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深夜,密集的雨点如子弹般狠狠地砸向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电闪雷鸣如同大自然愤怒的咆哮,一次次照亮了这座喧嚣又孤独的城市夜空。在这压抑而又惊悚的氛围中,也照亮了@情感导师小美那张扭曲且暗藏心机的脸。
此时的小美,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那是对流量和金钱的渴望。她突然灵机一动,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布了一则标题为“我被家暴了”的视频。那标题用血红的字体写成,仿佛是从她内心深处流淌出的鲜血,在黑色的屏幕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还在一滴一滴地滴着血,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看了不禁心头一紧。
画面里的她,衣衫不整,原本精致的妆容此刻已被刻意破坏。她的脸上画着逼真的淤青,那是化妆师用特殊的化妆品精心打造了许久的成果。化妆师先用深浅不同的颜料调配出淤青的颜色,然后小心翼翼地涂抹、晕染,每一笔都力求做到最真实的效果,看起来触目惊心,仿佛她真的遭受了一场惨无人道的暴力袭击。她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一缕缕湿漉漉的发丝像是她此刻混乱的心情。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那是她经过多次练习才达到的效果,对着镜头泣不成声,声音颤抖且带着哭腔,每一声抽泣都像是一把锤子,敲打着观看者的心。背景里还能听见摔碎瓷器的声响和男人的怒吼:“让你不听话!”那声音是后期配音加上去的,音效师为了达到最佳的压迫感,反复调整音量和音色,让这声音听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观众的身边。
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如一颗炸弹般引爆了网络。转发量在短短两小时内就突破了50万,评论区瞬间被愤怒的留言填满。网友们义愤填膺,他们有的眉头紧锁,紧握着拳头;有的气得在屏幕前跺脚,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遭受家暴的受害者。有人自发组建“反家暴支援群”,在群里热烈地分享反家暴知识和求助渠道。他们有的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法律知识,有的分享曾经帮助过家暴受害者的经验,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为那些可能正在遭受家暴的女性提供一些帮助。有人跑到小美曾经发布的视频下,仔细地寻找线索,试图找出那个“渣男”。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每一个评论、每一个画面都进行深入分析,仿佛自己是一群正义的侦探,一定要将坏人绳之以法。还有人开始反思社会对家暴的关注度不够,呼吁加强对女性的保护。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篇大论,讲述家暴的危害,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然而,在这一片愤怒与同情的声浪中,小美却在幕后暗自窃喜。她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第二天,她便推出售价999元的“女性防身术课程”,打着“帮助女性远离暴力”的旗号,试图再次收割网友们的钱包。直播间里摆满了“受害者锦旗”道具,那些锦旗都是她花钱找人精心制作的。制作锦旗的师傅按照她的要求,在上面写着诸如“救星”“恩人”之类的溢美之词。每一面锦旗都被她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在诉说着她的“伟大功绩”。
她在直播间里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自己的“悲惨遭遇”,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她时而瞪大双眼,表现出惊恐的神情;时而低下头,哽咽着诉说自己的痛苦;时而又抬起头,眼神坚定地鼓励女性要勇敢面对暴力。她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为她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动观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课程。
单月变现超百万的背后,却是化妆台前未洗净的假血浆,以及手机里与“群演男友”的转账记录:“辛苦费2000元,下次继续合作”。那未洗净的假血浆,像是她丑恶行径的证据,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味道。手机里的转账记录,清晰地揭示了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她用这种欺骗的手段,消费着大众的善良与同情,将家暴这样严肃的社会问题当作获取流量和金钱的工具。
而那些曾经为她愤怒、为她流泪的网友们,在真相大白后,除了愤怒和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轻信他人的懊悔。他们有的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被她的虚假表演所蒙骗;有的感到无比的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很快,他们又会被下一个类似的故事吸引,陷入新一轮的流量陷阱。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总是容易被那些博人眼球的标题和故事所吸引,而忽略了背后的真相。网络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断地吞噬着人们的理智和判断力。我们应该更加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善良和同情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要学会分辨真假,守护好自己的内心和钱包。
流量时代的情感救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