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雳,乐善只觉心中一沉,仿佛坠入无尽的深渊。六妹妹的话,让从前的回忆,如潮水般涌现出来。
犹记得那年,娘刚将六妹妹接回郦家,阖府上下皆对她心怀歉疚。这位年幼的小表妹,因为自己家,失去了与亲人相伴的机会,众人对她格外怜惜,事事顺从。
那时正值外祖母去世不久,全家上下都在守孝,姐妹们不能外出嬉闹,只能在庭院中互相陪伴玩耍。然而,随着日子久了,生活渐渐让人感到乏味。
直到有一天,年仅八岁的六妹妹,提出了一个改变她们命运的建议——让她们跟随外祖母生前请来的张嬷嬷,学习礼仪规矩,以及调香、点茶等技艺。
彼时自己年少无知,自己原本也是学这些的,便想也没想答应了下来,未曾料到这竟是一场漫长的折磨。
从此,每日卯时(清晨五更),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晨雾,她便已起身习武半个时辰;辰时(早膳后),开始读书习字直至巳时;短暂歇息后,便是长达两个时辰的礼仪规矩学习。
午时用过饭,稍作小憩,申时之前,还要练习点茶、插花、调制香料。夜幕降临,酉时用完晚膳,也得继续听那家道中落的,被高新聘来的官宦人家大娘子,传授管家理财之道,直至戌时方能结束这一天的学习。
整整两年,这般严苛的作息从未间断,而且还会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加深难度。
她原以为没什么不同,可现实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从前二姐、三姐担起教导她们时,每日仅需学上一两个时辰。
偶尔她向姐姐撒撒娇,便能换来提前结束课业,而小六所谓的学规矩,时间都被学业填满,没有丝毫喘息之机。
如今回忆起来,乐善只觉得不寒而栗。倒不是她不知好歹,其实她心里清楚,六娘这都是为她们好,只是她实在不是读书这块料,管家理财倒还勉强,每每到看书的时总犯困。
乐善:不要啊!ヽ(≧Д≦)ノ
好德:好妹妹,我们不是早就学完了吗?
乐善:对啊,我们早就不用再学了。
早料到两人是这种反应,李秋菱手腕轻转,从一旁柜子上抽出两叠账本,递到二人面前。
王绵绵(李秋菱):既然你们都说自己学会了,那就理清这些账目吧。
王绵绵(李秋菱):这些账册都是咱们接受的城外负郭田,和城郊农田历年的账本,按老规矩,你们只有半天时间,务必全部理清。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才继续开口
王绵绵(李秋菱):若能办到,以后便不用跟我学了;若是办不到,礼仪规矩、点茶、插花,全都得重头来过。
闻言,两人眼前一黑,顿觉天塌下来了。清算这些账册,按着她们的能力,怎么也得一、两天的时间。半天能干嘛,还不够她们重新誊抄的。
面对六妹这明显刁难人的做法,乐善和好德眨着大眼睛,带着几分可怜兮兮的,向对方告饶
乐善:六妹妹,我们错了,求你饶了我们吧!
好德:没错,你不是一直爱吃川饭吗?我恰好知道汴京城里有一家堪称一绝。
好德:明日,我带你去尝尝。好妹妹,你饶了四姐好不好?
对此,李秋菱只是微微一笑,吐出两个冰冷字
王绵绵(李秋菱):不行!
两人实在没了办法,只得一人一边摇着她的胳膊求饶
好德:好妹妹,你饶了我们吧!
乐善:好妹妹,你饶了我们吧!
眼见李秋菱态度坚决,犹如铁石心肠一般,二人又朝几位姐姐求救。
康宁:哎呀,我得去帮娘算账了,大姐姐你要不要一起去?
寿华:也好,我也去看看娘。
三娘康宁率先找借口溜走,临走还不忘把大娘带上。
琼奴:饭快烧好了,我去厨房看看。
琼奴深知六娘对自己不待见自己,也赶紧寻了个借口离开。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