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还是他小时候。
他两岁时被送出宫到福佑寺避痘,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少年,少年一路陪着他,陪他一起玩耍,教他读书,为他出谋划策,直至他登基、亲政,只是……那个少年,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见,还彻底消失在他亲政那一天。
原本是大喜的日子,他却喝得酩酊大醉。
所有人都以为他那是在庆祝,终于除掉了鳌拜,独揽大权,太过高兴,殊不知,他只是在悼念一个人。
……
明明自己身上发生了这么多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为何他还是坚定不移地不信鬼神之说呢?
因为他曾经问过少年这个问题。
少年笑了笑,下意识伸手想摸摸他的脑袋,又倏地顿住,改成了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世上存在一些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但超出常理,并非无法理解,只不过是因为人的认识不到位。”
“举个例子,你没亲眼见过过目不忘的人,也未曾听人说过有人过目不忘,那你就会觉得世上不可能有人过目不忘,这就是认知。”
“至于我,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我的存在,但你记住了,这世上是没有鬼神的,你以后要是当了皇帝,碰到什么天灾,可千万别把罪责安在自己身上,下什么罪己诏,说自己德行有亏,遭了天谴,愚昧!”
……
他相信少年的话,所以不信鬼神之说,但真到了抉择的时候,他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
说起来,那是将近五十年前的事了,少年的长相,他已经记得不太清了。
只记得,对方和他年少时几乎长了一张脸,但自己年少时到底什么样儿,他也记不清了。
弘烨和年轻时的他有七八分像。
比着弘烨想想,大概能想出少年的长相,但只是大概,并不准确。
……
想到过去的事,康熙眼底染上了几分怀念。
再次低头,就发现弘烨哭着哭着昏睡过去了,只是睡着了也不安宁,眉头狠狠皱着。
康熙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抚平少年隆起的眉,给人调整了一个舒服的睡姿,轻轻擦拭掉眼尾的眼泪,这才熄灯出去。
李德全在殿外侯着,见康熙出来,连忙迎了上去。
康熙对他道:“今日之事,不可外传。另外,让人去调查一下太子最近都做了什么。”
“是。”
……
还没等到底下人送来太子的调查报告,翌日早朝,太子就被人弹劾了,罪名是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还截获贡品……
“太子”直呼冤枉,但康熙在上首冷眼看着,一言不发,心里却是彻底信了弘烨昨晚说的话。
眼前的“太子”,必不可能是他那傻儿子。
-
-
-
这里是为番外做的铺垫,康熙一直记得陪伴他的少年,我们上帝视角知道人是弘烨,但康熙不知道,他以为那是少年时的自己(自己救自己),没有怀疑弘烨,是因为弘烨年纪还小,长相和气质都会在之后发生改变。有些绕的地方,后面会解释。
综影视: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