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寿华缓步走到李秋菱面前,轻轻抬起手,温柔的抚上她的发顶,语气柔和的说
寿华:小六,是姐姐不好,让你为我操碎了心。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她顿了顿,目光中透出一丝难过。
寿华:其实十一郎临终前,将吴大娘子所作所为,全部向我和盘托出。
王绵绵(李秋菱):什么?
听到这句话,李秋菱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料到,吴家郎君竟会将此事告知大姐。
不止是她,屋内的其他人也皆是满脸惊讶,齐齐将目光投向大娘寿华,那目光中满是震惊。
寿华:至于下毒……。
寿华微微苦笑
寿华:我虽不算聪明,但吴家与郦家的异样,又怎会察觉不到?
寿华:我知道你的医术高明,当初选择袖手旁观,不过是想让我早日脱离苦海。
寿华:大姐从未怪过你。
王绵绵(李秋菱):大姐姐,是我对不起你,不该……。
寿华的声音低下来,带着几分哽咽。
寿华:不,若非有你在,我恐怕早已被勒死,或者饿死在那冷清的屋子里。
随即她话风一转
寿华:这些年我迟迟不愿再嫁,并非对十一郎念念不忘,而是实在不想因所谓的夫家,而再次遭受伤害。
寿华:所以,你不必觉得愧疚,更不必费尽心思去弥补什么。
听到这里,李秋菱再也无法控制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她扑进大姐怀中,放声痛哭起来。
这哭声里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情感——讽刺、懊悔、释然。身为大明曾经太后、太皇太后,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自以为早已修炼成一副铁石心肠。
可面对寿华时,那份潜藏于心底的柔软却暴露无遗。或许,正是因为在意,才会如此愧疚。
穿越之后,李秋菱离开了父母亲人,表面上看着嚣张跋扈,实则内心惶恐不安。即便有宫远徵相伴,她也始终缺乏真正的安全感。
尤其是到了大明,深宫之中风云诡谲,宫远徵离世后,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为了推行新政,她不得不时刻提防身边每一个人,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也无法完全放心。
最终,她成功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却猛然发现,陪伴自己的只剩孤独。苍凉与寂寞填满了她的内心,对大明再无留恋,于是选择了散功而去。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来到大宋后,郦家的几位姐姐和姑母,恰好出现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予她温暖,重新捂热她那颗冰冷的心。这份情谊,让她终于找到了归属感,不再孤单漂泊。
寿华:小六,别哭了。你已经及笄了,再过些时日就要出嫁了。
寿华: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哭鼻子了,可会被人笑话的。
寿华一边轻拍着她的背,一边温声安抚着。
郦娘子看着侄女哭得如此伤心,心疼得不得了,哪里还顾得上生气?她随手将鸡毛掸子一扔,赶紧围过去轻声劝慰。
郦娘子:我的心肝,可不能再哭了,仔细伤着身子。
郦娘子:之前的事情,姑母不怪你,也不会罚你了。
可谁知郦娘子不劝还好,她这一劝,李秋菱反倒哭得更加厉害了。她断断续续地哭诉了许久,直到被寿华哄着渐渐睡着了。
至于原本打算的惩罚,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这却苦了好德和乐善。两人因为犯错,被罚抄大宋律令一百遍,若不抄完,绝不许出门玩耍。
要知道,她们好不容易才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正开始学习管家理财呢。对于不爱学习的她们来说,这简直比被打一顿还要痛苦。
可是,她们毕竟不是六妹,有大姐和娘亲的偏爱,即便犯了错,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轻松松就蒙混过关了。
不过,好德和乐善心中对此并无丝毫不满。她们深知,这一切都是六妹应得的。要不是六妹,郦家又怎能有今日这般富足的好日子?她们对六妹只有感激、疼爱,又怎会嫉妒、吃醋呢?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