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后拿起这枚银锁,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当她看到银锁背面,那朵莲花中央歪歪扭扭的“姮”字时,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这熟悉的笔画,唤起了尘封多年的记忆——那是年幼的自己刚学会写字,硬要刻上去的印记。
因为担心姐姐会忘记自己,便在两枚一模一样的银锁上,分别刻下了两人的名字。彼时的她,难得任性了一回。将刻有自己名字的银锁留给了姐姐,而拿走了另一枚。
这些年来,刘太后何尝没有寻找过长姐?只是那些前来冒认的人,要么是贪图富贵的骗子,要么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棋子。希望一次次破灭,渐渐地,她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可是命运弄人,当从皇城司调查后得知,这位王家小娘子的祖母,竟与自己的长姐同名同姓。起初,她以为又是别人精心安排的骗局。
可当看到银锁上的字迹,她才明白,眼前之人真是姐姐后辈。想到八年前姐姐骤然离世,姐妹二人终究无缘相认,刘太后心中的悲恸再也无法抑制,原本强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一次,她的哭泣不再是权谋手段,而是发自肺腑的哀伤。那哭声中蕴含着多少年的思念与遗憾,那悲泣的神情让人为之动容。
只是太后到底年纪大了,不一会就觉得头晕目眩,若非李秋菱眼疾手快,掐住对方的虎口,并轻柔的替其顺气,恐怕她真会因悲伤过度而晕厥过去。
待刘太后情绪稍缓,凝视着面前这个临危不乱的女孩儿,眼中多了欣慰与赞许。
果然,不愧是她刘家血脉,遇事沉稳冷静。又想起郦家那几位聪慧伶俐的外孙女,刘太后心中更满意了。
唯有那个看似泼辣,实则毫无主见的外甥女,每每想起都让她忍不住皱眉——自己这外甥女,全然没遗传到姐姐半分优点,定是像她那没见过面的死鬼姐夫。
刘太后慈爱的凝视着身旁的小娘子,这是她的血脉至亲。看着少女美丽的容颜,她轻声说道
太后刘娥:好孩子,放心。你与康王的婚事,定会办得风风光光,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王绵绵(李秋菱):多谢圣人
李秋菱连忙要行礼谢恩,只是不等她起身,就被刘太后一把握住她的手。
太后刘娥:还说什么太后?,以后没人的时候,叫我娘娘;有人在的时候,你就跟着康王称呼大娘娘就好。
王绵绵(李秋菱):娘、娘娘!
李秋菱轻唤一声,眼眶微红。这一刻,刘太后心中很是欣慰——她年幼时受了太多哭,导致不能生子。可能在这有生之年,听到姐姐的孙女叫自己一声“娘娘”,此生亦再无遗憾。
太后这样想着,便这样说了出来,李秋菱赶忙安慰
王绵绵(李秋菱):娘娘您别这么说,往后日子还长,我定常进宫陪娘娘。还有姑母和姐姐们,她们若知道,必定也会好好孝顺您的。
刘太后听了,脸上笑意盈盈。曾经她以为自己孤身一人,世间再无亲人,如今有了亲人,却跟做梦一般。
然而,想起皇城司送来的密报,太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语气也变得冷利起来。
太后刘娥:郦家那些族人,你处理得不错。既已欺上门来,就该让他们付出代价。只是……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微微叹息
太后刘娥:你还太年轻,太过心慈手软。对于有些事,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就该做绝,斩草除根不是说说而已。
想到因为郦家族人的所作所为,害得外甥年纪轻轻便离世,长姐也因此郁郁而终,刘太后便恨不得,将这些罪人千刀万剐,方解心头之恨。
李秋菱闻言,起身推开两步,向太后恭敬一礼,声音虽轻却带着决然
王绵绵(李秋菱):回娘娘的话,当年郦家那些族人,不仅强夺姑母家产,更是害死了我的父亲。虽然行凶者已被绳之以法,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贪婪的郦家族人。
王绵绵(李秋菱):祖母在世时,孙儿顾及老人家身体,一直隐忍不发。待到祖母去世后,姑母接我入郦家居住,却发现那些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抢夺郦家资财。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