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人又要为这事争论,几个姐妹急忙出来打圆场。康宁轻扶着母亲坐下,轻柔的给她顺气,眼神中满是关切;福慧轻轻扯了扯大姐寿华的衣袖,带着一丝祈求,示意她不要再继续说。
四娘和五娘则在一旁插科打诨,用俏皮的话语试图缓和气氛,李秋菱也跟着凑趣,逗得郦娘子哈哈大笑,气氛又轻松下来。
突然郦娘子拉着李秋菱的手,语带欣慰的说
郦娘子:幸好六娘的终身大事已定,有太后的懿旨,与康王的婚事是板上钉钉。我也算对得起你外祖母临终前的嘱托了。
说到此处,郦娘子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这一路走来不易,但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想到将来能有颜面去地下见弟弟,心中总算有了些许安慰。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您莫要如此自责。当年之事,实因郦氏族人贪欲作祟,父亲若在天有灵,定然不会怪罪于您。
这是李秋菱心底的真实想法。当年之事是意外,那般变故是无人愿见的。昔日的王绵绵与王家老夫人,其实并不恨郦娘子,只是她们不知该如何面对对方,所以才会避而不见。
时至今日,那些害了郦家、王家的罪魁祸首,都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相信几人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安息。
见姑母情绪低落,李秋菱拉着她的胳膊,努力开解对方。
王绵绵(李秋菱):至于姐姐们都聪慧美貌,哪个男子要是娶了她们,是对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康宁见状也连忙跟着附和
康宁:就是,娘你就放心吧!凭我们的嫁妆资财,还愁嫁不了好郎君。
寿华:娘,您不必忧心。
#郦娘子:哎~,我并非担心嫁你们不出去,而是害怕那些人是贪图丰厚的嫁妆,将来会为此害你们的性命。
李秋菱忙安慰道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不过您放心,我已将钱财陆续换成房屋田地,这些产业都已在官府备案,就算自家相公也别想染指分毫。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的说
王绵绵(李秋菱):况且,我们姐妹几人自幼习武,便是四五个壮汉也近不得身,又怎会被人欺负?
闻言,郦娘子忧虑更甚。她之前听小四提起,三娘的那些地契都是从康王得来的,尚未过门便受此重礼,实在令她担忧,小六嫁入康王府后难以抬头做人。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对侄女说道
#郦娘子:六娘啊!要不把这些契书还给人家吧,咱们不能收康王这么重的礼。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您放心,这些房屋、田地,都是我用真金白银从对方手中买来的,足足花费了十万贯,并非白得。
#郦娘子:那也不成。
郦娘子想起初到汴京时的情景,那时她也想着买一处宅子,可一打听才知道有价无市。就连眼下这四福斋的小院子,也是自己费尽口舌,出了双倍的价格才求得房主卖给她的。
隔壁那个小院与她们家仅一墙之隔,本是一体,她想一起买下,可人家死活不卖。这两家院墙又低矮,无奈之下只能赁下来,以防有人窥探自己家后院。
见姑母一直为此事忧心忡忡,李秋菱想了想,示意众人靠近些,压低声音道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枢密院使曹利用,因侄子曹汭犯罪而被牵连贬至随州。
王绵绵(李秋菱):如今曹家正急于出售产业,光是汴京周围的负郭田就卖了五、六十顷,更别说城郊的农田庄院,更是两三百顷的往外抛售。
说着,她将手伸进袖中,巧妙的借着衣袖的遮掩,从空间取出一叠契书, 向着众人晃了晃,那得意洋洋的神情,仿佛捉到鱼显摆的狸奴。
王绵绵(李秋菱):原本这些官宦人家卖地轮不到我,但这次借着康王府的东风,我也得以购得十顷负郭田和百顷农田。
王绵绵(李秋菱):还有五套宅子、七间铺面,其中有两套是在开封府附近的,还有那三间铺面,都是临近御街和朱雀门那边的。剩下四间靠近相国寺和白矾楼。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