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太子看来,总爱往地里跑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弘烨,是不懂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小破孩子邋里邋遢的,他只希望他能把自己弄得干净一点,旁的什么的,他已经不在意了。
谁料,这小破孩子竟然还知道美丑了。
还怪他用手摸脑袋把他的头发给摸乱了。
太子突然有种儿子长大了的感觉。
旋即,心底升起一股极为复杂的情绪,欣喜于儿子的成长,又心疼于儿子长大后要面对的波诡云谲的局面。
太子十分惆怅,小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经养呢?
就和牧园的小草一样,春风一吹,就一茬一茬地往上钻,逢甘霖,就能竞相生长。
明明不久前还是一个赖在父亲怀里撒娇的小娃娃,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呢?
太子突然觉得心无比“沉重”。
弘烨鼓了鼓脸颊,抱着手臂,重重地哼了一声,不说话。
一看就是生气了。
太子回神,见状,又连忙低声哄着。
“好了好了,别气别气,你不邋遢,一点也不邋遢,是孤胡说,孤胡说……”
……
除去索额图重病而亡和明珠遭贬谪赋闲在家,十一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便是追债事宜有了极大的进展。
胤禛并未将弘烨的劝告听进去,又或者他听了进去,但是,他放弃了权衡利弊,选择坚定本心,采取了比较强硬的追债手段,追债的同时调查官员的违法犯罪的情况,抄家、砍头、流放一条龙服务。
因为行事风格过于冷酷无情,宛如地狱来的修罗,令人胆寒,引起了所有大臣不忿,胤禛一跃成为所有大臣攻讦的对象。
满臣仗着自己满人的身份,当初康熙放开借钱的口子时,他们是抱着“借了不还”的想法去借的,一来法不责众,二来,本就是康熙为了展示宽仁才放开借钱的口子,如果他们还不起,康熙还能砍了他们不成?
心里这么想着,他们根本就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穷奢极欲,奢靡无度,一年的花销竟比皇帝、比太子、比诸位皇子还高上几分。
更过分的是,人手从国库借了几十万白银,还嫌不够,还要收底下人的贿赂,还要搜刮民脂民膏,作奸犯科…犯下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他们目无王法太久了,一度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从不觉得自己会让人给揪出来,乍一碰到胤禛这种不管不顾的人,直接傻眼了。
他们恨胤禛恨得牙痒痒,恨不得胤禛立马去长生天见祖宗。
至于汉臣,大都为了康熙的面子意思意思借了几十两,不用康熙催,就还回去了。
但他们认为胤禛的行事风格太过冷血,为了催个债,抄家、流放、砍头,无所不用其极,行事之冷酷,让他们想起了当初多尔衮推行剃头令的时候,胆寒的汉臣们,无法保持冷静。
因此,康熙御案上多了许多弹劾胤禛的折子。
同处理弹劾太子的折子一般,康熙对弹劾胤禛的折子也是留中不发。
综影视: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