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合李秋菱的意,尽管如今的太孙是阿远,不可能爱上女主,但谁能保证太子妃不会在剧情的影响下,将女主塞入兴庆宫呢?若那时女主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见面还要向对方行礼问安,那该是何等的憋屈。
这道册封圣旨来得正是时候,从此之后,自己再也不必担忧,会陷入这般尴尬境地,陛下真是英明啊!ヽ(○^㉨^)ノ♪
况且,对于后宫女子而言,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更优厚的待遇,当然乐得升职。她平日里有宫远徵的贴补,生活过得颇为惬意,却仍受限于才人的身份,无法享受到更高规格的待遇。譬如让苏月华为自己烹制膳食,若非阿远亲自开口,她现在还没有资格使唤典膳侍候。
看着手中的册子,李秋菱发现其中记载的珍宝,超乎她的想象。账册上大部分内容,她只是粗略过了一遍,尚未来得及细看,单是那琳琅满目的首饰,已令人心动不已。这册子的上的首饰,明显是太孙用来赏赐内眷所用。
然而,之前朱瞻基的精力全在朝堂之上,对后院的女子颇为冷淡;后来,换成阿远后,自然更是敬而远之,这诸多珍品便一直尘封于私库之中。如今,这些宝物全便宜了她,李秋菱直接全部收入囊中,没有女人能抗拒这份诱惑。
她虽心中欢喜,却并未将所有首饰搬空,只细选了几件喜欢的——嵌宝石和金累丝镶玉的首饰各一套,外加一对象牙贴金手镯,便心满意足地停了下来,反正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等要用的时候在去库房取,不急于这一时。
她想了想转头对夏荷问道
李秋菱(李婉莹):对了,除夕宴穿的衣服准备好了吗?
夏荷:主子您放心,尚服局前两天就送来了,按照您的吩咐,准备了两件,一件豆蓝一件秋葵,到时候也有个替换的。
李秋菱(李婉莹):那我就放心了。
如此过了半月有余,李秋菱已正式册封,荣升太孙嫔。这一日,太子妃特意邀请了庄妃娘娘、赵王妃,以及特地从封地赶来的汉王妃,一同前往琼苑品赏花。作为太孙的内眷,李秋菱也陪同左右。
因担心人群之中会有人,趁机对自己不利,李秋菱刻意落在队伍最后方。凭借远超常人的听力,她清晰地捕捉到,庄妃与太子妃的谈话,只听庄妃疑惑问道
庄妃:不是说曹州遭了难,这中秋后到京的牡丹,都是河南种的吗?
太子妃听后笑着解释道
张氏:我早吩咐他们,今年不要再送牡丹花种来。可是花农们听说,宫里的娘娘为了赈灾,连自己的钗环首饰都捐出来了,便亲自挑了这最好的花种子送来。
张氏:宫里将它们移入了暖洞,养了好一阵子呢!
庄妃:微末帮助怎值得感恩戴着,倒叫我心里甚是难过。
庄妃这话看似谦逊推辞,实则是暗示送这些鲜花,并非出自百姓本意,而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员,借着百姓的名义向宫中娘娘献媚。毕竟,遭受灾难的民众连温饱都难以维系,又怎会有余力去寻觅花种?而此时的太子妃,却沉浸在一片歌功颂德之中,未曾察觉或不愿相信,这其中的猫腻。
众人来到凉亭稍作休憩,李秋菱因身怀有孕,有幸得以在太孙妃身旁落座,而其余嫔妃及太孙才人们,则只能立于一旁。在太子妃又开始缅怀往昔,深情赞誉仁孝皇后的贤良美德时,话还未说完,却遭到郭侧妃出言打断,只见她嘴角微扬,讽刺道
郭氏:太子妃,你处处效仿仁孝皇后,真是以母仪天下没己任啊!
汉王妃见不得她那嚣张跋扈的模样,便开口训斥道
路人乙:郭侧妃,请慎言。这样的话若是传扬出去,你叫太子妃如何自处。
随后,又满脸鄙视的看着郭侧妃道
路人乙:开国功臣门第,竟有你这种不修女德,肆无忌惮的女子,也不怕坠了郭家的声名。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