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欲给对方一点教训便离开,却在监视张府的过程中,无意间窥得一段惊天秘闻。原来张娘子的儿子,并非她的亲生骨肉,而是外室所出。
当年,张娘子诞下的是一个女婴,在她产后昏迷之际,张大人暗中将女儿与外室之子掉包。从此,那外室子在张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她的亲生女儿却外室手下饱受折磨。
出于日行一善之心,她将此事告知了张娘子。当张娘子见到瘦骨嶙峋的女儿时,原以为她会立刻将这对狗男女告上衙门,以求公道。
可谁料,张娘子只带着娘家人大闹一场,逼迫夫君承认当年抱错孩子之事,张家大郎并非其亲生子嗣。最终,张娘子认回了自己的女儿。
不久后,张大人在巡视榷场之时,被几个争执中的辽人'误杀'。于是,张家的一切都归了母女二人。
至于那张大郎,因张大人亲口承认其并非亲生,只能眼睁睁看着张家财产落入他人之手,自己则贫困潦倒。不得不感叹,张娘子干得漂亮,对付负心之人就该如此决绝。
李秋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浑然忘了周围的一切。若不是二姐扯了扯她的衣袖,怕是还回不了神。
回过神来的她,恰巧对上姑母那喋喋不休的话语,为了避免姑母继续念叨,她观察周围的情况,见还陌生人在立马转移话题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这二位是?
郦娘子猛然回过神来,这才想起家中尚有客人。方才见到侄女欢喜得过了头,让她一时竟将客人抛诸脑后。
经侄女一提醒,她连忙收敛起情绪,客套道
郦娘子:啊,瞧我这记性,险些失了礼数。让两位久等了。”。
说着,她的面上流露出一丝歉意,随即又带着几分慈爱望向侄女
郦娘子:倒是你这孩子,有事情耽搁了,回不来也不让人带个口信。
眼见母亲又要念叨个没完,福慧连忙接话
福慧:娘,家里今日有喜事啊?
#郦娘子:两位大媒,要为你三妹说亲。
福慧:好啊,人说福祸相依、否极泰来,果真如此。这是天降好事,说的是哪一家啊?
福慧打心底为三妹高兴,她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最后还是大姐寿华为她解惑
寿华:巧了,正是二妹婿的表兄,柴家的郎君,潘楼的少东家。
#福慧:哦,柴家。柴家?柴大官人?
媒人见终于轮到自己,赶紧开口为二人说合
路人乙:我们柴大官人,倾慕三娘德行仪容。至于嫁妆多寡,那是问也不问一声。老身做媒多年,头回遇到这样的好事。
路人乙:须知,天下搭错红线的多了,不是佳人许了拙夫,就将才子错配蠢妇,可惜得了不得。
这向来上门求亲之人,无不放低姿态。可眼前这媒人言谈之间,却透着一股轻慢之意,分明是觉得郦家小门小户,所以不放在眼里。
为了不让柴家小瞧了自家,李秋菱也顾不上考量,是否合乎礼仪,直接对媒人回道。
王绵绵(李秋菱):这话忒小瞧人。你们且去范家打听打听,我二姐姐的嫁妆,在汴京城里虽不敢说是首屈一指,比起高门大户却也是毫不逊色。
王绵绵(李秋菱):而我三姐的嫁妆只多不少,再加她上那样的人才样貌,什么好人家是嫁不得的呢?
大媒见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被一语道破,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连忙躬身认错
路人乙:是老身的不是,一时嘴快说错了话,还望大娘子恕罪。
路人乙:不过似你两家儿女,这般郎才女貌,世上罕有的,万万不可错失呀
另一个媒人见状也跟着附和
路人甲:好话说尽了,郦大娘子若是有意,填了这张吉帖,趁着今日的话好日子,我们这就回去复命。
最后,郦家只是收下了对方递来的草帖,回应说还需考虑一二。那媒人见状也不觉意外,时下嫁女儿讲究的就是个体面。
即便对这桩婚事女方再满意,哪家也不会当场应允,总要让媒人多跑几趟,如此一来,方能彰显出家中女儿的尊贵。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