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衿与游一帆,两个同意经历失去至亲、变得一无所有的人,站在了人生岔路口,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游一帆,自生母惨死之后,就身在世间心坠炼狱,恨意如熊熊烈火,日夜不停的折磨着他。害死他母亲的每一个人,都是他报复的对象,包括他的生父汉王,为了复仇就算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而姚子衿,她也曾心中满是怨恨,那是种几乎可以将人吞噬的绝望。然而,在即将迈入黑暗的深渊,她却停住了脚步。她深知,若是一味地沉溺于仇恨,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万劫不复。
于是,她选择了放下,尽管那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松开了手,不让仇恨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姚子衿:错过终归是错过了,若是终日活在仇恨中,受尽煎熬与折磨。如此下去,只将自己拖入痛苦的深渊。
姚子衿:因此,我选择宽恕,既是放过陛下,也放过自己,就让往日的一切恩怨,都成为过眼云烟吧!
游一帆:那你为何要给朱瞻基陪葬?
姚子衿: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不屑与之为伍。
游一帆还想再多什么,被匆匆赶来的太医,生生截断了他未尽的话语。见对方此刻全副心神,皆被皇后的病情所牵绊,无暇他顾。
游一帆怀揣着复杂心情,只是眷恋的望了一眼,那道令他魂牵梦绕的身影,轻叹一声,带着满腔无法宣之于口的感情,缓缓转身离去。
游一帆:真是个傻子
经过太医一番把脉,最终确认皇后染上了时疫。太医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向淑妃禀报实情。面对这般束手无策的局面,姚子衿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她并未失去理智,反而迅速冷静下来,当机立断,决定启用皇后亲自研制的,那还未曾测试的秘方。
然而,药汤刚熬制完成,皇后的病情却突然加重,呕吐不止,那骇人的模样令在场众人胆战心惊。太医被这突发状况吓得,提着药箱匆忙逃离了屋内。
唯有姚子衿没有丝毫退缩,她紧紧握住皇后的手,又将药汤喂入皇后口中。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往昔的嫌隙似乎不存在了。两人四目相对,述说着心中的真实想法,在这一刻那些隔阂似乎不存在了。
此刻,这里没有勾心斗角的宫廷纷争,也没有尊卑有别的等级差别,没有立场不同的对立。她们只是两个同病相怜、相互依偎的女子,共同寻找那一丝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清宁宫内,张太后身着冠服,端坐于主位之上,威仪自现。而赵王朱高燧带着自己的亲卫,在游一帆的带领下,肆无忌惮的闯了进来。
路人甲:听闻皇嫂重病不起,臣弟看您来了。
张氏:赵王未曾奉召,私离封地,又深夜率军入宫,到底意欲何为?
赵王朱高燧一改往日的谦逊有礼,自顾自坐下语气轻慢的说
路人甲:皇嫂莫急,臣弟是听说二哥,嗨,什么二哥,这个逆贼朱高煦谋逆反上,京师有难民趁机作乱。大明江山不保,臣弟作为陛下的亲叔叔,焉能坐视不理。
张氏:噢,这么说,三弟深夜入宫,是勤王护驾来了。
赵王像是没听出太后言语中的讽刺,都到这个时候他也不装了,索性将事情摊开了说
路人甲:那是自然,皇嫂还不知道吧,皇上、我的好侄儿瞻基,已经在乐安,让朱高煦这个乱臣贼子给杀了。
此言一出,张太后原本镇定的表情,被一抹惊慌取代,见此情景赵王趁机说道
路人甲:赶快下一道懿旨,命我监理国政。我会调动各地的军队抵达京师,与朱高煦决一死战,替瞻基报仇雪恨。
末了还不忘威胁太后
路人甲:皇嫂,如今监国的郑王、湘王,还有后宫的那些皇后、嫔妃,还有您唯一的孙儿,可都危在旦夕,我劝您三思。如若您坚持不允……
张氏:你根本抵挡不了,上直卫亲军和京城的驻军。你无非是想控制我,和后宫的嫔妃,再拘捕朝中的重臣,来威胁皇上禅位。
张氏:如果我不允,你先杀掉湘王和皇后对吗?
因赵王的话,让张太后有一瞬间的心神恍惚。然而,多年的磨砺,铸就了她坚如磐石的心,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她一针见血,直指赵王的要害——看似胜券在握,实际上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紧接着,太后又道出赵王接下来的计划,可谓字字珠玑尽显老辣。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