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李秋菱与好德、乐善三人,每日借着研讨学问的名义,央求大姐为他们示范琴技、点香、作诗等雅事。
而这一切,又仿佛是不经意间,总能传入隔壁杜仰熙的耳中。如此这般,转眼便是半月有余。
这日,李秋菱自宫中拜见太后归来,带回了太后所赐的冬至礼。这些赏赐虽珍贵,但李秋菱也“投桃报李”。
除了自己同姐妹们做的暖手筒、抹额等,她还将原身祖母留下的一套银制首饰,敬献给了刘太后。
这套首饰是几十年前的款式,是当年王家祖母,为自己的小妹也就是刘太后特意购置的,本欲作为重逢之礼,却因种种缘故未能送出,最终被珍藏至今。
如今,李秋菱将其呈上,恰似物归原主。太和殿内刘太后看着这套略显陈旧,甚至有些寒酸的银饰时,目光温柔而深邃。
到了她这个年纪,世间奇珍异宝早已不稀罕,最令她动容的是这份心意。这套首饰承载着长姐,对自己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太后轻轻抚摸着银饰,心中感慨万千——于这个相比,后妃们献上的贵重宝物,都显得黯然失色。
李秋菱回到郦家时,正巧撞见四姐好德和五姐乐善趴在门口,鬼鬼祟祟的朝大堂里张望。她走过去,见姑母与一位陌生的老妇人在大堂内交谈。
出于好奇,她悄悄凑近两人,轻声问道
王绵绵(李秋菱):这人谁呀?
这一问,差点让正在偷看的好德和乐善叫出声来。好德转过头,见来人是她,忍不住抱怨道
好德:小六,你怎么走路没声音,吓我一跳。
王绵绵(李秋菱):明明是你看得太入神,身为习武之人,连基本的警惕都没了。
李秋菱反驳道
好德:你……
见状乐善赶紧阻止两人争吵。
乐善:好了,你们都别吵了,当心被娘听见,咱们都要挨骂。
闻言,两人都从心的闭上了嘴。
李秋菱则继续刚才的话题
王绵绵(李秋菱):对了,你们还没说这人是谁呢?
乐善:那是隔壁杜郎君的娘。
好德:可杜郎君风度翩翩,气度不凡,怎么他娘是这个样子呢?
好德有些不解的说。
乐善:四姐姐,你怎能以貌取人。
乐善不满地看着好德。
好德:我不是这个意思……
好德急忙解释,但话未说完便被李秋菱打断。
王绵绵(李秋菱):我知道,杜仰熙生母早逝,全靠这位养母将他一手抚养成人。
王绵绵(李秋菱):你想啊,一个孤身女子独自将孩子养大,还要供他读书上进,那该有多不容易。
李秋菱感慨道,说完还不忘趁机教育两人
王绵绵(李秋菱):你们再看看那位老夫人的手,都是这些年操劳过度留下的。
王绵绵(李秋菱):贫苦人家皆是如此,所以我才逼着你们学各种技艺,就是不想让你们往后也受这般苦。
乐善:小六,姐姐知道你是为我们好,可是我俩实在不是那块料。
乐善无奈的说
好德也自嘲道
好德:没错,让我弹琴简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你听着难受我弹着更难受,你就放过我也放过大家吧!
王绵绵(李秋菱):行吧,我也不强求能把你们培养成才女了。
李秋菱笑着说道,不等两人高兴又道
王绵绵(李秋菱):但是……管家理财必须学好。你们手上各自的产业,可不能给败坏了。
乐善:好,没问题,只要不学其他的,我一定好好学着打理产业。
乐善忙不迭地答应,生怕晚一步六妹妹又变卦了。对她来说,比起这些日子从早学到晚,算账管理田铺简直是小菜一碟。
好德:没错,我也是。
好德也跟着附和
这时,大娘寿华和三娘康宁端着饭食走了过来,几个小的一见,立马做鸟兽散。临走前几人还不忘向三娘使眼色:三姐,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康宁将肉羹端上给杜娘子,寿华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位老夫人的言谈举止。比起母亲看重杜仰熙这个人,她更在意对方的母亲是否好相处。
幸好这位老夫人,虽眼盲看着却甚为和善,对三娘的印象也不错。这让寿华稍微放心了些,她成过亲自然清楚,比起夫妻感情,这婆媳关系更重要。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