在军部服役期间获得的嘉奖证书复印了几份,摆在会议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赵春梅一边擦桌子一边嘟囔:“那些人就是嫉妒!我儿媳带大家赚钱,他们反倒背后戳脊梁骨。”
小芳则带着几个女工布置会场,拉起横幅,调试音响。她们的手上还沾着泥土,但眼神坚定。
周淮安负责联系镇上的媒体,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走进镇政府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瞬。
“你是来澄清流言的?”镇长问。
“也是为了守住这片土地。”他说。
---
村民大会当天,阳光出奇地好。
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连门口都站满了人。林美兰没来,她的工厂这两天突然停工,据说是在进行设备检修。
林秀禾站在讲台上,手边是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合作社的成长轨迹:从最初的十几户人家,到现在带动全村就业;从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到如今拥有稳定供应链的现代化农业项目。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周淮安不该为我放弃调令。”她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但我更想让大家知道,他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
她点击鼠标,画面切换成一张地图,标注着合作社辐射的周边村落。
“你们看,这不仅仅是我的事业,也不仅仅是他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周淮安站在她身边,接过话筒:“我是军人,服从命令是我的天职。但我也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我选择留下,是因为这里需要我,而不是因为我怕升不了官。”
底下有人低声议论,但也有一些人开始点头。
王大柱坐在角落,神色复杂。他曾经是最早反对林秀禾的人之一,但现在,他的女儿已经在合作社做起了财务助理。
“我知道有些人还在怀疑。”林秀禾继续说道,“但我不求你们立刻相信我,只希望你们能记住一点——合作社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如果哪一天你们发现我在骗你们,那我愿意亲手把这一切还给你们。”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然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接着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
第二天,几家本地媒体发布了关于合作社的报道,标题各异,但核心内容一致:**“军嫂创业,逆天改命。”**
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也迅速攀升,许多网友留言支持林秀禾,甚至有外地投资人主动联系,表示愿意投资合作。
赵春梅举着手机,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快看!有人评论说你是‘现代花木兰’呢!”
林秀禾笑了笑,却没有太多情绪波动。
她知道,这场舆论战赢了,但真正的敌人还没现身。
周淮安看完新闻后,将那份神秘文件收进了抽屉。
“你觉得,是谁泄露了这些流言?”他问。
林秀禾摇头:“不知道,但很快就会知道了。”
---
几天后,林秀禾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邮件正文只有三个字:
**“小心她。”**
附件是一段模糊的视频,拍摄地点似乎是林美兰的工厂内部。画面中,一个戴着墨镜的女人正在与一名身穿西装的男子交谈,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几个搬运箱子的身影。
林秀禾放大画面,仔细辨认那个男人的脸。
她不认识他,但周淮安认识。
“他是军方退役人员,十年前因贪污被除名。”周淮安低声说,“现在居然和林美兰搅在一起。”
林秀禾的心跳加快了些。
她悄悄启动因果图鉴,输入那人的名字。
**【目标人物:陈远】
当前状态:活跃
倾向立场:混乱中立
隐藏任务:未解锁**
她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周淮安。
“我们得尽快行动。”
“你想怎么做?”
“我想见她。”林秀禾说,“亲自。”
---
夜色渐深,合作社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
林秀禾独自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湿润而松软。远处的山林间,一只黑蛾再次出现,停在电线杆上,翅膀微微颤动。
她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黑暗深处。
风吹过耳畔,带来一阵低沉的呢喃。
她不知道那是幻觉,还是某种真实存在的信号。
但她清楚,一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转身往回走,鞋底踩碎一根枯枝,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身后,黑蛾振翅飞入夜空,消失不见。
寒门小媳妇逆天改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